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线装 |
释义 | 简介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书”。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线装书一般只打四孔,称为“四眼装”。较大的书,在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了。讲究的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以资保护。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很高。 方法古书装帧形式之一。中国用线装订书籍,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王洙原叔内翰尝云‘ 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获全。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数册,错乱颠倒。伏读岁余,寻绎缀次,方稍完复,乃缝缋之弊也。’”表明宋代还用线装订过书,由于弊病较多,未能实行开来。到明代中期,书籍的阅读更加频繁,包背装容易散落,不能适应需要,线装书开始盛行。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相同,即正折,版心外向。所不同者,包背装是以整张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是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线装装帧在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线装书既便于翻阅, 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于重装,恢复原貌。这种装帧仍在流行,并被视为典雅的装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