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丹镇 |
释义 | 伊丹概况坐落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伊丹由伊巴丹(满语)简化而来。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东25华里,东与长春市双阳区毗邻,西与伊通镇相邻,南与伊通二道镇,北与伊通新兴乡相接。全镇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2公顷,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鹿业发展迅猛,砂石储量居全县之道,蔬菜特产丰富。到目前为止,全镇黄牛存栏达到20000头。鹿存栏达到24000只,养禽存栏180万只,温室大棚800栋,占地面积80公顷。伊丹镇优久历史远近闻名。民国时为伊丹甲,伪满洲国时为伊丹村,国民党统治时伊丹乡;解放后为伊通第二区;1956年撤区改伊丹乡,2001年撤乡建镇。 伊丹名人1.巴奇兰 巴奇兰(?——1636)纳喇氏,世居伊巴丹。隶满洲镶红旗。太祖兵初起,巴奇兰率众来归。屡从征伐,沙岭之役,率五牛录兵当前锋,败敌。天命十一年,从攻宁远,克觉华岛,授游击。太宗即位,各旗设调遣大臣二,巴奇兰佐正黄旗。 2.鄂硕 鄂硕所在的栋鄂氏(即董鄂氏)家族是满洲的世族[吉林伊通的伊巴丹],三代武职。其祖伦布,在太祖时曾率400人前来归附,太祖授其长子锡罕(即鄂硕之父)为骑都尉世职,后来,锡罕在随贝勒阿敏远征朝鲜时战死疆场,鄂硕继承了父业,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继续跟随太宗南征北战。鄂硕曾跟随着豫王多铎征明,跟随着睿王多尔衮讨伐察哈尔的林丹汗,后多次人关征明。清兵入关之后,鄂硕马不停蹄南下征战,转战于陕西、江南等地,战功显赫,世职晋二等男爵。到顺治六年,鄂硕被擢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职,追随郑王济尔哈朗,前往两广讨伐永历政权。自天聪八年鄂硕第一次参战到顺治六年征湖广和两广,鄂硕戎马生涯15年,从关外杀到关内,从塞北杀到江南岭南,为大清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战将。鄂硕的儿子就是费扬古,清代有名的抚远大将军;其女儿是皇贵妃。 伊丹古迹1.伊巴丹戏楼 建于康熙五十年间[1958年时被拆除] 2.柳条边 3.古驿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