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庄乡
释义

一共有三个新庄乡,分别是: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新庄乡,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新庄乡 以及甘肃省会宁县新庄乡。

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新庄乡

简介

新庄乡(Xin Zhuang Xiang)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还有汉、蒙古、土等民族。回族占总人口的54.4%。面积54.4平方千米。辖上山、下山、李家山、申哇、硖门、新庄、台其庄、吉仓、中滩、尕庄、红石崖、兰龙12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新庄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四乡,1952年复设新庄乡,1956年设新庄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解放公社,后更名新庄公社,1984年复设新庄回族乡,1985年又改为新庄乡。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撤销新庄乡,设立新庄镇。

地理环境

新庄乡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6366.67亩,其中耕地面积28650.5亩,人均耕地2.04亩,总耕地面积中有水浇地8681.2亩,山旱地1624.3亩,属半浅山半川水地区,海拔2500—3900米,年平均气温3℃,年降雨量550毫米,年日照时间2685小时,无霜期101米,适宜种植小麦、蚕豆、油菜、马玲薯、反季节蔬菜等作物。河东公路从境内穿过,国道227线擦西边通过,北川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东北环山,且山高坡陡,南北是一条平川,交通便利,川水各村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新庄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四乡,1952年复设新庄乡,1956年设新庄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解放公社,后更名新庄公社,1984年复设新庄回族乡,1985年又改为新庄乡。

经济发展

大通县新庄乡在经济建设方面突出温棚蔬菜、养殖业和劳务经济发展,至2005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58.54万元增加到2153万元,年均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7万元增加到129万元,年均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70万元增加到202.2万元,年增长6.9%。新庄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580.57元增长到2413.06元,增长65.5%,年均增长13.1%。

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局面。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7.4%,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的54%,经济作物种植增长明显,加大对黄芪胡萝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亩产经济作物产值均超过800元。温棚蔬菜种植规模加大,新庄乡温棚种植始于“九五”期间,成型于“十五”期间。“九五”期间,几户温棚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不成规模,“十五”之初,实施各项惠农政策、温棚数量增加,到2005年底,共有温棚240栋,其中台其庄规模连片棚94栋,新庄村规模连片棚131栋,温棚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1年开始,养殖业发展出现良好态势。以中滩、兰隆、红石崖等村的家庭养殖大户为榜样,辐射带动了周边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至2005年底,奶牛存栏已达到2700头,与“九五”相此增加了70%。以上山、下山、李家山村为重点,大力提倡发展牛羊育肥工程,家禽存栏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了12%,牛羊育肥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舍饲养殖量达7000头(只)。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工程,完成成片造林2300亩,退耕还林(草)930亩,天然林保护900亩,封山育林2000亩,新庄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

1、“十五”期间,新庄乡共争取省市资金184万元,完成李家山道路修建6.6公里,上、下山道路修建6.6公里,新庄村道路硬化10公里。

2、狠抓村级阵地建设,投资7.8万元,修建了台其庄、红石崖、上山、下山、硖门等村两委会办公室,并积极争取联点帮扶资金2.4万元,为全镇12个村两委会办公室配备了电教设备。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配合北川渠改造工程,改善农田面积2500亩,实施申哇、硖门、吉仓等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五个村1400户的人畜饮水困难,争取到兰隆村的人畜饮水项目,积极实施引大济湟工程。

社会事业

1、计生工作常抓不懈: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1年9.3%下降至“十五”末的7%,符合政策生育率由2001年的92%提高到“十五”末的91%,综合节育率由2001年的88%提高到“十五”未的92.2%.2、民族地区教育状况明显改善:小学入学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两基”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2001年投资100万元,修建了新庄中心小学,2004年投资94万元,完成上、下山小学合并;2005年投资100万元,完成了中滩、尕庄小学合并。

3、2004年启动新型合作医疗。实施农村电视“进万家”工程,为李家山、峡门、吉仓村贫困家庭发放电视101台。

4、2001年—2005年底新庄乡共改造危房2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15户,累计为贫困户、残疾户发放救灾救济面粉8912袋,总共为17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

旅游观光

宝库峡起于新庄乡峡门村,止于开甫托山过拉垭壑,全长63公里,总面积3200公倾,海拔2868—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是大通县最大的林区和草场,也是青海省的天然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整个景区拥有天然灌、乔木林50多万亩,以青杨为主的人工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28.6%。

宝库峡风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大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主要由察汗河景区和黑泉水库景区组成。宝库峡风景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狭长河谷地貌。区内以温泉、石林、瀑布、水库以及神话传说为主的自然地貌构成奇特的旅游景观,既有江南风光的秀美,又有青藏高原雄伟、粗犷、险峻的地貌特征。

2.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新庄乡

简介

新庄乡位于华坪县西部,乡镇府所在地距县城20千米,全乡幅员总面积276.6平方千米,辖新庄、天星、边凹、八德、良马、德胜、腊么7个村委会,140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17347人,其中少数民族7789人,占总人口的44.9%,其中傈僳族5837人,傣族939人,苗族476人; 农业人口16683人,非农业人口664人;农村劳动力83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12‰.

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447.74万元,比上年增242万元,增9%;农村经济总收入3858万元,比上年增201万元,增5.5%; 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元,比上年增56元,增5.2%;财政收入875340元,比上年增245640元,增25%.年末,全乡有耕地面积22245.26亩,其中水田8351亩,旱地12360亩,人均有耕地1.3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40607亩,粮食作物34325亩.

