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姚建萍 |
释义 | 姚建萍,苏绣大师,1967 年4月6日出生于苏州镇湖。姚建萍在苏绣艺术天地中长大,她的刺绣体现出苏绣”精,细,雅,洁“的独特艺术风格,也融入了苏州文化的丰厚底蕴。她所绣的伟人肖像画独具一格。其作品《周恩来绣像》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蒙娜丽莎》在 2001 年获得民间艺术博览会最高荣誉——山花奖。姚建萍曾在北京,广州,天津,澳大利亚等地举办过“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她所绣的《泰国活佛》、《水乡》、《杨澜》、《吹萧引凤》、《董建华》、《何厚铧》、《马哈蒂尔》的绣像深受大众喜爱,被世界各国收藏。 中文名:姚建萍 外文名:无 国籍:中华人名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苏州市镇湖镇 出生日期:1967 年4月6日 职业:苏绣大师 主要成就:被誉为刺绣“皇后”2001年荣获“山花奖”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代表作品:泰国活佛,水乡,杨澜,吹萧引凤,董建华,何厚铧,马哈蒂尔 个人信息姓名:姚建萍 性别:女 美誉:刺绣“皇后” 出生地:苏州市镇湖镇 出生年:1967年4月6日 代表作:《泰国活佛》、《水乡》、《杨澜》、《吹萧引凤》、《董建华》、《何厚铧》、《马哈蒂尔》 最高荣誉:山花奖 人物简介《周恩来绣像》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蒙娜丽莎》在 2001 年获得民间艺术博览会最高荣誉——山花奖。姚建萍曾在北京,广州,天津,澳大利亚等地举办过“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她所绣的《泰国活佛》、《水乡》、《杨澜》、《吹萧引凤》、《董建华》、《何厚铧》、《马哈蒂尔》的绣像深受大众喜爱,被世界各国收藏。 刺绣艺术馆2004年3月28日,在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召开之前,以苏州绣娘姚建萍名字命名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是几千年传统艺术苏绣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位于千年古镇木渎镇上,共占地六亩,是一座具有东方特色、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建筑。艺术馆融设计、制作、研究、展示于一体,有苏绣展示大厅、刺绣工作室、接待厅、艺术培训基地等等,它不仅为姚建萍艺术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幽雅的文化氛围和坚实的设施支持,也让苏绣艺术这朵奇葩在新时代中后继有人。 对于艺术馆的选址,据说还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原来,古镇木渎是清末刺绣“皇后”沈寿的故里,多年来,这里相继走出了顾文霞、李娥英等当代苏绣大师。为了大力弘扬苏绣艺术,木渎镇曾斥巨资重修了沈寿故居,今天在沈寿故居东侧又投资三百万元建造第三代苏绣新秀姚建萍刺绣纪念馆。 代表作品作品《六鹤图》 作品《周庄古桥》 人物生平苏州镇湖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刺绣之乡,拥有绣女八千。相传,这个镇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绣女成群,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春少女,没有一个不会描龙绣凤的。如今,这个镇依旧承袭和保持了“户户有棚架,家家会刺绣”的特有风貌。耳濡目染,出身于镇湖农家的姚建萍,八岁就跟着母亲拿起绣针。 传统刺绣讲究一个“细”字,多少绣娘包括一些颇有成就的刺绣大师都是在“细”字上下功夫,力求做到针脚齐,做工细。爱动脑筋的姚建萍渐渐感到这种绣法似乎欠缺些什么。她四处拜师学艺,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将油画、国画、人物、肖像等题材与苏绣艺术巧妙融合,把美术中的素描关系、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到刺绣中去,使传统苏绣有了质的飞跃。 苏绣中最难的人物肖像绣,却是姚建萍的拿手绝活。毛泽东、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日本皇妃、董建华、何厚铧等中外名人的风采神韵,在她的一针一线下化作永恒。不少作品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海内外的知名人士。她倾尽心血绣制的《周恩来》大幅绣像,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画面上的周恩来身着水灰色中山装,面容清癯,安详地侧坐在紫红色沙发里,忧国忧民的高风亮节跃然于丝帛之上。作品完成之时,姚建萍的体重一下子下降七公斤。这幅绣像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均获金奖。 开始绣制《江泽民主席与安南秘书长》,用去丝线2.5公斤,丝线颜色达1480种。为了艺术地再现这二位世界伟大人物的特有气质和神态,融中西画手法于一体,并根据照片素材,在创意设计上进行大胆探索,以突出人物为主体,以苏绣仿真绣特点为基础,在针法选择上反复推敲调整,对每个细节的结构环境色彩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整幅画面画中有画,虚实结合,大胆创新,很好的表现出了人物与背景的空间感、色彩的光影感,以及服装面料和丝绸领带的对比质感。绣到细微之处,她们把一根丝线劈成64根,从而使人物的面部肌肉丰满,眉目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姚建萍清丽秀美。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姚建萍的艺术成就引起海内外关注,先后被应邀赴澳大利亚、荷兰等展出盛况空前。二00二年十一月,姚建萍创作绣制的人物肖像《和平》(江泽民主席与安南秘书长握手)引起了联合国TIPS执行主席巴雷斯的关注,他专程赶到苏州参加其封针仪式。 海内外许多买家愿出几万乃至几十万购买她创作的精品,姚建萍放弃了发财的机会,把他们放在刺绣艺术馆里,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品穿过历史的时空,看到苏绣的辉煌发展,使得苏绣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人生感言从做刺绣是我的一种兴趣,逐渐转变成为一种责任;从我把刺绣当作一份工作,逐渐成为我终身追求的事业。我要感谢历代刺绣界的老前辈,她们呕心沥血为刺绣事业奋斗终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的路我们该如何去继续?我不禁问自己,继承与创新成为了我终身的追求。 在20余年的刺绣生涯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刺绣艺术的无穷魅力。到目前,刺绣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需要我们辛勤地耕耘。作为一名刺绣专职人员,我愿和我的同仁们一起承前启后,责无旁贷地为刺绣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用毕生去追求刺绣事业,为苏绣这门古老的艺术献上自己的一片真情,为刺绣事业奉献我的一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