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溶工程论文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陈国亮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ISBN:9787113105679出版时间:2009-12-01版 次:1页 数:167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内容简介本论文集中的主要内容曾在国际、国内一些重要刊物或会议发表过,也曾出版过专著。岩溶地面塌陷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并获联合国TIPS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岩溶洞穴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奖。治理滑坡的新技术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权及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 作者简介陈国亮,1956年毕业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其前身湖南大学,后为长沙铁道学院)四年制铁道工程系。在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从事工程地质工作40余年。主编《岩溶工程地质》、《中国山区道路灾害防治》及《国际交流论文集》三书,编著《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与防治》中英文合订本一书。在国内外发表过30余篇论文,其中岩溶基准面的模式,坑道通水量计算的新概念,治理滑坡的一种新技术及岩溶危害的防治等10余篇论文、被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发表与交流。曾参加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五届、里斯本第七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及国内两次国际地质学会交流。 负责“岩溶地面塌陷”课题研究:岩溶地面塌陷造成房屋坍塌、道路沉陷、农田干涸、水库漏水、铁路断道及列车颠覆等极大危害。在进行广泛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模拟试验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得出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及预防与治理等系列成果,获得铁道部及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获联合国TIPS(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及入选“中华优秀专利技术精选”。 负责“岩溶洞穴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已选入“中国技术大全”。 1995年获《加固山体滑动面防治滑坡》的发明专利,为防治中浅层滑坡及顺层滑坡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已在几十处滑坡治理中证实其技术可靠,费用较省等显著优点。1997年参加布鲁塞尔第46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并获“尤里卡发明金奖”。 2002~2003年在马来西亚治理厂房及道路地基软土沉降工作,申请了埋管压浆的发明专利等。 ·查看全部>> 目录第一篇 岩溶洞穴顶板安全厚度研究 一、完整顶板安全厚度的评价 (一)近似的结构分析法 (二)电阻应变片测试法 (三)厚跨比法 (四)成拱分析法 二、不完整顶板安全厚度的评价 (一)洞穴顶板坍塌堵塞估算法 (二)结构力学分析法 三、有限元分析法 (一)计算分析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有限元分析的电算程序 (三)计算成果及数据处理 (四)沙坡隧道基础以下溶洞的计算分析 四、松散层洞穴顶板坍塌高度的估算 (一)破裂拱法 (二)经验公式法 (三)坍塌平衡法 (四)洞顶板坍塌堵塞法 (五)算例 (六)讨论 第二篇 岩溶化基准面的模式 一、侧限型 二、底限型 三、河谷裸露型 四、河谷覆盖型 五、河谷深岩溶型 第三篇 岩溶地区线路位置选择原则 一、不同岩溶地貌单元的线路位置选择原则 (一)溶原、孤峰平原与峰林谷地区 (二)溶丘洼地与峰丛洼地区 (三)地形分水岭地区 (四)岩溶河谷区 (五)河谷斜坡地区 二、其他岩溶地质条件下的线路位置选择原则 (一)线路避开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的接触带 (二)线路避开有利于岩溶发育的构造带 (三)线路避开岩溶发育的极强地区 (四)线路绕避网状洞穴和巨大空洞区 三、隧道内纵坡形式与平行导坑位置的选择 (一)隧道纵坡形式的选择 (二)平行导坑的位置与坡度选择 四、岩溶地区的总体性选线 第四篇 隐伏岩溶大厅的预测 一、质纯、层厚、缓倾角的可溶岩——形成岩溶大厅的物质条件 二、通畅的地下径流场所——形成岩溶大厅的水动力条件 三、地形相对高差大——影响岩溶大厅形成的重要因素 四、地貌形态——形成岩溶大厅的有利因素 五、岩溶负地形景观——岩溶大厅的信息反映 