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先驱者 |
释义 | 1 电脑游戏《先驱者》(英文:Precursors、俄文:Предтечи)是由乌克兰游戏公司Deep Shadows制作,俄罗斯游戏公司Russobit-M发行的一款带有浓厚RPG色彩的太空冒险式FPS游戏。游戏以第一人称视点射击方式进行,同时又有RPG的升级要素与装备系统,并且还融合有太空模拟的成份,是一款集成了多种类型的太空FPS冒险游戏。游戏同时推出了XBOX360版与PC版。散文诗集《先驱者》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的诗集。小说《先驱者》是俄罗斯文学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写的小说。 ◎ 基本资料英文名称:The Precursors 俄文名称:Предтечи 中文译名:先驱者 游戏平台:PC、XBOX360 游戏容量:DVDX 1 游戏类型:3D 太空FPS/RPG 游戏人数:1人 游戏语言:俄文、英文、法文、德文 发行区域:俄罗斯、美国、欧洲 发售日期:2009年1月2日 发售价格:49美元 制作公司:Deep Shadows 发行公司:Russobit-M 推荐年龄:12岁以上 输入方式:手柄(XBOX360)、键盘(PC) 对应高清:720P、1080I、1080P 对应声道:5.1声道 ◎ 配置要求以下为PC版配置要求: 1)最低配置: 系统:Microsoft Windows 98/Me/2000/XP/VISTA CPU:Pentium 4 @ 3 GHz / AMD 3000+ 内存:1 GB 显卡:nVidia GeForce 6600 / ATI Radeon x700 声卡:DirectX Compatible DirectX:DirectX9.0c 2)推荐配置: 系统:Microsoft Windows 98/Me/2000/XP/VISTA CPU:Core 2 Duo @ 2 GHz /AMD 5000+ 或更高 内存:2 GB 或更高 显卡:nVidia GeForce 8800 / ATI 3850 或更高 声卡:DirectX Compatible DirectX:DirectX9.0c ◎ 游戏介绍本作是一款科幻背景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但其中融入了大量角色扮演和模拟游戏的要素。游戏将舞台设置在了一个星际旅行已经变为现实的近未来时代,但低外文明首先掌握了星际间飞行的技术并率先造访了人类,一场前所未有的冲突随之展开。《先驱者》拥有浩瀚的开放式地图,大量新奇的NPC和载具,第二关就可以驾驶飞行器遨游天空,其他还有诸如机甲、飞船、车辆、坦克等许多载具供玩家使用。 在《先驱者》中玩家所要扮演的是一名探险者。玩家可以用自己的战舰自由航行于行星和行星之间。与名称相符,游戏中玩家必须要自己去探索广袤的宇宙。游戏的故事发生在数百万年之后,当时的人类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人类必须依靠不断的开发遥远的星球,来维持自己的发展。然而正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尽可能多的占用宇宙资源,所以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玩家所要作的就是消灭敌人的势力,然后占领别人的星球作为自己的殖民地。游戏中利用了强大的3D引擎营造了巨大的宇宙空间,使得玩家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宇宙航行感。 ◎ 游戏特色本作以未来世界科幻背景为舞台,在未来世界,玩家将在宇宙中的两大势力中获得任务。玩家除了获得丰富的任务之外,使用的角色也是多变的可选的。玩家可以选择赏金猎人、星际贸易商人、星际警察以及走私者。 游戏中场景将非常庞大,玩家可以去的区域将覆盖整个宇宙空间,不仅是多达250个任务将分布在宇宙各地,战斗发生地也将从地面延伸至飞船以及各个星系之间,当然许多的NPC会与玩家进行互动,可谓丰富多彩。游戏已于2009年登陆PC与Xbox360平台。 Play Ten在《先驱者》中玩家所要扮演的是一名探险者。玩家可以用自己的战舰自由航行于行星和行星之间。与名称相符,游戏中玩家必须要自己去探索广袤的宇宙。游戏的故事发生在数百万年之后,当时的人类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人类必须依靠不断的开发遥远的星球,来维持自己的发展。