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严母教读
释义

作品名称:严母教读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散文诗

作者:蒋士铨

原文

记母教①时,组绣②纺绩之具,③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④。咿唔⑤之声,与轧轧相间⑥。儿怠,则少加夏楚⑦,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⑧!”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注释

①铨:蒋士铨,字心馀。清代江西铅山人。

②组绣:刺绣。

③毕:都,全部。

④句读:这里泛指文章。

⑤咿唔:读书的声调。

⑥相间(jiàn):互相应和。

⑦夏(jiǎ)楚:这里指责打的意思。

⑧乃尔:这样。

及此:现在,眼前。

翻译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读书不认真,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的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了一会儿,(她)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阅读训练及答案

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毕: ⑵怠: ⑶旋:⑷至:⑸尝: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拥 被 覆 双 足

妹 何 托 焉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3分)

4、文中母子两人流泪哭泣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5、这篇短文中有多处感人的细节描写,请你任找一处说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6、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⑴毕:都,全部不认真。(2)怠:懒惰,松懈。⑶旋:随即。⑶至:到。⑸尝:曾经。

2、拥被/覆双足

妹/何托焉

3、本短文记叙蒋士铨小时候,他母亲怎样呕心沥血,谆谆教导他勤奋学习,以及他不负母望,深夜苦读的动人情景。

4、母亲流泪为儿子深夜苦读而心痛,儿子哭泣是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

5、能选择寒夜苦读、母子哭泣、鸡鸣才卧等细节说自己的感动之处,语句通顺,表达到位即可。

6、(1)认同。母亲教读,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儿子不负母望,深夜苦读,鸡鸣才卧。后来,蒋士栓学有所成,蜚声文坛,这是与他从小得益于严格的母教分不开的。 (2)不认同。在快乐教育普及的今天,母亲这种望子成龙深夜陪读的精神固然令人感动,但体现了封建教育体制对儿童天性的扼杀,所以不赞同。

作者简介

蒋士铨(1725—1784),中国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铅山(今属江西)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他是乾隆(1736—1796)、嘉庆(1796—1820)时期有影响力的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蒋士铨论诗也重性灵,反对复古主义模拟倾向,戒蹈袭,重性情。但对性灵的解释与袁枚不同,表现出更多的传统意识。他是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也写词和散文。现存诗2500余首,杂剧、传奇戏曲16种。著有《忠雅堂集》43卷。

文章与作者联系

母亲教读,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儿子不负母望,深夜苦读,鸡鸣才卧。后来,蒋士栓学有所成,蜚声文坛,这是与他从小得益于严格的母教分不开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