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人书 |
释义 |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1949年后小人书发展进入高潮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的连环画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小人书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最为传统的是线描画,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 简介概念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连环画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故事画。到了清末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向成熟。 1929年受有声电影的影响,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 1932年以后,连环画才红火起来,出现了朱润斋、周云舫等名家。 1949年后连环画发展进入高潮期。连环画的黄金时代在五、六十年代。 “文革”期间的1966年5月到1969年期间,小人书出版几乎是空白。 1970年开始,小人书的创作出版又形成了高潮。 “文革”以后到80年代,小人书发展进入鼎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去《人到中年》、《蒋筑英》等现代题材以外,还有不少外国名著和中国名著小人书受到欢迎。 从90年代开始,小人书的收藏逐渐升温。 现在,由于电影、电视以及动漫等发展,连环画已成为一种回忆,进入收藏市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年代 。 绘画手法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之。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漫画、摄影,甚至油彩、丙烯均可加以运用,但最为常见的、最为传统的仍是线描画。早期的线描都是毛笔白描,《连环图画三国志》、《开天辟地》、《天门阵》、《梁山泊》、《天宝图》、《忍无可忍》等等无一不是毛笔之作;陈光旭、金少梅、李澍丞、牛润斋、沈景云、陈光镒、赵宏本、钱笑呆等等几乎都是白描高手。后来的《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白求恩在中国》也都是这类作品。毛笔白描为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黑白分明,易于被接受。除此之外,钢 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 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都属这类作品。由于是大师精心之作,这类作品都已成了经典之作、传世之品。以写意笔法绘制的连环画也有,这其中又分水墨写意与彩色写意两种,前者的代表作有人美版的《秋瑾》、《三岔口》,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列宁刻苦学习的故事》、顾炳鑫和戴敦邦的《西湖民间故事》、贺友直的《白光》、姚有信的《伤逝》等。不过,为降低成本,有些彩色绘本在印制时改成了黑白版。钢笔、铅笔素描作品也不少,前者的代表作有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等。 发展历程1、萌芽时期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在马王堆汉墓的漆棺上就有用多幅图连续描绘的“土伯吃蛇”、“羊骑飞鹤”等故事。莫高窟的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壁画有《九色鹿本生》、《阁肉贸鸽图》等佛本生故事。 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府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形式上十分相近。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出现了用绢幡等形式来传播佛教。绢幡是条状的细绢,上 面绘有图画和文字说明,常挂在道场或经台两边。这是民间还有一种通俗的讲唱形式叫做“变文”,每段文字配一幅图,图的内容有佛经故事、民间传说等。这一问题后来影响到了“诸宫调”等民间文学。 2、发展时期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插图的内容生动的表现了书本的精彩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传》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图,连环画的形式已大致成型。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明代万历二十年的《孔子圣迹图》刻本,就是全本大副白描的图画,详细描绘了孔子的一生。 明清时代,线描的插图大量涌现,章回小说中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画每一回故事的称为“全图”。每回前面附多幅有故事情节插图的被叫做“回回图”。 清末,石印技术的发展让图画的印刷更为方便,连环画这一形势也受到了更大的推广。光绪十年(1884年),《申报》馆为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出版了新闻连环画《点石斋画报》,内容涉及当时的时政新闻,随报赠送。因为那个时期摄影作品很少,这些新闻图画侧重纪实,有许多内容反映了机械文明的新事物和当时的风俗街景。这些内容已经成为反映那个时代的最直接的史料。后来随着摄影事业的发达,这种形式的时效性已经无法能及,也就逐渐消亡了。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国志演义〉全图》,这是第一部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 民国时期,连环画开始迅速的发展,此前连环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但称呼上不统一,南方称为公仔书、菩萨书、伢伢书,北方多称为小人书。1925年-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的连环画书,题名上有“连环图画”,这是第一次是用连环图画作为正式名称,这一叫法一直使用到1950年代,后改为“连环画”。从1920年代开始,连环画多出版成64开本,这种形式成为此后连环画的主要版式。这一阶段的连环画题材除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之外,由于舞台戏剧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喜爱,连环画开始描摹舞台场面和故事。受到有声电影的影响,人口冒气添加人物对白的“口白”开始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上文下图的脚本构图形式。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有叶浅予的《王先生》和王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王先生》以一个平凡小人做主角,用漫画的形式描绘了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点滴。从1929年开始,《王先生》先后在《上海漫画》、《上海画报》、《时代漫画》连载,前后共连载了十年,是迄今为止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画。