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加坡三水会馆
释义

历史

新加坡华人地缘社团。由谢均、邓寿平、何三兴等创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1974年建成新会所。以互相联络,融洽感情,赞助公益,促进文化为宗旨。凡三水邑人年满20岁者,认同宗旨,遵守会章,品行端良,有正当职业者,均可人会。1924年在会所内创立三水义学,约于1964年停办,义学停办后又设立奖赏金以鼓励会员子女向学,1951年创立互助部,后改组为三水互助会,1965年成立醒狮团,经常参加节日演出和义演筹款捐助公益事业。1979年建成四层楼会所大厦。80年代初有会员700多人。

领导

战后历届正副主席有:蒋德祺、杜翕和、岑誉照、黄信满、彭维新、鲁福基、何锦荣、姚九、李义、陈伟真、钱宝然、唐炎书、岑礼和、陆文权、卢庭苏、陆显昌、陆文领、关耀森、何富源等。

活动

2009年10月20日,新加坡三水会馆和华侨大学、新加坡石叻坡民俗文化馆、广东佛山市三水区政府、金门县政府、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华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肩挑岁月亮丽花园城市:向广东省‘红头巾’三水婆致敬”特别展览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行政研发大楼23 层“四端文物馆”特展厅开展。

“红头巾”三水婆是早年新加坡对当地从事建筑粗工的广东三水县籍华侨妇女的称谓。她们头戴鲜红头巾,飘洋过海到异域谋生,面对移民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自尊自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自身的生活,也为新加坡的各项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尊重,“红头巾”进而成为对三水婆独有的尊称,成为展现华侨妇女高尚人格的特有名词。

展览分漂洋过海、异域谋生、肩挑岁月和最后的红头巾四个部分。展出的大量珍贵图片资料是本次特展总策划、新加坡石叻坡民俗文化馆馆长陈来华先生在新加坡探访依然在世的“红头巾”,并亲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采访生活在三水家乡的最后的“红头巾”,开展口述历史资料整理、生存现状图片资料收集等工作,齐集而成,全面展现了“红头巾”在新加坡走过的生命岁月和艰难历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顾问、华侨大学原校长吴承业,特展总策划、新加坡石叻坡民俗文化馆馆长陈来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黄纪凯,陈嘉庚先生公子陈元吉及其亲属,新加坡儒商协会会长魏维贤,华侨大学副校长刘塨、刘斌、老领导李孙忠、厦门市侨办、归国华侨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广东、厦门、泉州的华侨历史博物馆的领导以及来自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等出席揭幕典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9: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