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铁角蕨 |
释义 | 基本信息Asplenium praemosum Sw 种中文名:西南铁角蕨 种拉丁名:Asplenium praemorsum Sw. 科中文名:铁角蕨科 科拉丁名:Aspleniaceae 属中文名:铁角蕨属 属拉丁名:Asplenium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 国外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药理作用【药 名】:西南铁角蕨 【来 源】:为蕨类植物药铁角蕨科植物西南铁角蕨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 治】:用于热毒泻痢、咽喉肿痛、痈疽疮肿、口舌生疮、热淋、血淋诸证。 【性味归经】:甘、苦,平。入小肠、膀胱、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凤尾铁角蕨(《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猪鬓草、大凤尾草(云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考 证】:始载于《蕨类植物名同及名称》。 植物形态植株高25-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先端纤维状,长5-7毫米,基部宽达1毫米,膜质,黑褐色,边缘为褐棕色,有虹色光泽,全缘。叶簇生;叶柄长8-22厘米,粗1-2毫米,上面灰绿色并有浅纵沟,下面为褐色,和叶轴通体密被红棕色、有光泽的狭披针形或纤维状薄鳞片,以后部分脱落;叶片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4.5-8厘米,顶部渐尖,一回羽状;羽片10-15对,下部的对生,向上近对生或互生,斜展,几无柄,各对羽片相距1-2.2厘米,彼此疏离,中部以下各对羽片几同大(或基部1-2对略短),菱形,长2.5-4.5厘米,基部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为略不对称的阔楔形,边缘片裂,往往深达主脉;裂片2-4对,极斜向上,椭圆形,长4-12毫米,宽2-5毫米,基部上侧一片特大,圆头并有小齿牙,两侧全缘。叶脉两面均明显,隆起呈沟脊状,侧脉二回二叉,极斜向上,纤细,彼此密接,不达叶边。叶革质,干后上面暗绿色,下面棕绿色,两面均呈沟脊状并疏被红棕色纤维状的薄鳞片,以后逐渐脱落;叶轴灰绿色,上面有纵沟,密被纤维状鳞片。孢子囊群狭线形,长3-8毫米,深棕色,极斜向上,彼此密接,生于小脉中部,在羽片上部的沿主脉两侧各成一行,并紧靠主脉,几与主脉平行,生于裂片上的则为不甚整齐的扇形排列,每裂片有2-5枚;囊群盖狭线形,灰白色,后变灰黄色,厚膜质,全缘,开向主脉,少数开向叶边,宿存。 产地生境产四川(康定、泸定、冕宁、九龙、米易、西昌、德昌、稻城)、云南(丽江、滨川、鹤庆、大理、贡山、中甸、洱源、禄劝、普洱)。生杂木林下岩石上,海拔1100-2 600米。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