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顺武庙
释义

安顺武庙是有着600余年历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内城老大十字东北角,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原名寿亭侯祠,后改称关帝庙。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改建为武庙。在民国八年(1919年)因将关羽、岳飞合祀,又称关岳庙。但安顺人一直称其“安顺武庙”。安顺武庙的正式开放,为黔中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亮点! 安顺武庙是一组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的古建筑群,该庙整体布局呈长方形,为石墙围护三进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群。武庙大殿内有36根整料石柱构成了主架,最高石柱达14米,取材难度之大、建筑工艺之精,为古代前人巧夺天工之精华所在。昔为安顺古城四大石庙之一,石柱殿堂之冠。观音阁系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木结构楼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武庙之石柱,古人何地开采,如何运输、如何构建,至今仍是一大谜,亦是武庙引人遐想之处。

由于历史的原因,安顺武庙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毁损。到2000年前后,安顺武庙仅存观音楼、大殿及两厢,所存武庙建筑破损残缺。在原安顺地委、行署以及撤地设市后的安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市文化文物工作者艰苦不懈的努力,并得到市相关部门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倾力帮助,才得以顺利撤除原安顺邮电大楼,搬出原地区医院十余户住户。由于我市地方财政资金十分有限,为恢复安顺武庙原貌,我市文化文物部门历时十年有余,不断向上级文化文物部门争取修缮专项资金,公开面向社会引入民营资金,观音楼、大殿及大殿后两厢始得全面维修,整个安顺武庙才得以修缮复原。

如今,修旧如旧,拂去历史尘埃的安顺武庙虽显历史的沧桑与古朴,但白天却是雄伟壮观,夜晚则光彩亮丽。整座武庙坐北朝南,虽占地不足4000平方米,但其规制齐备,布局十分精致,殿宇楼阁相得益彰,廊庑厅厢各具特色。仅在市区不足600米的直线距离内,安顺武庙与圆通寺(贵州省最早的两组地面文物古建筑之一)、西秀白塔(安顺市的古代地标建筑)及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王若飞故居就巧妙地镶嵌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武庙,沿中轴线从前往后,前有精致壮观的牌楼式山门,山门后有宫墙、冸池(武庙冸池呈八菱形,状似八卦,它有别于其他古建筑,堪称中国冸池建筑一绝),中有由三十六根、高十四米左右的整料石柱支撑的雄伟大殿(这实属罕见,让人难以想象古人当初如何将其竖立),后有高耸入云壮观的观音楼。在大殿与观音楼之间有两厢,周围还有十余个相关建筑物共同组成今天的安顺武庙全貌。

现在安顺武庙大殿内,堂中供奉着制作大器,庄严威武的关公坐像,两侧有关平、周仓行象护卫。殿内还有各种牌匾、对联、垂幔等。特别是大殿内两幅“祈福平安”、“招财进宝”蜡染图,皆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蜡染制作,其制作精美,气势磅礴,成为安顺武庙有别于全国各地武庙的一大看点。在关公塑像背后有关公生平简介。尤其在后面的观音楼内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极有气势的刘备、关羽、张飞三面巨大安顺地戏面具以及两侧面墙上有用安顺蜡染制作的两幅珍贵的蜡染精品:一幅为宋代岳飞亲笔题写的前出师表、一幅则以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关索岭三国古战场为题材。在武庙关帝文化中,巧妙融入安顺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彰显安顺传统文化魅力,又成为安顺武庙的一大特色。

在武庙修缮的过程中,文化、文物部门还收集了散落于民间的数块精美石雕石刻古迹,加上原有收集到的和本次修缮中发现的一些石牌,一并存放于庙中供游客欣赏和专家研究,又成为安顺武庙一大特色景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