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以形写神法 |
释义 | 以形写神法,是指要求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抓住人物外部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写作方法。 中文名:以形写神法 基本定义以形写神法,是指要求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抓住人物外部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写作方法。 在中外文学艺术长廊中,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已经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哈姆莱特、葛朗台、毕巧林、王熙凤、贾宝玉、曹操、诸葛亮……正是因为这些人物形神俱备,紧密结合,从而深化了作品主题,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例如,邓开喜的《一双深邃的眼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自读课本第二册《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文章通过对爸爸的外貌,尤其是一双深邃的眼睛及动作等外貌特征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爸爸忘我工作、默默工作、不顾自我及家庭的无私奉献精神。文章以形写神,收到了突出文章中心、吸引感动读者的效果。 历史出处出自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 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无)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顾氏“以形写神”这一著名论点,指名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年不点晴,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因为“征神见貌,情发于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