经济发展

新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融坝区、半山区和山区为一体,主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热区资源丰富,攀宁公路穿境而过、山清水秀、无大型工业企业,具有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基因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千方百计促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制定了“山上一棵树、山腰一棵烟、山下一条鱼和一个瓜”的“四个一”经济发展思路。继续抓好烤烟这项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尽快努力实现万担烟叶乡的目标,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林果(如:腊么的泡核桃),实施林果间作发展畜牧业;坝区以冬早瓜菜、龙洞水特色养殖罗非鱼为主,发展竹产业和饲草养殖,努力把国大工程建设成新庄乡经济发展的优质工程,同时结合县乡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后继产业苦良姜、亚麻等产业。

新庄乡共有乡镇企业198个,从业人员320人,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362.8万元,比上年增18%;工业现价总产值213万元,比上年增22%。2004年末新庄乡共有4327户17474人,新庄乡有贫困户1451户5752人,农业总产值2360万元,粮食总产达6945吨,大牲畜存栏10522头,猪存栏22330头,家禽存栏65755只,农村经济总收入4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元。

文化事业

扎实开展抓文明建设促党建工作。开展好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寨、平安小区工作。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弘扬主旋律。新庄乡举办了庆“七·一”卡拉OK和歌咏比赛,在边凹村和新庄中学举办了迎新春书画笔会,大力支持新庄中学办好校刊《朝花》,积极组织参加华坪县第十二届农民业余文艺调演。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乡里有多篇文章刊登在《丽江日报》上,新闻和专题节目也多次在华坪县电视台、丽江电视台播出,加大了新庄乡对外宣传力度,为招商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发展思路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结合县、乡“十五”计划,围绕建设“立体农业科技强乡”、“休闲娱乐小水电民营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巩固和加强农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继续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经营环境,认真实施科教兴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山区、半山区、坝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全乡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甘肃省会宁县新庄乡

简介

新庄乡位于会宁县西北部,东与郭城驿镇相连,南与头寨子镇交界,西与榆中县接壤,北与靖远县毗邻,东西长25.5公里,南北宽13.5公里,总面积

323.3 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90公里。现辖8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3284户,16666人。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平均海拔2004米。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240毫米,属典型的干旱区。全乡耕地面积93187亩,人均占有5.6亩,剩余劳动力2768人。

近两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主抓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三个渠道:一是发展产业促进增收。全乡洋芋种植面积1.7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6100亩,羊饲养量2.98万只,牛饲养量643头,小杂粮种植500亩,籽瓜种植5000亩。二是落实政策促增收。落实国家减补政策,发放粮食直补资金9.1276万元,减免农业税6.54万元,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三是劳务输出促增收。组织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2900人以上,仅赴新疆采棉就达136人,实现劳务收入100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围绕国家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聚集项目要素,夯实经济基础。近两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350万元;投资拉动经济增长5个以上百分点。一是围绕改善基础条件,整合项目资源,实施了世界粮援、二期农村人饮解困和农村综合发展等农田水利项目,新打水窑922眼,硬化集流场7.15万平方米,解决了790户3752人的饮水困难。二是围绕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养牛2头,养羊10只,1亩经济林园;人均1眼水窑,1亩草;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三是围绕提高乡村通达能力,探索人机结合建设模式和自主管护长效机制,整修了通村通组公路47公里。四是围绕促进可持继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实施中小学危改、远程教育、乡计生服务所和村级阵地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改扩建校舍4处1005平方米,投资20.5

万元;建乡计生服务所六间300平方米,投资10.5万元;修建村址三处,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投资10.5万元。新建卫生院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新建司法所150平方米,投资7万元。

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共考取硕士生9人,博士生21人,研究生36人,本科生1006人,专科生364人。全乡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8所,在校学生3956人,教师198人;“两基”教育达标,有农村远程教育学校模式一1所,模式二15所,模式三1所。

医疗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全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8所,乡村医生24人,卫生保障程度明显提高。

经济发展

新庄乡党委、乡政府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主抓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三个渠道:一是发展产业促进增收。新庄乡洋芋种植面积1.7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6100亩,羊饲养量2.98万只,牛饲养量643头,小杂粮种植500亩,籽瓜种植5000亩。二是落实政策促增收。落实国家减补政策,发放粮食直补资金9.1276万元,减免农业税6.54万元,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三是劳务输出促增收。组织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2900人以上,仅赴新疆采棉就达136人,实现劳务收入100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围绕国家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聚集项目要素,夯实经济基础。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350万元;投资拉动经济增长5个以上百分点。一是围绕改善基础条件,整合项目资源,实施了世界粮援、二期农村人饮解困和农村综合发展等农田水利项目,新打水窑922眼,硬化集流场7.15万平方米,解决了790户3752人的饮水困难。二是围绕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养牛2头,养羊10只,1亩经济林园;人均1眼水窑,1亩草;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三是围绕提高乡村通达能力,探索人机结合建设模式和自主管护长效机制,整修了通村通组公路47公里。四是围绕促进可持继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实施中小学危改、远程教育、乡计生服务所和村级阵地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改扩建校舍4处1005平方米,投资20.5万元;建乡计生服务所六间300平方米,投资10.5万元;修建村址三处,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投资10.5万元。新建卫生院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新建司法所150平方米,投资7万元。

社会事业

1、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共考取硕士生9人,博士生21人,研究生36人,本科生1006人,专科生364人。新庄乡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8所,在校学生3956人,教师198人;“两基”教育达标,有农村远程教育学校模式一1所,模式二15所,模式三1所。

2、医疗卫生工作得到加强。新庄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8所,乡村医生24人,卫生保障程度明显提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