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依兰镇 |
释义 | 依兰镇,乡镇名称,在中国共有两座城镇是叫这个名字,分别是延吉市依兰镇、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镇。 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乡镇概况延吉市依兰镇位于延吉市北部,东接图们市长安镇,西连龙井市八道镇,北靠汪清县百草沟镇,地处延吉盆地,布尔哈通河两岸地势南低北高,中间低而平坦,南、北、东三面有小丘环绕,西面开阔,成马蹄形小平原,依兰河自西向东流经其间。全镇最低海拔170米,最高点帽儿山位于镇西南方,海拔高度517米 自然资源依兰镇境内大部分为山区,森林、土特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存有延吉市唯一的原始红松林。盛产苹果梨、烟叶、苏子叶、木耳、蘑菇等土特产品和多种山野菜。北部山区还有储量较大的沸石矿产。草原资源较为丰富,全镇共有优质草场7600公顷,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浓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秀美的自然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人。 行政区划利民村[Limin Cun] 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 1878人。村驻地利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区。1958年成立利民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4年改为利民大队,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划归延吉市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利民村。2002年与新岩村、石人村合并为利民村。 龙渊村[Longyuan Cun] 面积9.75平方千米,人口1220人。由驻地龙渊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区。1958年成立龙渊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1年改为龙渊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龙渊村。 九龙村[Jiulong Cun] 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471人。光绪初年建屯,九龙坪屯落后面有九个向前伸出的山头,象九条龙伸出的龙头。由此得名九龙坪。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后属尚仁社、志仁乡、苇兰村、春兴村、解放后,1945年11月属于春兴区,1956年为依兰乡九龙村。1958年为依兰人民公社九龙管理区。1961年改为九龙大队。1983年10月改为九龙村。2002年与明兴村、柳菜村合并为九龙村。 春兴村[Chunxing Cun] 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1329人。驻地西兴屯。以原所辖春兴村得名。解放前先后属志仁社、志仁乡、苇兰村。解放后,1945年11月为春光区春兴村。1956年为春兴乡春兴村。1958年为依兰人民公社春兴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83年10月改为春兴村。2002年村屯撤并同春光村、西兴村、新光村合并为春光村。 古城村[Gucheng Cun] 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920人。驻地古城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后属志仁乡、志仁社、苇兰村。解放后1945年11月属春兴区。1956年为依兰乡古城村。1958年为依兰乡人民公社古城管理区。1961年改为古城大队。1983年改为古城村。 台岩村[Tai yan Cun] 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1749人。因村境内山上多岩石,岩石上面比较平坦,远看象个台子,台岩村由此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区。1958年成立台岩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1年改为台岩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又划归延吉市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台岩村。 北大村[Beida Cun] 面积4.51平方千米,人口 1162人。驻地北大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归延吉县公署所辖。解放后,先后归延吉县,延吉市兴安厢,兴安乡所辖。此地在日本侵占时伪日军驻地,称之为“北大营”。解放后建村。1958年称北大大队。1984年改为北大村。 兴安村[Xing an Cun] 面积5.08平方千米,人口2665人。建于1940年叫栖鹤屯,是因村东地形象降落的仙鹤而言。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公社驻地,又是大队驻地,因改成兴安村。兴安之含义是兴旺、安宁、吉祥之意。解放前归延吉县公署所辖。解放后,先后归延吉县,延吉市兴安乡所辖。1958年建兴安大队。