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文良 |
释义 | 1、宗教石刻研究家吴文良(1903~1969年),泉州县后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家庭贫苦。民国4年(1915年)在泉州培元中学肄业后,到南安洪濑医馆当佣工。民国7年,再到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就学。民国12年,进厦门大学生物系半工半读。 民国15年,厦门大学考古团著名史学家张星烺、哲学教授德国人艾克到泉州考古。回校后,张星烺作泉州中外交通史学术报告,激发了吴文良对泉州历史文化的兴趣。 从民国16年开始,吴文良先后在福建省立晋江中学(今泉州五中)、集美中学、安海养正中学、晋江县立中学(今泉州一中)、泉州培元中学、泉州凌霄中学等学校任教。业余对古代侨居泉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中亚、西亚各国人和欧洲人遗留下来的宗教石刻进行搜集和研究。民国25年4月,参加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惠祥组织的泉州中山公园唐初古墓葬的发掘工作。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下令拆除沿海11县城墙,泉州城许多古代宗教石刻出土,吴文良到处收集或出资购买。抗战胜利后,有人挖掘城垣基础石料出售,吴文良又竭力抢救、收集大量宗教石刻,但保存下来仍不到十分之一。 民国33年,吴文良把多年来抢救和收集的古代外国人宗教石刻辑录为《泉州古代石刻集》(民国37年(1948年),英国人约翰·福斯特,借帮助翻译为名,到吴文良家暗中拍摄10多方石刻照片,发表在1954年《英国皇家亚细亚杂志》上。吴文良对此骗窃行径进行揭露。)。民国38年初,《泉州古代石刻集》第一次铅印问世,加附图片,只印数百份。 解放初,有人乘机乱挖城墙基石、古墓石头,泉州灵山圣墓眼看有被破坏的危险。在吴文良等人的呼吁下,晋江县政府发出布告禁止,这个泉州重要伊斯兰教文物终于得到保护。 1954年3月,郑振铎到福建考察,特地来泉州看望吴文良,以后又介绍吴文良与郭沫若、范文澜、夏鼐、尹达、陈梦家等历史考古家结识。随后,吴文良把20多年来搜集、购买的154方古代泉州外来宗教石刻捐献给国家。10月16日,郑振铎亲自书写《褒奖状》表扬吴文良。此后,吴文良第二次捐献外国宗教石刻20多方。1955年1月,中国新闻社向南洋各国华文报刊发表题为《泉州吴文良捐献三十年来收集石刻》电讯。1954~1957年间,又协助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充实展品,协助厦门大学考古系师生到泉州实习。 1956年,吴文良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邀请,到北京编著《泉州宗教石刻》一书。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8万多字,书中采录宋元时期外国人遗留在泉州的伊斯兰教、古基督教(景教和天主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明教)、佛教等的宗教建筑遗物和墓葬碑刻图片200幅,其中有阿拉伯文、古叙利亚文、古拉丁文和中亚、西亚古文字,是研究古代泉州中外交通史、宗教史、华侨史、民族史、艺术史和中亚、西亚古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58年,苏联科学院要出版一本《世界通史》,决定收集中国历史重要图片100图,其中选择《泉州宗教石刻》15幅。1961年,郭沫若来泉州时接见吴文良。1962年,陈毅偕夫人张茜到泉州,对《泉州宗教石刻》一书表示赞赏。中外学者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吴文良调任筹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之一。1959年,参加修缮东门外灵山圣墓,重修开元寺大雄宝殿屋架,参加莆田海外交通史迹调查,首次把《祥应庙记》碑“泉州纲首朱纺,舟往三佛齐国”的史料披露于世。1962年,吴文良参与泉州郑成功纪念馆的筹建。1963年夏,参加南安县文化局主办的九日山摩崖石刻的清理。1964年,写成10万字的《九日山摩崖石刻考证》(油印本),其中主要部分发表在《文物》杂志上,填补了中国海外交通史的空白。此后,吴文良继续参阅大量资料,汲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泉州宗教石刻》认真进行修改和增补,于1965年完成初稿。 吴文良是政协泉州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于1969年6月去世,享年67岁。 2、秦皇岛市诗人 词作家吴文良,1942年8月生人,山海关人,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先后就职于中联部苏联东欧研究所、唐山地区文化局、秦皇岛市文化局、秦皇岛市文联,曾任秦皇岛市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文联文学期刊《海岳》《浪淘沙》主编。《诗词月刊》秦皇岛工作站副站长、《秦皇岛诗词》副主编。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省以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和专题片近二百万字。同时重点进行歌词创业,至今已发表歌词一百多首。其中,与《长征组歌》曲作者之一李遇秋合作的《生活在祖国怀抱里》《我们是初生的太阳》分别获全国民族团结征歌三等奖和北京市建国四十周年征歌金奖,与李正、泉洲合作的《我们心相连》由战友文工团张振富、耿莲凤演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与罗进梦合作的《花朵的日子》获国庆50周年征歌二等奖中央电台每周一歌播放、《家乡的翅膀》由蒋大为演唱,与肖文海歙和的《最知党的恩》歌一等奖,歌词《中国力量》入选第十一届全运会会歌。曾为电视剧《金头太子》《父老乡亲》《大船之神》《妈妈,让我再见你一面》《换花草》《苗岭恋》《中华小岳云》撰写主题歌词。 现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文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会员。 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1961年生,山东昌邑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生态与环境科学系主任、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系主任。现任教务处处长、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有机食品出口认证中心负责人。“九五”和“十五”期间先后任河北涿鹿县和山东桓台县科技副县长。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长期坚持试验研究与战略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研究与规划设计相结合。主要从事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相关的区域、产业、企业综合性战略研究。专长是与农业和生态密切相关的战略定位与总体设计。在农业生态研究领域,将内稳态和内生资源理论引入农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在生态农业研究领域,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县发展的四个基本类型和三种模式,最早构建了我国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金字塔产业结构体系,并率先倡导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被政府决策部门接受。在农田C/N平衡研究领域把生态模型与环境经济模型结合,实现了由微观试验研究到区域生态模型再到区域环境经济管理决策的跨越,培养了我国农业环境经济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理论、评价方法、宏观调控和典型模式方面研究深入,培养出该领域我国第一位博士。 结合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研究和教学,主持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食品出口认证机构,认证产品占全国有机食品出口的50%以上。目前正在筹建中法合资生态认证中心。 2012年5月3日,学校任命吴文良为新任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吴文良感谢学校和学院师生对自己的信任。他说,决心回到学院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应该把资环学院建设 成一个什么样的学院?如果确定了学院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定位,应该怎样去走这个路?对于学院目前的状态,怎样让它走到同行的前列?吴文良说,对于这些问题,自己决心以一颗坦诚之心,坚持教授治院,坚持育人第一,坚持科研的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与全院教师形成统一认识,达成共同理念,在全院师生的支持下把学院建设好。 柯炳生在讲话中指出,吴文良无论是学术声望还是管理经验都十分胜任新的岗位,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于学院“有感情,有热爱,有奉献精神”,希望他带领学院在过去发展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发展。柯炳生强调,资环学院过去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希望学院全体教师在新院长带领下,找准自身定位,凝炼学科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潜心研究,踏踏实实,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不断产出重大新成果。他要求,学院要增强凝聚力,团结促发展,加强交流,依法治院,党政密切配合,在全院师生的支持配合下,焕发出新的面貌,努力在校内、国内产生新的影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