六、隐伏岩溶大厅的预测 第五篇 覆盖型岩溶地区的桩基础问题 一、基础岩溶地质问题 (一)岩溶洞穴的误判与漏判 (二)隐伏的岩溶异状 二、岩溶地质导致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三、应对工程措施 第六篇 岩溶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一、岩溶组的研究内容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三、存在问题 第七篇 坑道水害防治 一、坑道水害概述 (一)隧道水害统计 (二)涌水特征与规律 二、坑道中的非岩溶水害 (一)构造断裂蓄水危害 (二)构造褶曲蓄水危害 (三)构造断裂与褶曲蓄水危害 三、坑道中的岩溶水害 (一)增加施工难度 (二)危及人身安全 (三)淹没机具设备 (四)地质环境破坏 (五)运营中的贻害 四、坑道岩溶水害的预测 (一)定性预测 (二)半定量和定量预测 第八篇 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一、岩溶水与地表水及其他类型的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二、岩溶化山区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一)单一碳酸盐岩层的岩溶区的地下水运动特征 (二)碳酸盐岩层与非碳酸盐岩层呈互层地区的岩溶水运动特征 三、岩溶化山区岩溶水动力剖面分带与岩溶蓄水构造类型 (一)岩溶水动力剖面分带 (二)岩溶蓄水构造类型 第九篇 水均衡法预测岩溶区坑道涌水量的见解 一、集水面积与汇水面积 二、降雨量与人渗量并非线性关系,应观测求得 三、人渗系数并非常数,不宜用经验数据 四、人渗量并非坑道涌水量 五、不同岩溶垂直分带中的涌水量计算方法 六、坑道分段涌水量较总涌水量有意义 第十篇 岩溶危害的防治 一、岩溶洞穴危害的防治 (一)岩溶洞穴危害的判别 (二)岩溶洞穴的防治措施 二、岩溶水危害的防治 (一)岩溶水具有的特征 (二)岩溶水危害的防治措施 三、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 (一)岩溶地面塌陷的概述 (二)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 四、绕避 (一)区域绕避 (二)局部绕避 第十一篇 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 一、岩溶地面塌陷的概念 (一)概述 (二)名词与定义 (三)塌陷分类 二、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 (一)城市岩溶塌陷的分布 (二)铁路岩溶塌陷的分布 (三)矿山岩溶塌陷的分布 (四)水利工程岩溶塌陷的分布 三、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及事例 (一)对铁路运输的危害 (二)对矿山的危害 (三)对农田水利的危害 (四)对城市建设的危害 第十二篇 岩溶地面塌陷的勘察与试验 一、勘察工作 (一)综合勘察 (二)体积勘探 (三)勘察提供的成果 二、模型试验 (一)模型设计 (二)试验项目与内容 (三)试验资料分析 三、现场试验 (一)抽水致塌试验 (二)土洞致塌试验 (三)钻孔真空测试 (四)塌陷追踪试验 (五)其他试验 第十三篇 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 一、基本地质环境 (一)覆盖型岩溶之基岩面具有开口的岩溶形态 (二)覆盖土体或砂页岩 (三)动力 二、影响岩溶塌陷的环境因素 (一)水 …… 第十四篇 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与机制 第十五篇 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技术 第十六篇 采煤沉降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十七篇 治理滑坡的新技术方法 ·收起全部<< 前言本论文集中的主要内容曾在国际、国内一些重要刊物或会议发表过,也曾出版过专著。岩溶地面塌陷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并获联合国TIPS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岩溶洞穴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奖。治理滑坡的新技术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权及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但因文章发表距今时间久远,不时有同行询问或反映查找困难,便启迪我重印的思想,以献给有兴趣的读者。 本文集有不少内容:岩溶洞穴顶板安全厚度的评价,隐藏岩溶大厅的预测,岩溶化基准面的模式,岩溶地区线路位置选择的许多原则,岩溶蓄水构造的分类,水均衡法估计坑道涌水量的新作法,岩溶地面塌陷的机制、预测、预防措施以及滑坡治理的一种新方法等,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的一些新概念,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本文集均为作者执笔撰写,文中有些内容,岩溶研究组的陈裕昌、张江华及其他同行,都起了重要作用,特此谢忱!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