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风劳 |
释义 | 血风劳简介血风劳;产后劳(西医病名:席汉氏综合征) 血风劳之病名见于《妇人良方》。又名产后劳。 血风劳是因失血,或癌瘤,或感染邪毒,或手术及外伤头部,以致精血不足,脏气亏损而形成。以性征萎缩,性欲减退,毛发脱落,消瘦,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的席汉氏综合征。 血风劳诊断依据1.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有产后大出血及休克史。 2.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或消失,生殖器官及乳房萎缩。 3.可有贫血,畏寒,面色苍白,水肿,食欲不良,大便秘结,皮肤干结,表情淡漠,烦躁失眠,迟钝,心率缓慢等症状。 4.肾上腺皮质激素过低时,可有虚弱,疲倦,厌食,低血糖,低血压,抵抗力低,易感染。 5.甚者出现高热,呕吐,谵妄,昏迷等。 6.实验室检查:阴道涂片显示雌激素水平低落,24小时尿中17~KS,17~OH明显降低,游离皮质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显示延迟反应;血清蛋白结合碘、血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降低,甲状腺吸131率降低;血糖低,血色素低,嗜伊红细胞数偏高;血FSH、LH、TSH、PKL均低于正常。 7.垂体前叶储备功能测定: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均显示垂体前叶储备功能差。 8.蝶鞍CT:鉴别垂体肿瘤。 血风劳鉴别诊断1.瘿劳有贫血,畏寒,面色萎黄浮肿,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皮肤粗糙,心碉减慢等表现,但不伴性征萎缩现象。 2.黑疸:有虚弱,疲倦,厌食,低血糖,低血压等症状,但无产后大出血病史,无性征萎缩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 血风劳辨证论治中医治疗1.气血两虚证:面色萎黄或苍白,肢软乏力,乳少或无乳,月经量少或闭经,阴毛、腋毛脱落,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补气益血。 2.脾肾阳虚证:面色淡白,嗜睡易倦,食少腹胀,畏冷肢凉,便溏尿清,毛发脱落,性欲减退,或有肢体浮肿,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温补脾肾。 针灸治疗(1)体针疗法:取足三里、肾俞、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等,交替使用,留针20~30分钟,用补法或加灸。 (2)耳针疗法:取脾、肾、皮质下、中脘,留针20~30分钟,或埋针。 西医治疗 1.积极预防治疗产后大出血和产褥感染,防止休克时间过久,一旦发生,早诊断早治疗。 2.肾上腺皮质功能低者,可用强的松5mg/日,或醋酸可的松25mg/日,清晨服2/3全日量,下午服1/3全日量。 3.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用甲状腺素片从小剂量开始替代治疗。 4.性腺功能低下者,可用乙烯雌酚、安宫黄体酮、黄体酮等人工周期疗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