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球分析仪 |
释义 | 名称:血球分析仪又称为“血液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 原理:1956年美国科学家库尔特(W.H.Coulter)将电阻法计数粒子的专利技术应用于血细胞计数获得成功。其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血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称为电阻法或库尔特原理。 库尔特原理: 库尔特原理示意图 悬浮在电解液中的颗粒/细胞,随电解液通过小孔管时,因取代了相同体积的电解液,在恒电流设计的电路中导致小孔管内外两电极间电阻发生瞬时变化,而产生了电位脉冲。脉冲信号的大小和次数与颗粒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 检测临床意义:血球分析仪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进行准确的测定,提供各种异常报警信息,有效的帮助医生筛查异常样本,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显微镜计数参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 缺 点:1、计数参数少---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2、人为误差多---很难保证结果的一致 3、劳动强度大--- 不适用大批量的检测 第二阶段:细胞计数仪计数参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缺 点:1、分析参数少---仅能计数红/白细胞,而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则需要其它设备进行检测 2、检测速度慢---每次仅能检测一种细胞,压力、稀释、滤波等功能尚不完善 3、开放式处理---很难控制,仅是细胞分析 仪的原形,对临床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三阶段:白细胞分群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在分群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半自动、准全自动和 全自动,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的检测由原来的单纯计数提升为包括多种参数的细胞分析。 第四阶段: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技术:1、半导体激光散射---五分类仪器的基本检测技术,主流的仪器应用此技术 2、直流、射 频阻抗---检测红细胞、血小板,或者与激光结合起来检测白细 胞 3、细胞化学染色---通过对细胞进行染色,起到差异化辨别目的,更准确的定位细胞类型,五分类仪器的关键就在于将白细胞真正的区分为五类,为各种血液疾病提供准确的辅助诊断信息,起到初筛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