1947年王乐平的漫画 《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发表,一个大脑袋、三根头发、蒜头鼻的男孩子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形象。王乐平笔下的三毛是个贫穷、正值的孩子,他倔强的性格深入人心,在普通民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王乐平还以三毛在新社会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新作品。1930年代和1940年代,在共产党实际控制的地区,连环画也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有关共产党土地政策、抗日政策、宣传新婚姻法等内容的连环画作品,如吕蒙、亚君、莫朴创作的24开木刻连环画《铁佛寺》。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作品印刷收到当时条件的局限,流传下来的比较少,在1990年代后的收藏市场上十分抢手。 3、繁荣时期1949年后小人书发展进入高潮期。由于图画的通俗性,中国政府把连环画作为教育民众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一时期,连环画作品充实着人民的文化生活,连环画不仅是青少年的重要课外读物,也是许多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这时的小人书大多以土地改革、爱国增产、抗美援朝、宣传宪法、婚姻法等国家大事为题材。一些古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古典题材小人书也以质优而受读者欢迎,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等。 1949年后到1966年,小人书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0年代,政府对小人书的出版单位进行了重组,此后的出版工作主要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进行。 1951年底,一个以连环画为内容的期刊《连环画报》创刊。这期间的小人书作品呈现出有计划和有规模地进行选题、编绘和出版。这一时期政治上主张绘画从业者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连环画的发行量比较大,绘图者的报酬与其它以绘画为生的行业相比更为丰厚。这两种因素使许多人投入到小人书的创作中,其中不乏像王叔晖、刘继卣 这样的国画大师。名家的作品一方面提高了连环画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 也提升了后来的收藏品市场。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的连环画作品也有出现。小人书的黄金时代在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精彩纷呈的连环画作品争相问世,连环画界有“四大名旦”(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之称。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雅致细腻、栩栩如生;王叔晖的《西厢记》隽永飘逸、维妙维肖;刘旦宅的《屈原》质朴凝重、遒劲奔放;王弘力的《十五贯》虚实相间、梦笔生花;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气势磅礴、引人入胜;杨逸鳞的《青春之歌》色彩鲜明、独树一帜;聋哑画家毅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笔触生动、振奋精神;贺友直表现湘西农村题材的长篇连环画《山乡巨变》被誉为“中国连环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由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10册套《铁道游击队》(刘知侠原著,董子胃改编)从1955年到1962年出版完毕,此后这套书共再版20次,印数达到3652万册,在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也是迄今为止印量最大的作品。1957年,小人书《三国演义》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套共60册,7000多幅画图,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的一套连环画作品。另外由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势下。如朱宣咸所画的《伟大的友谊》这类反映中苏友谊及苏联专家到中国来援助建设新中国题材的连环画,也流传甚广。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题材多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民众生活和建设热情,传统名著和神话题材也有表现,但要求符合新社会的价值观。由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社会交流很少,外国题材的内容多是引进苏联的作品,宣传革命和社会主义。这期间还有一些介绍连环画史的专著诞生,使小人书的创作理论更为丰富。 4、停滞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的连环画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小人书出版几乎是空白。 5、繁荣鼎盛1971年,周恩来“为解决下一代的精神食粮问题”批示恢复小人书出版,这个时期的作品都以宣传为主,八个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海港》、《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的内容成为题材,文革时期还出现了众多的改编题材的文革小人书 ,如《林海雪原》《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文革时期出现的连环画并带有文革鲜明特征(如扉页印有毛主席语录或马恩列斯语录),遵循“三突出,红光亮”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作品称为“文革连环画”,其中八大样板戏称“文革样板戏连环画”。 1978年后,中国的建设开始全面恢复,小人书也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以1982年为例,全年共出版连环画作品2100余种,单本印量10万册,相当于1960年代印量的20倍。这期间连环画题材更为广泛,各国文学改编的连环画层出不穷。在形式上除了小人书经久不衰,许多16开的小人书书籍也大量出现,彩色画幅的作品有些也十分精美,收入对于创作人才的培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连环画专业,连续招生10年,于1990年撤销。1985年,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成立,这是以画种分工成立的国营专业出版社。1985年后,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外国漫画、动画更容易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小人书已经不是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小人书市场不断被影视媒体所抢占,鼎盛时期结束,小开本的小人书异不再出版,仅有一些著名版本的作品重新出版,满足人们收藏的需要。