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姚天祥
释义

姚天祥,男,副研究员,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现任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和院级科研课题,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有不少获奖和受到好评。到截止到2010年底,共完成科研成果累计约70万字。

人物简介

姚天祥同志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学。在《试论休谟人性第一原则》一文中,他对人性第一原则在休谟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论证颇具新意。该文的摘要以《休谟人性第一原则评述》为题刊发于《高校理论参考》,并获社科院94-95年度科研成果奖。《漫议十八世纪法国人学思想》一文,则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人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挖掘和梳理,见解独到,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尚不多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论“三个代表”的人权意义》这篇论文中,姚天祥同志从人权角度入手,层层深入,严密论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权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揭示了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权思想的深刻内涵。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以上论文是姚天祥同志人学研究系列成果中的一部分。

关注现实理论问题的研究是姚天祥同志科研工作的一个特点。《特征、特色及其价值分析》是其向云南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讨论会提交的论文。它从时代特征、理论特色和价值取向三个维度上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力图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深入阐述、完整把握。文章获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政策研究、省社科院和省社科联颁发的优秀论文奖。《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人权意义》一文入选云南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讨论会,获优秀论文奖。有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在姚天祥同志的科研成果中占有相当的份量,专题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云南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建国以来云南的精神文明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专题系省重大课题“邓小平理论与云南发展”丛书之一,整套丛书荣获第一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

生态环境问题是姚天祥同志关注的一个热点。为此,他在先后参与的多项国家、省和院级课题中承担的任务多与生态环境有关。《企业环保道德》是姚天祥同志参与承担的省级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企业道德》一书中的第九章。也是作者在多次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发的理论思考。在这一章中姚天祥同志对企业环保道德的内涵和意义作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和阐发,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企业环保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很强和现实针对性,对理论界和企业界亦不无启发。

社会评价

姚天祥现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和院所级科研课题,独著和合著著作多部,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一些获奖和受到好评。

姚天祥在科研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几年来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与现实的沟通联系,全身心投入到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试图用哲学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维对文化及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透视。先后撰写发表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迈向小康社会”、“以改革发展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主笔)(2004~2005云南文化蓝皮书年度总报告)、“云南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定位”(’2005文化产业云南论坛)、“公共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研究”、“跨越式发展与路径选择”(’2007文化产业云南论坛)、“腾冲县文化产业十年发展战略研究”(主笔)、“建水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主笔)、“盘龙云海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一系列研究性论文和专题报告。并完成了关于云南文化及文化产业的专著《宏观视域与个案研究》。这些研究和调研或者以理论分析见长,或者以见解独到而让人耳目一新,或者以视角新颖而倍受关注,或者因其掌握了丰富、翔实、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报告“科学发展,探索新路——腾冲县文化建设创造新经济模式”被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摘要上报中央。之后,又被中宣部《舆情摘报》单篇采用,改题“腾冲走上‘人文经济’发展路”上报长春、云山同志,进入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视野。总之,这些研究都为云南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一些前瞻性的思考还为云南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准备。

姚天祥在科研中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力图形成稳定的学术方向,尝试打造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在“论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一文中,姚天祥认为哲学作为人类最高的生存智慧,它的发展变化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在现代出现,从哲学上考察,一方面是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另一方面也与人文主义思潮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而更为主要的是源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观,这就从引发的生态危机的表层原因——生存与发展,进入到了人类文化的核心层面——哲学。文章具体从两大哲学思潮的兴起入手,考察其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构成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反思主流哲学的所作所为,构成研究的立论中心。文章系统深入,见解独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学术功力,是其代表作。该文连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一文名列中国知网“读者推荐的10篇文章”。学术影响日渐广泛。

姚天祥还十分关注时代精神和社会热点。对党和国家新时期新阶段的大政方针的研究也颇有心得。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专著的研究,撰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描述”一节得到肯定。“论‘三个代表’的人权意义”、“‘三个代表’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底蕴”以及“开远市农民主体性建设”等论文和专题研究都是站在时代和理论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阐述的成果。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姚天祥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十五”规划课题《网络在家庭教育运用中的特点、功效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指导思想明确,立意较高,对于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研究提出了网络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学性和终身性的特点,肯定了网络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课题还针对网络家庭教育对地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的云南家庭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功效,阐述了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特点,提出要趋利避害,构建网络时代学习型家庭,努力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水平,为青少年的成人成才,为家庭和谐幸福打下良好基础,对推动欠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具有积极作用。受到国内权威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科研成果

一、著作

1、《安宁发展史》第十一章

2、《全国百家企业丛书,云南锡业公司卷》第七章、第十二章、附录一

3、《滇文化之谜》(合著)

4、《企业道德》(合著)

5、《邓小平的理论体系》第五章、第八章(合作)

6、《邓小平理论与云南发展》邓小平理论与云南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专题)

7、《邓小平理论与云南跨世纪发展》第九章

二、论文、调查报告

1、大理市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考察报告(合作)

2、略论“三权分立”学说

3、云南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报告(合作)

4、人格、民主与文化

5、试论休谟对人性的研究

6、人格的文化差异

7、武定县平地乡精神文明状况调查

8、试论休谟“人性第一原则”

9、休谟“人性第一原则”评述

10、漫议十八世纪法国人学思想

11、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环保道德建设的思考

12、特征、特色及其价值分析

13、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浅谈

14、环境问题与企业环保道德

15、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合作)

16、康德、黑格尔及费尔巴哈论人

17、人学的世界

18、古代中国人学的流变

19、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权意义

20、试论邓小平的人权观

21、论“三个代表”的人权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