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乡打锣镲
释义

基本简介

打锣镲流传于西乡县白龙塘镇贯溪村。贯溪村的先民们长期以耕织和渔猎活动为职。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每年都要举行庙会(船桥会),后来演变成春节灯会。

在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中,贯溪村民把模仿动物姿态和劳作中的典型动作渗透于灯会的“蹦蹦跳跳”表演之中,使贯溪村既土生土长,又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世代相传繁衍不息。

历史渊源

位于白龙塘镇牧马河南岸的贯溪村,距何家湾,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不远。旧社会这里土地贫瘠,山荒水患,兵灾匪扰,百姓生活十分贫苦。为了祈求神灵保丰收,求平安,修庙祭祀便成了当地群众的愿望利习俗。

村落中有安灵寺一座,据说始建于713~741年(唐开元年间),已三易其址,寺内镶有碑石一块,砷文载“先年风雨不调,五谷欠收,众姓人等同立青苗土地冰雹将神会演戏酬谢神灵,报答神恩。”落款是:“经理首人刘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仝立。”庙内迄今还残存着“三顾茅庐”和“哪吒闹海”的壁画。人们崇拜哪吒天尊,希望借助哪吒太子的神威来镇妖魔,保平安,每年都要举办庙会(船桥会)和春节灯会。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耍灯,人死马遭瘟。”庙会、灯会有会首,会首由当地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活动。灯会的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利架桥。庙会或灯会活动,开场戏便是打锣镲。这种舞蹈形式名为打锣镲,但并不舞锣和镲,而是舞者双手挥舞两个竹扎纸糊的彩圈(锣镲圈)。老艺人刘代儒讲:孩童时听爷爷(刘寅、清代秀才、出任过庙会,灯会会首)讲哪吒太子武艺高强,脚踩风火轮,手执乾坤圈,能降妖伏魔。打锣镲便是当地人借助哪吒太子的神威来镇鬼降妖的。由此可见,打锣镲在清代便以盛行。

《打锣镲》原为寺庙举办,神会娱神而跳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双人舞蹈。后来演变成了春节灯会中必不可少的开场节目。

《打锣镲》在贯溪村十分红火,但并非人人都会。由于自古就沿袭着“传内不传外,传亲不传疏”的习俗,因而造成一种封闭式状态,长期周限在一个村中流传,未能广泛普及。

基本内容

这种舞蹈名为打锣镲,但并不舞锣和镲,而是舞者双手挥舞两个竹扎纸糊的彩圈(名锣镲圈)。这种舞蹈的形成,与当地群众崇拜“哪咤天尊”的信仰有关。

打锣镲在春节耍灯队伍中是开场节目,其他节目均在其后表演。出场的顺序是:领头是盏大号灯(形象是只大猴子),接着是十二属相灯,之后是锣鼓队,紧接着便是打锣镲,再次为竹马灯,男、女演员、首灯、排灯舞,火狮子,扫尾的是另一组锣鼓队。每当到达演出地点,号灯一插,十二属相灯围成一个圆圈,观众自动站在圈外观看。第一个上场的就是打锣镲;接着是打小洪拳,跑竹马,劈刀、打花鼓、小调演唱,地围子,接着一段花鼓一段地围子,反复表演,直至天明。最终收场时,由男女演员全体出动,尽情欢舞,将耍灯推向高潮。当鼓炮齐鸣,彩花飞舞之时,突然火狮子在乐声中冲出场,任凭观众用焰花喷射。达到高潮时,火狮子猛冲出场,随号灯而行,转入另一演出场地。

打锣镲演员为偶数,人数不限。据艺人讲:最早是男女对打,人数在十对以上。后来随着艺人的减少,一般有一两对就行了。原有十套动作现在只传下来八套。每套动作称一环,有固定的程式。每个动作要左右反复做一遍:二人多做对称的造型。舞蹈动律简洁、明快、刚劲、有力、且具有民间拳术的风韵。常用的动作“双砍”、“单砍”、“背砍”、“抖镲”、“单踢”以及“马步”等,从而构成了热情奔放,英姿勃勃的艺术风格。老艺人刘代儒讲:“打锣镲”动作要求做得刚劲有力,干净利索,讲究稳、准、狠三个字。稳:即脚步稳健:准;即出手,踢腿要准;狠:指出手,踢腿要有力。给观众留下一种挥拳舞剑的感觉。全套动作的名称是:佛手、拱拳、执圈闹海、打锣镲,砍圈,背圈和亮相退场。

从舞蹈风格来看,该舞蹈搀杂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武功特色。舞蹈一开始,舞者双手合掌胸前,上体微前倾,神情虔诚。舞蹈中多次端腿、合掌,都使人联想到僧人盘腿苦修的诵经姿势。

音乐用锣鼓伴奏。锣鼓点以本地社火“三点水”为基础,吸收了民间花鼓中的节奏,形成了潇洒自如,欢快活泼的风格。

基本特征

1、是典型的民间信仰活动,人们崇拜“哪吒天尊”,希望借助“哪吒太子”的神威来镇鬼降魔,消除灾难,通过活动,表达了平民百姓为主体的人群祈福驱傩求平安吉祥的心愿。

2、自筹资金,自办活动,共享娱乐。每年都要举办庙会、灯会,所得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架桥。体现了民众组织利协作能力,建立一种自发的民间社会秩序。

3、承载着一定的民俗事象,对早期民俗民风的考察存在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活动的举办“酬谢神灵,报答神恩”于娱神娱人于一体。

4、《打锣镲》套路多而灵活。原来十套动作,只传下来八套。每套称一环,有固定程式;动律简洁明快,刚劲有力,讲究稳、准、狠、颇具拳术风韵。地方特点十分鲜明。

5、明显的原生态性和完整性。独特的地理环境,封闭式的传承关系(传内不外,传亲不外疏),师承关系十分清楚,为历朝历代师父所传。整个陕南山区不见其踪影,唯独贯溪村长期流传,经历不衰。

主要价值

白龙塘镇贯溪村打锣镲,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

一、历史价值

在我国民间民族舞蹈艺术史上,像贯溪村打锣镲舞蹈距21世纪这样有着180余年的历史,且完成以原生态性完整保留至今的实属罕风,因而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贯溪村打锣镲舞蹈套路较多,原有十套,流传下来的八套,有固定程式。历朝历代的师父们均沿袭这种原来套路和固定程式代代相传至今。对保存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科学价值

贯溪村打锣镲舞蹈在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一整套知识和艺术体系,较好地反映了牧马人舞蹈艺术的本质规律,其地域文化认同作用明显。发掘、抢救、保护贯溪村打锣镲舞蹈对陕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利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关器具与制品

打锣镲是一种双人舞蹈(男镲手、女镲手)。

一、服饰:

男镲手:头裹红布方巾(后扎),两鬓角插黄色硬纸剪制的纸花,系腰带,外套红马夹,穿麻鞋,鞋尖扎红绒球。

女镲手:头巾同男镲手。穿粉红大襟女上衣,粉红中式裤,腰系围裙,穿绣花鞋。

二、道具:

锣镲圈:用竹蔑扎成直径50厘米的圆圈,然后用皮纸缠裹,再用黄裱纸缠裹,外层可用红、黄、蓝三种色彩纸交叉糊一圈,最后粘贴锡箔,并在圈上等距扎上四朵黄裱纸花。

三、器乐:(打击乐伴奏)

有堂鼓、大锣、苏钹、铰子、马锣各一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