然而正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尽可能多的占用宇宙资源,所以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玩家所要作的就是消灭敌人的势力,然后占领别人的星球作为自己的殖民地。游戏中利用了强大的3D引擎营造了巨大的宇宙空间,使得玩家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宇宙航行感。 ◎ 游戏画面2 散文诗集《先驱者》(The Forerunner)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用英文写成的第二本散文诗集。 正式出版于1920年8月中旬,该集收入有标题的作品24篇,加上原本无标题的首篇《题记》,共25篇。这些作品在风格上与《疯人》中的那些作品颇为相似,多数具有哲理故事或现代寓言的形式特点,少数则为充满激情、直抒胸臆的典型抒情散文诗。 3 中国电影《先驱者》,中国电影名,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影视中心、上海寻梦影业联合出品;电影以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为背景,讲述顾正红等革命志士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帝国主义暴行的英雄事迹。故事以帝国主义所设伪法庭为框架,以博良律师与日商的激烈辩论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影片着力表现1925年前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塑造了顾正红、刘涛等一批年轻革命“先驱者”形象的同时,也展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旧上海工人阶级阶层的苦难生活。 中文名:先驱者 外文名:The Pioneer 出品时间:2011年 出品公司:上影集团、中华全国总工会?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黄德吉、聂春申 编剧:杨晓林 制片人:任仲伦、马恩成、吴金保 类型:剧情,历史 主演:张亚希,于波,王晶,周彦岑 片长:94分钟 上映时间:2011年6月29日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 基本资料中文名:先驱者 英文名:The Pioneer 导演:黄德吉、聂春申 主演:张亚希、于波 类型:剧情/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1-06-29(中国大陆) 片长:94分钟 色彩:彩色 出品: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影视中心、上海寻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2011年 ◎ 主创人员导演:黄德吉 聂春申 编剧:杨晓林 出品人:任仲伦 马恩成 吴金保 总监制:汪天云 制片主任:张建民 剪辑:马明路 摄影:高根荣 录音:葛伟家 美术:张成明 主要演员:张亚希 .... 顾正红 于波.... 刘涛 王晶 周彦岑 ◎ 故事梗概时值1925年10月,英租界巡捕长爱化生推卸责任的诡辩和日商纱厂副社长冈野傲慢地为自己开脱罪行的声音充斥着整个会审公廨的大厅。面对博良律师尖锐的质问,两人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情。 1921年,淮河水灾。顾正红和同乡顾家全逃难到上海。为养家糊口,由同乡吴阿四引介进入日商纱厂做工。“那摩温”们在日本厂主的授意下对工人们实施苛刻的管理。爱打抱不平的顾正红不能忍受工友们被任意打骂,几次出手制止,让日方厂主记恨在心。 恶劣的生存环境,残酷的压迫使得工友俱乐部成为了顾正红等工人们唯一的避风港。而在俱乐部内,顾正红结识了共产党员刘涛。在刘涛悉心地教育和引导下,没有文化的工友们萌发了对不公正待遇的抗争意识。 察觉到工人变化的日本厂主要求手下更加严格地管理工人,这使得工友们的境遇更加糟糕。顾家全想方设法讨好工头的行为虽令顾正红不齿,但在目睹了顾家全利用职权袒护工友之后两人尽释前嫌。但是,顾家全袒护工友的行为最终还是被日本厂主发现了。走投无路的顾家全投靠了青帮,让顾正红伤心不已。 顾正红为工友出气打了吴阿四之后,日本厂主为了警戒工人们,竟残忍地杀害了因长时间重体力劳动而得病的包身工“芦柴棍”。这让顾正红对自己以往的鲁莽深深自责。 工友们的境遇让刘涛感到不安。他一面要求工友们克制,一面积极与党中央沟通,希望能够用有效的举措为工友谋福利。刘涛的大公无私,身体力行感染了顾正红。 日本厂主对工人们的压迫远未停止。