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土村 |
释义 | 地理位置金土村位于广东徐闻县西连镇镇境西部,北临北部湾,西近水尾村,东接英邱村,南傍许家盐场,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金土、北村仔、油河等3条自然村,村委会驻金土村。全村耕地面积1144亩;人口304户1678人,劳动力589个;农机总动力153千瓦;经济总收入50万元。主产珍珠、沙蚕。有完全小学1所。 亚洲著名长寿村一金土村徐闻县西连镇金土村地处雷州半岛最南端的,住有400多户,2006人。据村中的最新统计,金土村中80岁以上老人有150多名,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90多名,而100岁以上老人就有7名,最年长的108岁!据查,这是中国乃至亚洲著名的长寿村。 详细介绍小渔村有如此众多高寿者,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奥秘何在?村干部如是说:水好、树多、食海鲜,开朗、融洽、少烦恼。 金土村全年人均收入不足2700元。人民的生活虽然过得很平淡,但全村的绿化率达到98%,卫生标准达到97%以上。走进金土村,仿佛走进了一个森林公园。村庄周边是连片的芒果树,村子里有高大伟岸的木棉树,有盘根错节的古榕树,有枝干曲虬的刺桐树,有花红似火凤凰树,有坚韧挺拔的英哥树,还有各种天然次生林、绿竹、茅草、花卉等,竹木扶疏,掩映着简朴的茅屋民居。尽管夏日天气炎热,村子里却是凉荫荫的,令人心旷神怡! 金土村的地势东靠山,西临浩瀚的海洋,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所以人的身体细胞引起早衰甚至短命的情况也就比其他地区要少。此外,金土村位于山之角海之尾,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及噪音污染的问题。同时,这里的房屋建筑也符合居住卫生的条件:全部都是珊瑚礁石所堆砌而成、浑然天成,大门一般朝南。清洁、宽敞、通风、干爽、日照适宜,这些无疑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是大有好处的!徜徉在金土村,一座座绿树掩映的简朴民居映入眼帘。大多数民居是茅草屋,但几乎每户民居都有一个用珊瑚石砌围墙且有绿树护围庭院,许多庭院都种上果树。107岁老人吴家仁的住宅是村中少有的麻石砌的瓦屋,门前一个大庭院,栽有木菠萝树、芒果树等,门前几棵海贝树挂有网床。老人坐在树下的木凳乘凉,享受着自然的“空调”、“氧吧”!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90.8亩(其中:田 亩,地490.8亩),人均耕地2.3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亩,主要种植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0亩,其中养殖面积0 亩;草地0 亩;荒山荒地 600亩,其他面积209.2 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 路、通点 、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 0户通自来水,有 0户饮用井水,有 5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54户通电,有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和%);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2户(分别占总数的4 %和4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 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1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0辆,拖拉机 1辆,摩托车1 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0户;建有小水窖 3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 亩,有效灌溉率为 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5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5万元,占总收入的38%;畜牧业收入9.4万元,占总收入的 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0头,肉牛16头,肉羊 0头);渔业收入 0万元,占总收入的 0%;林业收入1.5 万元,占总收入的4%;第二、三产业收入3.1万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 22万元,占总收入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46人(占劳动力的17.8 %),在省内务工25人,到省外务工21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玉米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2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6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拥有企业0 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 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 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0 户。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4户,共乡村人口216人,其中男性109人,女性107人。其中农业人口180人,劳动力135人。该村以汉、彝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汉 族 184人, 彝族32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 人,占人口总数的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6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62%;享受低保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水磨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 公里,距离乡(镇)卫生院23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 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 4户,占农户总数的7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营地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水磨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2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2 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畜饮水困难(主要突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各村提供)。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核桃(如发展 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 100头、牛 6头、羊45 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4 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 900元增加到11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