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月平均线 |
释义 | 五月平均线,股市里的说法,即指数在这五个月内的平均值,超出这个平均值就叫超出平均线。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较易掌握趋势变动的方向之优点所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二条不同速度(一条变动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另一条较慢——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后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MACD线。MACD实际就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来研判买进与卖进的时机和讯号。 计算方法 (1)计算平滑系数 MACD一个最大的长处,即在于其指标的平滑移动,特别是对一某些剧烈波动的市场,这种平滑移动的特性能够对价格波动作较和缓的描绘,从而大为提高资料的实用性。不过,在计算EMA前,首先必须求得平滑系数。所谓的系数,则是移动平均周期之单位数,如几天,几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数=————————— 周期单位数+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数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数为——=0.0741 27 (2)计算指数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数后,即可用于EMA之运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依公式可计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计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盘指数+昨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2727 由于每日行情震荡波动之大小不同,并不适合以每日之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值,于是有需求指数(DemandIndex)之产生,乃轻需求指数代表每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时,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两倍),即对较近的资料赋予较大的权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C×2+H+L DI=———————— 4 其中,C为收盘价,H为最高价,L为最低价。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盘指数,可以需求指数来替代。 (3)计算指数平均的初值 当开始要对指数平均值,作持续性的记录时,可以将第一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当作指数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确一些,则可把最近几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平均,以其平均价位作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选定的周期单位数,来做为计算平均值的基期数据。 3.研判 (1)DIF与MACD在0以上,大势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点交叉向下,只能看作行情的回档,不能看成空头市场的开始。 (2)反之,DIF与MACD在0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卖,若DIF向上突破MACD,是高价位抛售股东的股档的回补现象,也可看作少数投资者在低价位试探着去接手,只适合买入走短线。 (3)牛差离: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可作买; (4)熊差高: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新高点,可作卖; (5)MACD可配合RSI(相对强弱指数)与KD(随机指数),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 (6)高档二次向下交叉要大跌,低档二次向上交叉要大涨。 (7)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趋势,股价在下跌过程中曾一度上涨到移动平均线附近,但很快又处于下降状态,这时是一种卖出讯号。一般来说,在股市的下降过程中,常会出现几次这种卖出讯号,这是下降趋势中的价格反弹,是一种短期现象。 (8)股价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向上远离平均线为卖出时机,因此这是超卖现象,股价不久将止涨下跌回到平均线附近。 (9)长期移动平均线呈缓慢的上升状态,而中期移动平均线呈下跌状态,并与长期平均移动平均线相交。这时,如果股价处于下跌状态,则可能意味着狂跌阶段的到来,这里是卖出讯号。须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状态下,股价在下跌的过程中有暂时的回档,否则不会形成长期移动平均线和中期移动平均线的交叉。 (10)长期的移动平均线(一般是26周线)是下降趋势,中期的移动平均线(一般是13周线)在爬升且速度较快的超越长期移动平均线,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价格的急剧反弹,是一种买进讯号。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股价仍在下跌的过程中,只不过中期的下跌幅度要低于长期的下跌幅度。 4.评价 MACD技术分析,运用DIF线与MACD线之相交型态及直线棒高低点与背离现象,作为买卖讯号,尤其当市场股价走势呈一较为明确波段趋势时,MACD则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当市场呈牛皮盘整格局,股价不上不下时,MACD买卖讯号较不明显。当用MACD作分析时,亦可运用其他的技术分析指标如短期K,D图形作为辅助工具,而且也可对买卖讯号作双重的确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