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 |
释义 | 《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是在清代的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小说人物史湘云所作。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贾宝玉没有写成,却一时兴起,续完贾探春的半阕;薛宝钗嫌众人写的“过于丧败”,便翻案作得意之词。 作品名称:《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出处:《红楼梦》第七十回 文学体裁:小令 作者:小说人物史湘云 作品原文岂是绣绒残吐? (1) 卷起半帘香雾。 (2) 纤手自拈来, (3) 空使鹃啼燕妒。(4) 且住,且住! 莫放春光别去!(5) 作品注释(1)绣绒:比喻柳花。残吐:因残而离。词写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来,所以说“岂是残吐”。后人不晓词意,妄改“残吐”为“才吐”(《红楼梦》程高本),变新枝为衰柳,与全首词境界不合。明代杨基《春绣绝句》:“笑嚼红绒唾碧窗。” (2)香雾:比喻飞絮蒙蒙。 (3)拈:用手指头拿东西。 (4)鹃鸣燕妒:以拈柳絮代表占得了春光,所以说使春鸟产生妒忌。 (5)莫放:《红楼梦》庚辰本作“莫使”,与前句“空使”用字重复,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为好。以戚序本为准。南宋词人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写蛛网沾住飞絮,希望留住春光,这首《如梦令》词取的就是这几句的意思。 作品赏析这首词为《红楼梦》中史湘云所作。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贾宝玉没有写成,却一时兴起,续完贾探春的半阕;薛宝钗嫌众人写的“过于丧败”,便翻案作得意之词。 这首词也是史湘云未来的自况。小说中,史湘云后来与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第十四回写官客为秦可卿送殡时曾介绍卫若兰是“诸王孙公子”,可见所谓“才貌仙郎”也必须以爵禄门第为先决条件,如史湘云那样的公侯千金不可能单凭才貌选择一个地位卑贱的人作为自己的丈夫。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也十分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 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