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捷 |
释义 | 袁捷(1919-1997)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金家墩人,1930年在县苏维埃童子团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到安徽庐江游击指挥部教导队受训,8月编入新四军任排长。1940年7月选送抗大五分校学习,毕业后历任连长、指导员、营长兼教导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黄桥、泰兴、兴化等十多次战斗,1945年8月在泰兴城攻坚 战中,他带领突击分队率先突破敌城墙,占领蔡鑫元伪军师部,俘敌千余名,因战绩突出,该营突击连荣获泰兴第一连称号。他被誉为优秀基层指挥员。其次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 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简介袁捷,湖北省英山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区队长、排长、指导员、营长兼教导员等职,先后参加了黄桥、泰兴、兴化等10多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股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转战华东、中原,先后参加了苏中、涟水、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长山列岛等战役战斗20余次。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五圣山守备战和上甘岭夏季反击作战。回国后,任师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步兵学校校长、军区副司令员。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7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人物生平在解放战争时期,袁捷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所在部队在陈毅、粟裕指挥下,转战华东、中原,先后参加苏中、涟水、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长山列岛等战役战斗20余次,他都担任一线指挥员。1946年11月在淮淞路阻击广7军的战斗中,他提出集中使用炮兵的建议,被上级采纳,并确定由他组织指挥全师炮兵,实行步炮协同,歼敌一个主力团,受到粟裕称赞。在著名的莱芜战役中,袁捷所率53团奉命占领莱芜、口镇两侧担任阻击任务,53团取得俘获一万余人的战果。1947年5月袁捷带领6纵先头部队53团是夜飞兵夺取垛庄,封闭合围口,切断国军整编74师的退路,他带领主攻分队同兄弟部队一起攻破孟良崮指挥部,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在豫东战役中,他率团围攻龙王店,从坦克里揪出国军兵团司令区寿年、参谋长林 曦祥等。在解放长山列岛的战斗中,他率部渡海作战,乘帆船打兵舰,为解放沿海岛屿,提供了有益经验。袁捷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战术被纵队首长誉为智勇双全的指挥员。 1952年7月袁任24军70师参谋长,奉命赴朝作战,参予指挥五圣山守备战和上甘岭夏季反击战。他适时组织小部队出击,推广冷枪冷炮歼敌活动,改善坑道和阵地管理,发挥坦克和炮兵的最大效能,以小的代价换取较大胜利。 1956年4月,袁捷任卫戍首都的70师师长。1956、1957年的国庆阅兵大典,他率步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1958年3月,袁捷被选送到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第一期深造,经过三年苦学,以优等生毕业。1960年9月,任66军196师师长。该军为全军第一个对外开放部队,他多次组织迎外军事表演任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许多外国元首、高级将领的高度评价。 1964年12月袁捷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邢台地震期间,他陪同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视察地震灾区,组织协调抗震救灾部队完成了安置灾民、重建家园的任务。十年动乱期间,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75年9月调任内蒙古军区第一副司令,他注意团结少数民族干部,经常深入边防第一线,为维护民族团结,为边防部门建设,为保卫边境安宁,作了许多实际工作。 1978年3月袁捷任北京军区步兵学校(石家庄陆军学院前身)校长、党委书记。他带领校党委一班人,发扬抗大艰苦创业精神,一手抓教学,一手抓营建,实现了邓小平关于“三月开步走”的要求,被上级机关称之为奇迹。他深入教学第一线,实行面对面领导,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治校之道,在全军第十一次院校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他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面向世界,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三年初具规模,四年对外开放,在校工作五年期间,为军校的创办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10月,袁捷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他认真实践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坚持以教育训练为中心,踏实工作,经常深入部队,解决训练中的难点问题,组织连队干部进行四火箭筒射击比武和经验交流。培养了大批骨干,他主持编写的《步兵分队指挥员知识手册》,被确定为全军军事指挥员函授专业的统一教材。1986年12月离休后,他被国防大学聘请为特约研究员,继续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献计献策。 作品袁捷60余年革命生涯中,身经大小战斗140余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他勤奋好学,善于吸收新知识,刻苦钻研军事理论,编著出版了《简明军事教育学》、《参谋业务基础知识大全》、《烈焰腾腾》、《小机灵的故事》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部队誉为儒将。 贡献袁捷出身行伍,戎马一生,军功战绩已如上述。新中国成立后,他虽远在京城,仍不忘支持家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据粗略统计,为支援英山工农业生产,先后通过正常渠道计划调拔的物资有:汽车、铲土机十余台(部),炸药、化肥数以千吨计,还有电线、灯泡、医疗器械、急需紧缺药品……。他离休后,著述颇丰,曾向县文联、诗联协会及故乡亲友赠其所著《烈焰腾腾》、《小机灵的故事》……等百余册,还为英山所编部分诗文集撰文题签。 社会评价多次在京接待故乡客人,与历届县委、政府领导和文学爱好者书信往还,不以位高傲下,深受家乡人爱戴。 1998年重阳节,其夫人、子女护送他汉白玉半身雕像返里,安放在烈士陵园双棱纪念塔旁,留作永恒的纪念。 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袁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 加拿大Macmaster University 进修。 教授课程:(夜大)精读/高综 翻译 口译 (培训中心)综合英语一/二 精读。 科研:参与编写教材有:《全国自学考试翻译教程辅导》《夜大精读教程》 第一册教辅 。 论文:每年都有论文发表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学报告会,另有论文发于《英语自学》和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捷,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师从于“青蒿素之父”李国桥教授。毕业后留校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新药的临床研究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