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相对过剩人口 |
释义 |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出的特有的人口规律。 提出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值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必要条件相对过剩人口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及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形成资本积累最初只表现为量的扩大,后来通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了质的变化,即不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增大,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虽然在总资本量增大的情况下,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也可能增大,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下降,相对量在不断减少,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 另一方面,从劳动对资本的供给来看,却迅速增加了,这是因为: 生产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不仅排挤出不少工人,而且由于操作简化了,可以使用女工、童工替代成年男工,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供给。 农业机械化农业实现机械化,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不少手工业者在竞争中破产成为雇佣工人。这样,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资本主义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不断出现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有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三种基本形式。此外,还有那些丧失劳动能力依靠救济而生存的人们。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法律限制使用童工,以及小生产者破产和农村人口转移过程基本结束等原因,一般性失业人口有所控制。但随着新技术的采用,新产业部门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构性”失业则普遍存在。 三种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流动的过剩人口流动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城市和工业中心临时失业的工人。这些工人时而就业、时而失业,具有流动性。这是由于有的部门和企业因生产萎缩,或因采用新技术,或因资本转移,随时都要解雇工人。与此同时,另一些部门和企业却因生产发展需要吸收一部分工人。这种流动过剩人口还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循环而表现为,在危机阶段,失业人口增加,到复苏高涨阶段,许多失业人口又被资本所吸收。 潜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业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民破产;同时,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机器的广泛使用,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这就在农村中形成了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和城市工业中的流动过剩人口不同,通常还守着一小块土地,一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生活也极端贫困,是一种潜在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一有机会就流入城市、矿山、铁路、建设工地,从事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的工作。这部分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企业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停滞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是由于过度劳动而早衰,或者是缺少资本家所需要的文化技术,往往经过多次失业以后,很难再找到正式的工作。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依靠从事家内劳动和打零工等勉强维持生活。他们的劳动很重。“它的特点是劳动时间最长而工资最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5页)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过剩人口的最低层,他们是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孤儿及丧失劳动力和各种迫于生计的流浪者。 必然性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这是资本积累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所起的变化。这里的资本有机构成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在物质形态上,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主要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在价值形态上,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地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叫做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密切联系并相互推动的。资本积累促使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增加相对剩余价值,从而扩大资本积累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资本积累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在资本的技术构成上,表现为劳动力使用的生产资料的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技术构成水平。资本技术构成的这种变化,在价值构成上就表现为全部资本价值中不变资本价值部分的相对增加和可变资本价值部分的相对减少。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必然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在资本积累的发展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结果就是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取决于总资本量,而取决于可变资本量。资本总额的增长,虽然包含了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增加,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量的增长落后于总资本量的增长,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会相对减少。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时期、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很快时,对劳动力的需求甚至还会绝对地减少。但是,与此同时,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绝对地增加。这是因为:(1)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 了,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也降低了,从而导致大量的妇女,甚至一些儿童也加入了雇佣工人的队伍。(2)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不断地加入雇佣工人的队伍。(3)在资本主义竞争中,破产的一部分中小资本家,也加入了雇佣工人的队伍。因此,在资本积累中,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必然出现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绝对地增加。这两种对立趋势发展的结果,必然形成大量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需要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可见,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生产周期变动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在危机期间,大量工人被解雇,被抛进失业大军;在生产走向高涨时,又从失业大军中随时吸收所需的工人。相对过剩人口起到了劳动力“水库”的作用。而且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也利于资本家对在业工人进行剥削,因为资本家可以利用这一点,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提高他们的劳动强度,从而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因此,相对过剩人口即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然伴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