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邢台宋璟碑 |
释义 | 宋璟墓碑是中国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因碑文是唐代大书法家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写,所以也称“颜鲁公碑”。该碑坐落在沙河市东户村乡中学院内,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该碑不仅是研究宋璟的珍贵历史文物,同时也是研究颜鲁公书的稀有资料。 中文名:邢台宋璟碑 碑体高:289.5公分 宽:149公分 侧:42.5公分 建碑者:孙宋俨 荣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基本资料碑体高289.5公分,宽149公分,侧42.5公分。半圆形碑首,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方形碑额,正中篆书阴文“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 简介宋璟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邢台南和县人,其死后葬于邢台沙河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其撰碑。颜 真卿书写宋璟碑文时,时年65岁,书法艺术炉火纯青,成为他的成熟的传世名作之一。宋璟墓碑,因其碑下长眠之人,是后人景仰的唐朝一代名相,墓上所立之碑的碑文,是中国杰出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因而使得宋璟墓碑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宋璟碑,原在沙河市宋氏墓地,今在沙河市东户乡中学校园内。因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撰,故亦称颜鲁公碑。碑体高289.5公分,宽149公分,侧42.5公分。半圆形碑首,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方形碑额,正中篆书阴文“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四面皆刻,楷体盈寸,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建筑过程是碑初系宋璟之孙宋俨为“追念祖父德业”所建。 宋俨是宋璟第七子宋华之子,建碑时正任苏州刺史。据新、旧二唐书和碑文记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上疏告老,申请“致仕”,玄宗李隆基 “仍令全给禄奉”,退休回洛阳养病。而后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一月十九日,“薨死东都明教里私第,年七十五”。次年五月二十九日,复“归葬于沙河大尉乡丞相原之先茔”。 在唐代,立碑颂德之风极盛。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宋璟的第四子宋浑任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是其部下。宋浑以顶头上司的身份与颜真卿商量为父立碑,并准备上奏玄宗,要求“御制碑文”。可是就在这时,宋浑因贪赃枉法,被贬官流谪贺州,建碑之事“缘此中止”。事隔二十一年后,到了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二月,宋俨重议为祖父立碑,在请颜真卿撰写碑文,并由昭义军节度观察使薛嵩主持,命权知邢州刺史封演“购他山之石,曳以百牛,潺刻字之工”。经过“半岁”,碑始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二十五日,将是碑遂立于宋璟墓前。 宋璟碑初立时,前后两面及碑右侧皆刻文,左侧无字。在颜真卿莅任湖州时,因“尝思前文疏漏”,就又写了一篇增补碑文,想请宋俨将其补刻于碑左。但宋璟的第八子宋衡,值此之时又因“居官坐赃”被贬谪沙州,后又在保卫敦煌的战斗中城陷被俘,此事就又被搁置。直到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十一月,唐蕃和好,宋衡被吐蕃宋璟碑局部碑文以“二百骑尽室护归”长安。这时年已七十岁的颜真卿才又重新增写碑文,于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春,补刻于碑之左侧。宋璟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代倍受珍视。一九八二年国家文物出版社将该碑拓帖影印出版发行,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引起了中国国内外研究中国唐史和书法的专家高度重视。 构造该碑的正面、阴面和左侧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三千余言,叙述了宋璟这位中唐政治家的政治经历和他一生的伟绩。半圆形碑首,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方形碑额,正中篆书阴文“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四面皆刻,楷体盈寸,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 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碑的左侧镌刻的是此碑建立6年后(大历十三年,即公元778年),又由颜真卿补记的宋璟的生平事迹。碑的右侧镌刻的是明朝人方思道记述宋璟碑倒伏后重新树立起来的经过。宋璟碑文,字体端庄,气势开张,用蚕头磔尾的隶法于捺笔首尾,结体字大充格,磅礴大气。颜真卿书写宋璟碑文时,时年65岁,书法艺术炉火纯青,成为他的成熟的传世名作之一。 关于宋璟宋璟(公元663-737年),字广平,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景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使大唐从混乱衰败中走向繁荣,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史称“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其政绩卓著为“唐朝四大名相”之一。此外,宋璟还工于翰墨,著作颇丰,其中《梅花赋》为发迹传世名作。 宋璟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归休洛阳,帮后追赠“太尉”,谥日“文贞”。公元七三七寿终,墓葬于邢台沙河,享年七十五岁。玄宗追封他为太尉,谥文贞公。 价值宋璟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代倍受珍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当他看到颜真卿撰写的已有些残缺的宋璟墓碑时这样称赞道:“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南宋学者刘子翚作《临池歌》,称宋璟碑“断碑云落翠苔村,直气英风犹可睹”。南宋学者赵明诚著《金石录》首载是碑,称其为上品。明人方思道曾将宋璟碑比之于“多宝塔”碑,言其有“四胜”:“彼演释因,此照儒躅,一也,彼代岑书,此为自撰,二也;彼尚为郎,早年之书,此已为公,晚年之作,三也;彼在名郡,拓之众者,屡经翻刻,已失其真,此在陋邦,未经屡拓,点画如初,四也”。明代学者都穆称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绝”。 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巡视河南返京途中,曾驻跸沙河县,并遣内客学士致祭于宋璟之墓。期间乾隆皇帝还作诗三首,其一曰:驿路秋风度古襄,丛祠遥见柏茔旁。生平事业期房杜,身后调和恨李杨。三代斯民由直道,千秋名相示周行。鲁公响榻碑重读,气味相投要在刚。 清朝王昶编撰的以著录历代石刻为主的《金石萃编》等书,也将宋璟碑收入并列为上品。一九八二年国家文物出版社将该碑拓帖影印出版发行,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引起了中国内外研究中国唐史和书法的专家高度重视。 宋璟碑于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八二年,国家文物出版社曾将该碑拓帖影印出版发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中国唐史和书法的专家高度重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