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乙二胺 |
释义 | 无色澄清黏稠液体。有氨臭。呈强碱性。能随水蒸气挥发。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不挥发的碳酸盐,应避免露置在大气中。易溶于水,生成水合乙二胺,溶于乙醇和甲醇,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相对密度(d254)0.898。熔点8.5℃。沸点116~117℃。折光率(n26D)1.4540。闪点(闭杯)43℃。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460mG/kG。有腐蚀性。 中文名称:乙二胺 化学式:C2H8N2 相对分子质量:60.10 化学品类别:有机胺 是否管制:是 简介管制信息乙二胺(易制爆) 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名称中文名称:乙二胺 中文别名:乙撑二胺(无水),无水乙二胺,1,2-二氨基乙烷,1,2-乙二胺,乙亚胺,双酮嗪,亚胺-154,抗癌-161 英文别名:Ethylenediamineanhydrous,1,2-Diaminoethaneanhydrous,1,2-Ethanediamine CAS:107-15-3 储存充氩密封阴凉保存。 用途检定铍、铈、镧、镁、镍、钍、钛和铀。测定锑、铋、镉、钴、铜、汞、银和铀。蛋白质和纤维蛋白质的溶剂。有机合成。乳化剂织物润滑剂。 安全措施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燃烧性:易燃 闪点(℃):43 引燃温度(℃):385 爆炸上限(%):16.6 爆炸下限(%):2.7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紧急处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误食: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健康危害该品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该品蒸气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可有肝、肾损害。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该品可引起职业性哮喘。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乙酸、乙酸酐、二硫化碳、氯磺酸、盐酸、硝酸、硫酸、发烟硫酸、过氯酸等剧烈反应。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4 前苏联MAC(mg/m3):2 TLVTN:OSHA 10ppm,25mg/m3; ACGIH 10ppm,25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 一级≥98.0%; 二级≥7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 熔点(℃):8.5 沸点(℃):117.2 相对密度(水=1):0.9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7 饱和蒸气压(kPa):1.43(20℃) 燃烧热(kJ/mol):1891.9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2 闪点(℃):43 引燃温度(℃):385 爆炸上限%(V/V):16.6 爆炸下限%(V/V):2.7 溶解性:溶于水、醇,不溶于苯,微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农药、活性染料、医药、环氧树脂固化剂等的制取。 其它理化性质: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酸类、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空气。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1298 mg/kg(大鼠经口);730 mg/kg(兔经皮) LC50:300 mg/m3(小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675μg ,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450mg,中度刺激。 生态学资料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最简单的二胺。又称1,2-二氨基乙烷。分子式H 2 NCH 2 CH 2 NH 2。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氨的气味。熔点8 . 5℃,沸点116 . 5℃,相对密度0 . 8995(20/20℃)。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乙二胺为强碱,遇酸易成盐;溶于水时生成水合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潮气和二氧化碳生成不挥发的碳酸盐。能随水蒸气挥发。在空气中发烟。贮存时应隔绝空气。乙二胺可与许多无机盐形成络合物。 工业上乙二胺由1,2-二氯乙烷与氨作用制取,也可由1,2-二溴乙烷与氨反应制取。乙二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试剂,广泛用于制造药物、乳化剂、农药、离子交换树脂等,也是粘合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以及酪蛋白、白蛋白和虫胶等的良好溶剂。乙二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过敏,高浓度蒸气可引起气喘,严重时可导致致命性中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