1984年改为兴安村。 东兴村[Dongxing Cun] 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1524人。驻地东兴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公署烟集乡。解放后先后属延吉县延吉市兴安村、乡所辖。1958年建立东兴大队。1984年改为东兴村。2002年与清茶村、东兴农场合并为东兴村。 平安村[Ping an Cun] 面积4.23平方千米,人口 1877人。驻地平安屯,因驻地而得名。清初此地为禁山围场,光绪初期开发。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解放后,属延吉县延吉区。1958年成立平安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1年改为平安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84年改为平安村。 大成村[Dacheng Cun] 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 2154人。因驻地大成村而得名。建于1921年,原称张文焕之地,其含义为大大形成之意。解放前属延吉县公署烟集乡、村所辖,解放后属大成村、兴安乡所辖。1958年公社化时,因驻地名称而建大成大队。1984年改为大成村。 兴农村[Xing nong Cun] 面积69.3平方千米,人口3226人。村驻地兴农屯,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兴隆屯。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乡。1955年成立兴农初级社。1958年划为延吉市兴安公社,称兴农管理区。1961年改为兴农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划归延吉市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兴农村。2002年与南溪村、烟河村合并为兴农村。 特色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依兰镇充分利用镇域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振兴工业,扶持第三产业,现已形成具有城郊特色的经济格局。在农业生产上,对种植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制定确立了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一乡一企”、“一村子一品”农业主线。启动种子繁育建设基地,现已形成种植业、经济作物、特色作物三分天下的种植业格局。在蔬菜生产上,以棚室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行“绿色革命”,采取夏菜冬种、山菜家种、南菜北种、洋菜中种的方法,实现了品种多元化,初步形成了无污染等系列化生产体系,现有棚室面积72.8万平方米,能充分满足县内市场的供给,并有部分外销周边市县。畜牧业生产全面普及科学饲养和良种繁育技术,加大养殖规模,使畜牧业成为我镇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镇现有千头养猪场3个,万头养猪场1个,黄牛、家禽生产也都具有一定规模。 在乡镇企业,依兰镇现有“四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镇村企业十户,主要从事建筑、房地产、装璜、蔬菜脱水、果汁饮料等产业。四通公司现已组建了集团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总资产达到7,200万元,业务遍及省内及沿海一些省份,累计为镇域经济纳税达到8,000万元,四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等乡企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镇内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餐饮、服装、运输业都以得到了长足发展。 旅游资源旅游业近年发展迅速,尼姑庵、财神庙、五国头城都已成为省内知名的旅游景点。 依兰五国城是辽代越里吉国遗址,是依兰镇最早的城垣。金代沿用,后经东夏政权扩建,其城墙北抵松花江边,南至今门外体育场一带。出土文物有金代砖瓦、石础、石臼,宋代铜币。多用缸、罐、铁匮等器物盛装。该城工商繁荣,初为女真贵族、富豪所居。元朝置军政机构万户府。 依兰镇址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已“设土城有官守”。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筑三姓城,呈方形,每边长1.5华里,城门四座:西门称迎恩门,北门为雁旭门,南、东二门名称无据待考。雍政十年(1732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曾整修,城墙高约5米,宽约4米,外围护城河,城周遍植榆树,光绪二十年(1900年)俄国炮火击毁城墙数处,余渐秃平,宣统二年(1909年)经道台王瑚重修。 清代中叶,三姓城为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边外”七大重镇之一。中华民国时代,依兰成为哈尔滨市以下最大贸易口岸,是粮食、木材、毛皮、山产品的集散地。民国4年(1915年)于北门外开商埠,占地3.9万方丈,民国10年再兴商埠,扩充用地,东止倭肯河,西至牡丹江,北抵松花江边,总面积增至9.6万方丈。设小学、公园各一处,戏楼、茶园各一座,开设饭店、旅店、商店多处。居民达2100余人。并设外事外商驻在机构,有外侨若干人。