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威夷软蚧蚜小蜂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夏威夷软蚧蚜小蜂 拉丁学名: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lake 纲:昆虫纲 目:膜翅目 科:蚜小蜂科 功能类别:寄生性天敌 寄主昆虫:褐软蚧、红蜡蚧、龟蜡蚧、绵蚧 寄主危害作物:柑桔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8-0.9毫米,体黑色.触角柄节和梗节黄褐色,其余各节黑褐色,触角8节,柄节近纺锤形,梗节长于第1索节.索节和棒节均3节,各索节均长大于宽,棒节显较索节为短。缘脉长约为亚缘脉的1.5倍,痣脉甚短.小盾片上具刚毛6棍,其后部大部黄色.中足腿节除两端外黑色,后足基节黄色。 生物学特性夏威夷软蚧蚜小蜂成虫羽化时先咬破蜡蚧壳呈一圆孔,多在上午6-10时和下午2-6时羽化。羽化后,先休止不动或缓慢爬行,9分钟后便活跃起来。成虫善于爬跳,白天活动,夜间静伏。成虫无趋光性,但有补充营养的习性,不供食寿命1-4天,室内供饲稀蜂蜜水可延长寿命至4-9天。 羽化后当天即行交尾,交尾历时20秒钟左右。雄蜂有多次交尾的习性,而雌蜂仅交尾一次。交尾后的雌蜂当天就开始产卵。产卵时,在有蚧虫的树枝上来回爬行,一旦找到适合的产卵部位时,便将产卵器伸入蚧虫体内进行产卵。通常在一蚧虫体内只产卵1粒,但也有极个别产卵多粒的,发育成1-2头成蜂。在室内一般每头雌蜂能连续产卵3-4天,可产卵100余粒。该蜂一般寄生于龟蜡蚧若虫和成虫体内,以幼虫在雌成虫体内越冬。被寄生的蜡壳较扁小,蜡壳腹膜红褐色;年寄生率1.4-3.2%。 地理分布北京、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贵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