多数连环画名家回归本行,年轻的美术人才不再看重这种艺术形式,连环画的创作和销售市场出现难以回升的低谷。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小人书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1987年,连环画家贺友直受法中友协的邀请在法国昂古莱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 6、成为第五大收藏品1990年代中后期,小人书以收藏品的身份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由于最初小人书售价十分低廉,而1990年后的收藏使其价位迅速抬升,尤其是一些名家作品和特殊历史时期作品,更是价格不菲。2005年春季,程十发的一部连环画原稿拍卖成交价是1100万元。 目前,在小人书收藏界中有三类人群,一类是专业“连友”,专门收集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版连环画,主要出于投资增值目的;第二类是普通的连环画发烧友,他们多是兴趣爱好使然,为了齐集一套连环画而四处奔波,不惜高价回收,但多为个人收藏所用;第三类是“连友”中的年轻成员——80后、90后的新生代。这部分群体多为职业需要而对连环画发烧,“例如平面设计师,往往会从连环画中获得灵感。” 第三类人群的加入反映了连环画收藏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收藏人群会越来越年轻化,连环画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消失”。 收藏知识一、连环画之最1、中国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漫画,是叶浅予画的《王先生》。作品最先发表于《上海漫画》,后分别发表于《上海画报》、《时代漫画》等报刊,先后连载历时10年。 2、中国篇幅最多的连环画套书,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三国演义》,计60册,近7000幅图画。 3、中国规模最大的连环画系列丛书,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6年-1988年先后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欧美部分和亚非部分),共15册,约1300余幅图画。 4、中国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是由董子畏改编,丁斌曾、韩和平所绘的《铁道游击队》(10册)。自195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来,先后再版20次,累计印数达3652万册,为连环画出版史上所罕见。 5、中国参加编绘作者人数最多的连环画,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连环画套书《中国成语故事》,全书收集成语500条,共计图画6356幅,参加编文作者37人,绘画作者244人。 二、连环画价值定位六大因素第一是开本。一般的连册开本为60开、64开两种;老版本经常见的还有50开、48开的两种;特殊的版本为32开、24开、16开、12开不等。一般来说开本越大,价格越贵。 第二是连环画的绘画者。简单地说,一本连环画由著名画家画的就贵,无名的就便宜。 第三就是发行量。这要看连环画封底的印数的多少。“物以稀为贵”,发行量少的价格就贵。 第四是出版时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比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时间长,丢失、受损的概率就很大,所留下来的书更少,所以价值也偏高。 第五是流通量。有的连环画,虽然发行了六七十万册,但市场上能见到的并不多,因而市场价格仍然会很高。 第六是品相,也就是连环画的新旧程度。藏品的品相是其生命,随时间推移,品相不好的书只会增加,而保存好、品相好的书就会越来越少,因此也就会升值。 三、连环画收藏类型1.全集型。 以种类多见长,不管是国家正式出版社印刷,还是单位自行组织印刷的,任何一册都属此范围,种类越多越引人注目。 1.集专题连环画。 专题收藏的形式很多,有的人按艺术表现形式分,有的按题材分,有的按不同时期分,有的按作者分,也有的以出版社区分,还有的专藏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这就需根据收藏者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各取所需了。 3.集“文革”期间的连环画。 “文革”时期作为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阶段,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当时的连环画虽然印刷条件不好,但由于是历史的见证者,存世量日趋稀少,因此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正在逐渐体现,选择这类连环画进行投资,其回报率会逐年提高。 4.专集套书。 成套品种由于内容丰富且连续性强,因而对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趋势有很大益处,因此专集套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5.专集精品。 要做到兼顾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版本、不同绘画水平和脚本编撰水平而决定取舍,原则是兼收并蓄,支粗取精。但是因为各自的欣赏水平不同,连环画的优劣又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采取这种收藏方法往往需要收藏者独具慧眼的鉴赏力,以及对各个时期连环画的特点、知名连环画画家及其作品、各种版本、各种绘画风格都要有比较深的了解。 6.讲究品相。 要求封面、封底俱全,内面保存完好没有明显的污损;尽力选择第1版第1次印刷的收藏,而且印量越少越值钱;成套小人书务求齐全,少一本或几本,价钱就要大打折扣。 四、如何保存连环画品相好的小人书是评价其身价的基础。因此小人书要尽量少翻阅。好的小人书甚至要洗手后,才可以翻看。 此外,保存时可在每本小人书的外面罩上塑料封套,或放在自制的盒子里,在存放小人书的书架上,适当放一些干燥剂。 名家名作一、经典作品1920年-1930年 赵宏本:《文天祥》、《史可法》、《阿Q正传》、《桃李劫》、《雷雨》、《咆哮的许家屯》、《天堂与地狱》、《东方朔》、《瑶池赴会》、《八仙过海》、《三老图》、《水浒108将图》 沈曼云:《济公传》、《十八罗汉收大鹏》、《沈万山》、《霓儿》、《审头刺汤》、《豪侠马青锋》、《七个红面孔》、《小梁山》、《公主与狮子》、《虎儿》、《八个黑面孔》 1950年-1960年 小人书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铁道游击队》10册、《林海雪原》6册、《水浒传》、《三国演义》60册、《西游记》 天津人美术出版社:《烈火金钢》7册、《敌后武工队》6册。 人民美术出版社:《新儿女英雄传》4册。 福建人民出版社:《小城春秋》3册。 二、绘画名家经典连环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每一个画幅的绘制都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和技法,体现了画家的不同风格,造就了一批批的连环画家。如1940年代的“四大名旦”(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此外还有施大畏、程十发、刘旦宅等。1950年代后的“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南北二刘”(“北刘”刘继卣、“南刘”刘旦宅)、王叔晖、贺友直[8]、戴敦帮、华之训、华三川。1980年代后有“南雷北燕”(雷德祖、高燕)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