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爵
释义

杨爵:字伯修,号斛山,今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六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年五十七岁。以学行有名。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职。时年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经年不朝;爵上疏极谏,立下诏狱,历五年得释。抵家甫十日,又被逮系狱,三年始还。卒,谥忠介。爵所作诗文,多直抒胸襟。有杨忠介集十三卷,周易辨录四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介绍

杨爵生平

鬻子行

杨爵民间故事

杨爵生平

杨爵(1493-1549),字伯修,号斛山,陕西省富平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后擢御史。世宗经年不视朝政,岁频旱,湖广饥民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而世宗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土木。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寺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嘉靖二十年(1541)二月初一日,天微雪,大学士夏言、礼部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取悦世宗。监察御史杨爵以非瑞称贺,直言极谏。他力陈“今天下大势,如人衰病已极。腹心百骸,莫不受患。即欲拯之,无措手地。方且奔竞成俗,赇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谗谄面谀,流为欺罔,士风人心,颓坏极矣。”世宗览疏震怒,立下诏狱拷掠,血肉横飞,死而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给饮食,屡濒于死。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鋐上疏解救,先后杖死狱中,自此无敢言者。后又有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嘉靖二十四年八月,据说有神降于乩坛,世宗感其言,立释三人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复令东厂追捕。杨爵抵家才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杨爵对其妻说:“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三人同系镇抚司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世宗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居家二年,于嘉靖二十八年十月九日逝世,终年五十七岁。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万历中,赐谥忠介。杨爵先后系狱七年,日与周怡、刘魁讲论,于狱中著有《周易辨说》、《中庸解》。又有《斛山遗稿》传世。

杨爵自幼家贫,发愤自学,36岁中举,省试第三,次年进京中进士。在行人司供职期间,多次巡视湘、粤、晋、陇等地灾情,曾写下《山西行》《鬻子行》《鬻妻行》等优秀诗作。后又任山东道、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向嘉靖皇帝直谏而遭七年冤狱。去世20年后得以平反昭雪,追赠为奉仪大夫、光禄寺少卿。万历时加追“忠介”谥号,令省、府、州、县为其建祠。他与海瑞为同期铮臣,时有“北杨南海”之称。清康熙皇帝为杨爵题赠:“杨忠介公明代事,关西夫子清世称”。

毛泽东在点评《明史·杨爵列传》时写道:“靡不有初”。引用《诗经·大雅·荡》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略写,指出中国绝大部分封建帝王很少能始终如一励精图治的通病,点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赞赏了杨爵的谏言政见,为御史杨爵与嘉靖皇帝这组矛盾做了公正结论。这里选杨爵《鬻子行》一诗

鬻子行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又以继其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言。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昊天不吊此穷苦,疾成顿将下土倾。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眼见旧时多富婆,而今转作沟中泥。

母子困厄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我艰难无处号。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匐匍。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市上纷纷草标持,卖者空多买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杨爵民间故事

杨爵系老庙乡笃枯村人。官至明朝的监察御史。自幼发愤读书,深钻苦练;常得到私塾老师的夸赞。 一次他跟着父亲到蒲城的贾曲卖菜。恰好那天逢古会,地方官请了许多文人,争显文才,给关帝庙写对联。文人们却互相推让,恐怕写不好了被游客们耻笑。大家就推选了一位秀才承担此任。秀才无法推辞,但提起笔来肚子里却空空如也,无法成章,正在抓耳拍头之时,拿笔的手却被别人撞了一下,回头一瞧,却是一位普通的农民青年。就发了脾气说:“你碰的紧的你写呀?”那位青年说:“真的让我写我就写吧!”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椅子上铺平了红纸,抓紧了毛笔。旁边有个老先生说:“写对联应该打个草稿吧?”。那位青年却笑着说;“我写对联就没有打过草稿,老先生请放心吧。”只见他墨蘸饱,握紧笔竹毫飞动如飞龙走蛇不一会对联写成。

“兄玄德弟翼德别孟德拿庞德威风凛凛震三国,

生海州养豫洲辞徐州坐荆州杀气腾腾射牛斗。”

三十八个字便把一个横刀勒马奔驰疆场的关云长展显在人们的面前。

再看字迹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若欧阳之苍劲,柔有羲之之隽逸。个个先生看罢,无不叫好,有的取烟,有的倒酒,还有的人问;“你是那里人氏,姓什名谁?”他却不肯说,谢谢大家,我太丢丑了,说着便一溜烟的走去了。

杨 爵 男

,1933年6月生,广东省梅州市人。原名杨佛龙,又名阿天。1957年毕业于第九步兵预校大专班。曾在广东大浦任7~9年制校长20年,后任福建省闽清县城关中学年级段段长,一级教师(已离休)。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人物辞海》特邀顾问编委,《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第三集)特邀顾问编委。早年参加土地改革宣传队期间,参加创作了《雁洋恨》、《报上当》、《翻身姻缘》等剧及幻灯画、客家五句板歌,1963年—1978年合作了《浦东风雷激》并积极搜集抢救北伐战争时期的革命传单、杂志、土地革命时期的瓷制手榴弹、武器、红军烈士的作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教材等历史文物,供大浦县博物馆长期展出。1980年后,搜集百侯清代名人按察史、翰林的《侯山十二景》等诗及梅县客家古儿歌、爱情山歌等,分别被收入专集。

著作

1992年离休后写有《也谈“木客”——野人》、《高陂百侯暴动》、《虎口夺牛》、《智缴敌枪》、论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粤东客家儿歌》、《喜剧不能偏离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苏区的战歌、历史的回响》、《闽粤赣老区客家妇女解放运动之歌》等。广东《文博通讯》曾刊载其战胜严重疾病和重重困难编写史料的报导。先后在部队、广东老区、福建执教43年,被评为校、县、师级先进、模范共25次。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1999年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