厂主木村在酒后奸污了周福根(顾正红在纱厂的师傅)的未婚妻秀芬(纱厂女工)。随后,秀芬含恨自尽让工友们的不安和反抗情绪达到了顶峰。在经过周密的计划之后,二月罢工开始了! 罢工给日商纱厂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也断了工人们的衣食来源。刘涛为了让罢工能够取得胜利,四处演说,筹措资金。身在青帮的顾家全为报答刘涛搭救小贞子(纱厂女工,顾正红和顾家全的青梅竹马)的恩情,也在暗中出力,帮助顾正红和刘涛。随后,在多方的努力之下,日方不得不与工人谈判。刘涛代表工人在谈判现场和木村斗智斗勇,坚持原则。最终取得了罢工的胜利! 工人们虽然复工了,但是刘涛却成了木村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暗杀行动在最后的关头被顾家全制止。但是刘涛却受了伤,被藏在潭子湾的棚户区内。工人运动正是如火如荼之时,刘涛的负伤让工人们失去了领导。此时已经是共产党员的顾正红主动挑起重担,拒绝了顾家全出资让他带小贞子离开上海的要求,领导工人们继续和日商纱厂做斗争。 1925年5月15日,日商假称工厂停工,变相开除工人。顾正红领导工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工厂前要求日方结清工资,还工人公道,却被日方武力镇压。顾正红在奋起抗争时,被木村开枪击中。丧心病狂的木村还要对其他工友们行凶。顾正红为了保护工友,献出了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 顾正红的牺牲震撼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党中央决定于5月30日在上海举行反帝示威大游行。由刘涛等党的领导人带头,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走向英租界。租界巡捕长爱化生见中方巡捕驱散游行人群未果之后下令开枪,射杀游行群众。游行队伍一时四散。在顾正红牺牲精神的感召下,在刘涛的带领下,游行群众们不顾枪弹的危险,高举旗帜冲向敌人!进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会审大厅之内,面对博良的讲述,一些原本不明真相的外国人被震动了。其中一些人开始同情中国工人的遭遇。但是在那个屈辱的年代,在外国公使的压力之下,庭上还是做出了为凶手开脱的决议,并将富有正义感的博良律师遣送回国。 可此时的中国人民已经崛起!五卅惨案如惊雷一般撼动整个沉睡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浪潮席卷而来!五卅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为大革命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 影片看点作为中宣部和广电总局庆祝建党90周年优秀影视剧展映展播活动推荐的15部重点献礼影片之一,电影《先驱者》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为题材,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此次的创作正式弥补了这一空白,将“东方的巴黎公社”用艺术的手法加以展现,诠释了我党在建立之初那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史。 1988年出生的张亚希在该片中扮演英雄人物顾正红,去年7月刚刚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张亚希,去年末就进入《先驱者》的摄制组,他说影片故事的内容深深地触动了他,整个拍摄过程都非常用心,《先驱者》是他们这些80后的年轻人给建党90周年的一份献礼。 该片总制片人吴金保告诉记者,《先驱者》被中宣部确定为庆祝建党90周年优秀电影展映的15部重点献礼片之一,整个剧组都感到非常自豪,这部影片以年轻导演为先锋,上影优秀的创作人员为基础,在保证影片质量的同时,也让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影片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夺人眼球的明星阵容,却有着生命的重量,《先驱者》作为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片,包含了每一个创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和真诚。” ◎ 幕后花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推荐影片《先驱者》将于2011年6月9日在上海(全国)上映。 ◎ 剧本创作据主创介绍,《先驱者》剧本从2009年11月开始写作到2010年11月最终完稿,大纲撰写约8次,修改有二三十次之多。 原因是关于这个事件的材料是在太少,但又不能随意编纂,为了创作出了最接近历史事实的版本,在党史、历史专家以及所有主创的共同努力下,才诞生了现在的剧本。 编剧杨晓琳称:“剧本是集众人智慧之大乘之作。” ◎ 独特视角《先驱者》的导演黄德吉是一位典型的80后。对历史知之甚少的他,在接触该片之前从没听说过顾正红。这也让他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一个人能不顾生死?在拍摄的过程,也正是他思考的过程。 1988年出生张亚希在该片中扮演英雄人物顾正红,这也是他的处女作。他说自己在看完剧本后的第一个感想就是“拍桌子”,故事的内容深深地触动了他,他说顾正红就是个“纯爷们”。 主演于波在片中饰演刘涛,近期接连拍摄了三部献礼片,《先驱者》是让他感触最深的。他说刚到剧组两个小时,导演黄德吉就来找他讨论剧本。剧组的认真,让他在拍摄期间也不敢怠慢。 影片完成后,总监制汪天云看了好多遍,他的感想就是“不一样”。他说该片和上一辈影人的那些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新”鲜的。 另外,该片的另一位导演聂春申,在该片拍摄不久后因心脏病发去世,没有留下一句话。这让整个剧组的气氛变得沉重,更为影片添上了一些“悲壮色彩”。 ◎ 影片评论电影《先驱者》以“五卅惨案”为背景,纪念先烈,更感慨当今繁荣来之不易。 “五卅运动”的意义在于对帝国主义的打击、对民族觉醒的启蒙和对革命运动的推动;从以上三点意义来考量这部影片,《先驱者》是成功的;影片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深刻,对民族觉醒的过程描述清楚,对革命运动的环境重塑真实。 影片以那个年代纺织女工的命运为代表,浓缩当时国家颓势,民族败相,凸显国家和民族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迫切需求。 《先驱者》充分尊重历史,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社会各阶层忠实还原——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和革命运动的角色设置合理,不对发展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做夸张描写,使得这部电影创作者令人尊敬。在当前影视作品娱乐化票房化的大潮中,保持严肃的态度和正确的初衷,难能可贵。 4 俄罗斯小说《先驱者》是俄罗斯文学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代表作品。 《先驱者》是具有极为典型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传统特点和当代俄罗斯特点。小说的主人公——巫医亚库什金是在极为保守、僵化的社会体制向开放、西方化和失范社会过渡、转型过程中被抛人大潮的典型小人物。他的性格古怪,思想奇特,行为怪诞,为世人所不易理解,而其本身的生活也就如同一曲悲歌。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当代俄罗斯最具实力和声望的作家,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及普希金奖得主。 《先驱者》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怪人。马卡宁既把他放置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上,又夸大他的怪异之处,他身上活生生的人的一面被淡化,从而作为形象获得某种寓意,从哲理高度指向人的个性与精神世界。《先驱者》是马卡宁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引发争议最多的小说。 ◎ 作者简介弗拉基米尔·马卡宁(1937-),当代俄罗斯文坛最实力和声望的作家之一。他于1937年3月13日出生在乌拉尔地区奥伦堡州的奥尔斯克城。他的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建筑工程师,母亲是一所中学的俄语和文学教师。受父线的影响,巴卡宁从小就对数学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954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数学系。 ◎ 相关作品1960年毕业。之后在捷尔任斯基军事科学院从事了五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65年在《莫斯科》杂志上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直线》,引起很大反晌,从此逐步远离自己的专业。 1965-1967年他进入全苏国家电影学院高级戏剧创作培训班学习,1969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就此走职业作家的道种。 ◎ 成就地位1998年又成为继安德烈·比托夫、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等人之后第10位获得普希金奖的作家,被举为“祖国文学活的经典”。从备受争议到频频获奖,马卡宁日益显示出其在俄罗斯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同时也在捷克、匈牙利、德国、瑞国、瑞士、丹麦、美国等国家翻译出版。 ◎ 小说书摘别看亚库什金阴阳怪气地说个没完没了,从表面看,他传递能量的方式简单得很,或许过于简单了——就是从手上传到手上。能量的传递是通过按摩来实现的,并不是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能做这件事,只有在奄奄一息的病人即将撒手人寰的那些情况危急的夜晚才行。但是,治愈的奇迹一旦发生,创造出奇迹的亚库什金就出于自己身为巫医而特有的某些原因,把病人孤零零地撇下,马上急匆匆地起身离开了。此后,每隔一两天或每隔三天,他才来看看病人。他进门的时候,脚步声砰砰直响,刚好能让人听见。病人躺在床上,像年轻的女人被人拥抱前一样浑身颤抖,心突突地跳起来了。他躺在那里,侧过脸,看着亚库什金走进来,老远就向亚库什金伸出双手,同时微弱地喊出声来。 亚库什金在床前跺了跺脚,然后坐下。他显得慢条斯理的:有一两分钟,老巫医没有看着病人,目光呆滞。老头双眼盯着镶木地板上的一个小方格或者地毯上的一幅模糊不清的图案,脸绷得紧紧的,仿佛正在使足力气生产一只硕大的鸡蛋,而且还是新母鸡下的那种蛋。他双眼圆睁,脸色涨得血红。巫医向由于迫不及待而微微有些发抖的病人俯下身去,然后把病人的手掌放到他的手掌上,亲切地和病人说起话来。尽管巫医态度亲切,说话的口气还是时时流露出隐隐的威胁: “嗯,你将为生命而斗争!”他笑着,那是一种老年人特有的、充满爆发力的浑厚的笑声。 刚开始时,亚库什金态度亲切,又能把握好分寸。在任何情况下,亚库什金都不会动不动就提醒病人,说他是渣滓和牲口,说他自己的病痛和不幸都是他活该,他所遭受的苦难还不够多,他已经够走运的了。在最初几分钟里,充满善意的亚库什金不会对奄奄一息的病人说,假如单凭良心而言,你早就该把自己送去喂蛆了。巫医点着头,甚至谄媚地微笑,露出满口老黄牙。但是,接着当(或者说等到)他不断的提问开始使人感到疲倦时,他就拔高声调,粗鲁地刺激病人:“哭什么,母狗,你哭什么——还是好好想想吧,你犯了什么违背天良的过错,啊?……大概是贪得无厌吧?要么就是恬不知耻地一心往上爬?搞女人、酗酒了吧?!”亚库什金大声喊叫。被猛批一通的病人立即虔诚地、软弱无力地表示同意,承认自己有罪,说生活确实如此。但点头认错和扑簌簌落下的眼泪都不能软化亚库什金。不但如此,好不容易才潜入到病人灵魂深处的巫医情绪激昂起来。老头硕大的脑袋跟病人凑得很近,此时更是不时俯到病人上方。在他那满头银发下面,有一道曲曲弯弯的乌青的伤疤(在他喋喋不休时,这道伤疤开始发痒,他就挠它)。巫医嘴里不停地嘟囔,冲着病人大吼大叫。病人忍耐着。 病人被平放在床上,既不能站起来,也无法挪动身子,就连捂住耳朵都不可能。他只是抽搐着,最后终于痛苦到了极点,歇斯底里地喊道:“…… 请把他从我身边带走,求你们了!我受不了了,把这个恶魔带走!”可是,恶魔并没有被带走,也没人进来。甚至没人从门外把头探进来看上一眼,即便再担心也不能这么做,因为在治疗之前不能干预治疗就已经作为一条铁定的原则预先向病人的家属们申明过了。亚库什金面对面地向病人念叨自己的一套说辞,直到病人歇斯底里的声音慢慢变得轻缓,继而变成呜咽,变成无力的凄楚的呻吟。然后,亚库什金似乎极端厌恶地离开平躺在床上的可怜的病人,到厨房去喝茶。 亚库什金盯着饭桌上的面包屑,呆呆地坐着。他似乎想在这儿多待一阵。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像事先约好了一样,病人在那个房间里开始用哀求的口吻有气无力地呼唤他(“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因为如果巫医不在跟前,傍晚就太可怕了。 P3-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