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遗传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
释义 | 遗传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ditary sideoblastic anemia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一种,可能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男性患者可通过女儿把突变基因传递给外孙发病,而女性携带者多数无贫血,仅在周围血片中和骨髓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铁粒幼细胞。临床上可见一般贫血及衰弱的表现,如呼吸加快、食欲减退以及咽峡炎等。皮肤黏膜苍白,约有半数患者可在肋下触及脾脏,肝脏也肿大。治疗可用维生素B6、叶酸、雄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外周血 贫血的程度差别很大,血红蛋白减低大多较明显。低色素性贫血的特征很明显。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多降低,少数正常,个别增高。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常呈双向,即可见形态正常和不正常的两类细胞。红细胞明显大小不均;异形、靶形、椭圆形和点彩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正常,偶见增高。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正常。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呈明显不一致性,可增高亦可降低。 2.骨髓象 骨髓中红系细胞过度增生,铁染色显示含铁血黄素显著增多,铁粒幼细胞增至80%~90%,并可见到约10%~40%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后者大多为中晚幼红细胞。血涂片中亦可发现铁粒幼细胞。偶尔出现巨幼样红细胞,可能为伴有叶酸缺乏。 3.血清铁大多增高,铁饱和度常显著增加,铁动力学研究通常显示血浆铁清除率加快,为正常的1/4~1/2;铁利用率减低,约为正常的1/5~1/3。肝活检显示铁质沉积,不输血者之肝脏也可有同样的改变,常伴无症状的细小结节状肝硬化,与遗传性血色病的肝脏病变很相似。 4.红细胞内FEP减少或在正常下线,红细胞内FEC大多正常。吡哆醇治疗无效的病例,FEC可很高,而FEP显著减少。 5.51Cr测出的红细胞生存时间正常或稍缩短,红细胞平均寿命40~100天。 6.尿酸(4,8-二羟基喹林甲酸)和(或)犬尿喹啉酸的排泄增加,表示色氨酸的代谢异常。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