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荫范 |
释义 | 史学大家、国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学者1、简介艾荫范,别号天刖生、识蜀斋主人。1937年12出生于书香门第。少承家学,幼年即从外祖父学习古代经典,以传统国学作为启蒙学习。艾先生从小博闻强识,天资聪慧,十几岁就能背诵大量古典诗词、文赋,甚至《文心雕龙》。 196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为著名学者张震泽先生助手,研习并教授中国上中古文学。深受张先生器重。 1985年任阜新师专(现高专)副校长兼学报主编,同时当选阜新市九、十、十一届人大常委,连任市社科联副主席。 现为阜新市社科联名誉主席。由于其贡献突出,被选为市劳动模范、市优秀专家、辽宁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学者,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被学界冠以当下“真正的学者”、“东北学者第一人”、“国学大师”等美誉。 2、语言的天才艾先生在语言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他不仅精通法语、英语、日语,而且还对阿尔泰语、蒙古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有所研究,且成就斐然。 在东北的土地上,如今能精通上古音韵的老先生恐怕就剩艾先生了。 3、国学大家如果称艾先生为国学大家一点不过,他的学术研究涉略广泛,史学、上古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史、古典文学、训诂学等等都颇有建树。每读先生任何一篇论文,都为之叹服。先生常说自己的学术研究就像是在大草原上啃风化数百年的骨头,每一篇论文的诞生就如同在这些骨头里寻找到一个细胞。可见先生论文的学术价值之高。 4、代表性学术论文《“空桐”即“奎屯”说 ——兼论黄帝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 《颛顼大帝和洪荒时代的阜新》 《民族文化学视野中的屈赋》 《端午节:渐行渐远的乡愁?—一个对远古东夷神话与民俗的猜想》 《关于“辽室西迁”一些断想》 《契丹民族精神与近世北中国区域文化特色》 《契丹族与汉族传统价值观念之比较》 《反屠王:对辽代再生仪的重新解读》 《从诗学角度看辽王朝有限的几首契丹汉诗》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联手打造辉煌——秦统一论纲》 《试论先秦自然哲学的民族文化学重建——<中国上古哲学史述>提纲》 《弱水之“弱”和与之相关的几个古汉语词语之民族语解读》 《阜新话的乡音和土语》 《南国巫教和<老子>浪漫文学源流——<诗·陈风·宛丘>情字发覆》 《鲜卑姓氏汉译和辽西古国屠何》等 艾先生的论文发表于《中国语文》、《文学遗产》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论文一经发表,学界为之钦佩,为之叹服! 3、主要业绩(一)教育方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耕耘、八十年代中期出台的素质教育研究项目——“成材品质全向发展教育实验”获市科委软科学一等奖,省教育系统85重点项目二等奖。 (二)文字学研究,对许慎六书中之“转注”有独特理解,由之阐明了若干字古义,且据之编写汉字字族字典。 (三)词义学方面,首发评修订本《辞源》文章两篇,商榷其失当数十事,提出上古汉语中残存“混沌义”,用“同构比较法”发现词的新义,丰富了传统的训诂学内涵和方法论。 (四)文学方面,致力于三个领域的研究,即词章学、主题学和风格学。主题学研究结合考据及文化人类学的考索,重新解读了《诗经》、《楚辞》及汉乐府中的许多篇章,被学者们称许为“独辟蹊径”。 (五)民族史学,出于需要,发表论文数篇,以见解独特受到重视。如认为契丹之“再生仪”是反屠王仪式,从民族意识和深层次看契丹并未接受儒文化等等。远古文化也略有涉及,如认为红山文化既先夏文化,楚、越、蜀文化并夏文化之南迁,夏、商、周三代乃是三个古民族国家,它们固然曾经相承袭,但更有同时并存和后者毁灭前者的关系等等。 4、治学特点艾荫范教授做学问的特点是: 以深厚的朴学功力为基础,虚心学习但不依傍他人,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努力追求自己的创造成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