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释义

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概况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于安徽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占地1598亩。现有在校高职生逾万人。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安徽纺织工业学校”和“安徽省轻工业学校”,曾升格为“安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和“安徽纺织工学院”。1999年,学院举办高职教育,是教育部批准的安徽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和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并入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办学规模

2007年,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500余人。学院开办59个高职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精品建设专业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服装设计、现代纺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4个专业是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精品专业。

专业设置

材料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现代纺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6个专业是国家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仪器分析》、《机织技术》、《机织结构与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网页制作》、《服装材料》为省级精品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生就业

学院遵循“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校企合作理念,创新了“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订单式”、“就业加培训式”、“双证书制”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中“双证书”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达90%以上。

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华茂集团、安徽氯碱集团、合肥江淮汽车集团等15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 学院与韩国韩瑞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开放学院、维多利亚大学、英国普茨茅斯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先后聘请了美籍、加纳籍、韩国籍教师来校执教外语课程,同时派遣多批留学生赴韩国韩瑞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深造。 快速发展中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为发展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品牌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安徽建设职教大省、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发展沿革

1958年秋,安徽省轻工业厅根据安徽省委批复精神,在“安徽省纺织技训班”的基础上建立“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隶属于省轻工业厅,校址在合肥市东门蚌埠路7号。由于原纺织技训班有棉纺、棉织、财会、统计4个专业4个班近200名学员尚在校就读,故此时学校仍挂“安徽纺织技训班”和“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两个牌子。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的纺织科并入后,改称“安徽省纺织专科学校”,属省委工交部领导。学校设大专部和中技部,设有棉纺、机织、丝绸、印染、电气、机械、针织等专业,当年开始招生,在校生500余人。

1960年,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纺织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设有本科、专科、中专各专业共12个,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至此,学校机构健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是我院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兴盛时期。

1961年,根据安徽省委关于学校调整问题的批示,安徽纺织工学院停止招生。1962年,学院中技部吸纳安庆、阜阳两所轻工学校,组建“安徽省轻工业学校”,继续招生。1964年,学校共有4个专业10个班,在校学生500多人,教职工约10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1969年秋,在校生全部毕业离校,教职工集体下放到安徽霍邱县,学校停办。

1973年下半年,停办4年的学校得以恢复。是年,经省轻工业厅的安排,将原安徽交通学院转交给原省第二轻工业厅作为手工业管理干训班的地方定为学校复办的校址(即现学院东区校址),学校定名为“安徽省轻工业学校”,规模450人,隶属于省轻工业厅领导。

1979 年,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革秘【1979】44号文批准,成立安徽省建材工业学校,隶属安徽省建材工业局领导。该校筹建于1981 年,校址在合肥市濉溪西路40 号。1983年7 月,安徽省建材工业局报经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批准,重新选址于合肥市南郊葛大店。新校区于1984 年春节后破土动工,1985 年7月竣工。2002年4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教秘【2002】089号文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1979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以革办发【1979】41号文批准开办安徽省化学矿山学校。1985年,经安徽省劳动厅劳培字【85】463号文批准,成立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技工学校。上述两校当时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95年安徽省教育委员会以教计【1995】63号文同意安徽化学矿山学校更名为合肥化学工业学校。2000年经安徽省编委办公室皖编办以【2000】138号文批准,合肥化学工业学校与安徽省职工电视中专学校合并,并更名为安徽工业经济学校。

198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字(1980)57号文批准在合肥设立“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暂定规模600人。省编委以皖编字(80)77号文批准事业编制86名。校址选在南郊合巢路东侧(即现学院本部校址),占地80余亩。学校隶属于安徽省纺织工业局。

1999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根据教育部教发(1999)103号文批复精神,发出皖政秘(1999)170号文,在原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规模暂定为3000人,隶属安徽省纺织总会。学院随即开始招生,成为省内较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

2000年下半年,省直机构改革中,安徽纺织总会、安徽省轻工总会相继撤销。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轻工业学校也相继划归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管理。

2003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皖政秘(2003)1号文,同意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同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举办高中起点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直属安徽省教育厅管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