伪满时期城垣未变。建国后,旧城墙逐步拆建垫平,城遗不复存在。 历史上著名的五国头城,位于松花江右岸,依兰县城北门外。西濒牡丹江,东临倭肯河,以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和拉哈阜山(俗称西山)为东西屏障,地势非常险要。五国头城遗址辽代始建,为五国部之越里吉城,因其位于五国部之最西部,被称为五国头城。金建国后沿用此城,设胡里改路治所。1127年金灭北宋后,将宋朝徽、钦二宗及皇亲国戚470余人押解北归,途经燕山府、古北口、中京、韩州、上京等地,于1130年7月抵五国头城。此后一直被囚禁于此。徽宗死于1135年,钦宗死于1156年。由于近千年的沧桑变化,五国头城现已面貌皆非。仅保存一部分城墙和护城河遗迹。从其轮廓看,该城方向不正,呈长方形。据依兰县文物管理所1980年实测,长850、宽450、周长2600米。现存城垣较完整的段落高4米,底宽8米,顶宽1.5米。从残存墙垣看,没有马面遗迹。因毁掉段落过多,城门有几处、是否带瓮城无法确定。城内已辟为耕田。 据史料记载,辽灭渤海后,生女真人在松花江沿岸直至乌苏里江口,建立了五个部落联盟,史称“五国部”。现依兰镇“五国头城”遗址是当时“五国部”中“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奥里米、越里吉”的越里吉部。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为五国部会盟之城,因此称为五国头城。其实还有:桃温万户府古城,莽吉塔站古城,依兰古城与瓦里霍吞古城.所谓五国盛地。辽金时期佳木斯地区被称做五国部,存在着五国城。依兰的叫头城,徽钦二帝“坐井观天”就在头城,第二、三、四城都在佳木斯境内。关于第五城,一些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在俄罗斯境内,也有的说在佳木斯。五国部当时是东北比较强大的部落。桦川境内的瓦里霍吞古城就是五国城之一,其城池建设不亚于阿城的金上京。现在遗存的古城墙有一丈多高。城池近临松花江,站在城墙上就能感觉到,当时这里一定是交通要道,特别是其水路交通非常便利。辽史、金史都有很多记载,居住在瓦里霍吞古城的女真人与中原有着密切交往,中原的盐、粮食都是通过松花江运到这里来的,这里的皮毛等产品又通过船运到中原。其实,五国部的头城与二城、三城、四城都是紧紧相连的,二城就在汤原,三城就在桦川,这应该是事实。 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镇乡镇简介依兰镇隶属依兰县管辖。位于县境西部,濒临松花江南岸的牡丹江口与倭肯河口,城区北、西、东三面环水,东、西两面的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和拉哈福山(俗称西山)形成自然屏障,素有“东北重镇,遐迩通衢”之称。 依兰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县属工商企业集中于镇内。镇办工业有机电厂、涂料厂、纸箱厂、豆浆晶厂、编织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4450万元。镇郊有耕地4.17万亩,近郊以种植蔬菜为主;远郊以种粮豆为主,兼种蔬菜。全镇共辖7个街道和朝阳、镇东、同大、五国城、福兴、吉兴、马大、兴胜、保平、沿江等10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3万人;满、回、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镇政府驻于镇内。 城北“五国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于1982年6月设碑存志。镇郊牡丹江西马大屯,为元代“斡朵怜军民万户府”驻地。 历史沿革依兰镇,原名“三姓城”。三姓城是一座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历史古城。辽为女真五国部之越里吉国故城,设于今依兰镇城区北门外,史称五国头城(亦称五国城)。金代设置胡里改路,初置万户,后改设节度使,治所设于五国城旧址。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俘至上京会宁府,后由韩州徙五国城监禁,俗传“坐井观天”,先后死于五国城。元代于胡里改路旧址设置胡里改万户府,并于今依兰镇西郊马大屯设置斡朵怜万户府。明代为忽儿海卫治所。清初,1665年(清康熙四年),已“设土城有官守”。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始派协领驻守三姓。1731年12月(清雍正九年十一月),添设三姓副都统驻守后,1733年(清雍正 十一年)于旧城南侧,修筑三姓城。城呈方形,每边长1.5华里,东、西、南、北分设四门。到清代中叶,三姓城成为三江中下游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被称为边外七大重镇之一。 清末,1906年2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添设民官,三姓城遂为依兰府城。1909年(清宣统元年),裁撤三姓副都统,设置吉林省东北路道,道署驻三姓城。中华民国成立后 ,1913年3月,府、厅、州一律改县,遂由府城改为县城,划为一区。1914年6月,东北路道改为依兰道,道、县公署同驻三姓城。依兰县公署于1915年在县城北门外开辟商埠地,1921年再兴商埠,扩充用地。三姓城是哈尔滨以下最大贸易口岸,是粮食、木材、毛皮、山产品的集散地。东北沦陷后,初称三姓保,1938年改为依兰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6年为依兰县城区,后改为第一区。1955年5月,改为依兰镇。1958年10月,将马大乡并人改称依兰镇公社。1980年复改称依兰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