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松轩墓 |
释义 | 简介新修复的杨松轩陵园坐落在华县少华乡龙潭堡村北,整个陵园以杨松轩先生墓为中心,四周对称、整齐地排列着36块石碑,众多碑文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之手,被誉为“陕东新碑林”。 杨松轩生平杨松轩(1872—1928),陕西著名教育家。名鹤年,字松轩,龙潭堡(在今少华乡)人。 杨松轩痛恨腐败的清朝政府,产生民主革命思想,于宣统元年(1909)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积极支援革命军,为陕西军政府抵御清朝军队进攻而多方筹措粮饷。1912年3月,任陕西军政府教育司次长。8月,担任同盟会华州支分部负责人。次年,又当选为省议会议员,1917年当选省议会副议长。在省议会上,他曾提出增加留学生名额和教育经费,整顿全省小学教育和普及国民教育的提案。 1919年,他离开省议会,专心教育事业。同年4月8日,杨松轩与顾熠山、郑云章等人通力合作,在原两等小学堂的基础上创办华县私立咸林中学,并担任校董会董正,负责全盘工作。咸林中学培养了许多政治活动家和科技文教界的著名学者,被誉为“陕东学府”。 杨松轩为实现自己的教育宗旨,费尽毕生心血,1928年12月,患脑溢血在学校去世。 近现代史名人与杨松轩墓1、蔡元培、李大钊。 杨松轩去世后,应杨钟健(杨松轩之子)之请,蔡元培先生曾撰《杨松轩君家传》一文,记述了杨松轩生平事迹,称赞杨松轩“所谓以教育事业终其身,如君者洵无间然焉。”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教育家,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杨钟健在北大求学期间,蔡元培正在北大校长任内。蔡元培不但撰《杨松轩君家传》,还曾为杨松轩之母、之父的墓表撰文,于1920年和1924年分别刻石碑树于墓前。而杨松轩之父墓表中的铭文为李大钊撰。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 2、张伯苓、于右任。 张伯苓(1876—1951),天津人,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中国著名教育家,周恩来总理敬重的老师。1930年,杨钟健请其为杨松轩墓表撰文,张伯苓欣然命笔。张伯苓于1904年创办私立南开学校,后发展成南开大学,对办私立学校,“深知其艰苦”,因此在此文中说:“陕西华县杨松轩先生,亦为办私立学校者,其生平所遇之困穷,正多为余所深受。”张伯苓写道:“先生与余从事教育事业,均远在二十余年前,时风气未开,新学为人所反对,社会上对于办学之阻挠,诚有吾人今日梦想弗及者。幸余所办学校,在通商口岸,地方平靖,风气较易转移。而先生辟处西陲,只身奋斗,其所遇之艰难困苦,实百倍于余。”张伯苓在历数杨松轩办学成就后说:“设先生办教育,不在县城而在省会,不在西北而在东南,以先生精神毅力,其成效当不止此。”他称赞杨松轩“实不愧为时代之先驱”。 张伯苓撰文的《华县杨松轩先生墓表》,由于右任书丹,马衡篆额,李书华撰铭,于1932年立石于杨松轩墓前。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元老,曾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还是著名书法家。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著名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院长。李书华(1889—1979),河北滦县人,著名教育家,曾任北大教授、中法大学代理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 上述蔡元培、李大钊、张伯苓、于右任等人撰文、撰铭、书写的几通石碑,现已成为珍贵文物,1982年被收藏于西安碑林。2002年重修松轩墓园时,这几个墓表被刻石立于园内,供人瞻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