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田碎米荠 |
释义 | 水田碎米荠,一种植物,茎高30~60cm,直立,少分枝,有棱角。叶单生,宽卵形,具柄;基生叶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喜温暖、湿润环境。还可作为中药材 中文学名:水田碎米荠 拉丁学名:Cardamine lyrate 界:植物界 科:十字花科 属:碎米荠属 产地分布我国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在20~30℃之间最适宜生长。 园林用途可用于潮湿地的绿化布置。 中药材·版本一水田碎米荠 (《贵州草药》)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水田碎米荠的全草。 【植物形态】水田碎米荠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有棱角,高30~60厘米,基部有柔长的匍匐茎。匍匐茎下部的叶为3小叶,顶叶最大,在中部以上的为单叶,叶片广卵形、圆形,基部心脏形,边缘浅波状;直立茎上的叶为羽状复叶,顶端的小叶最大。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长角果条形,扁平,微弯,先端具有宿存的花柱。种子1行,矩圆形,褐色,有宽翅。生于水田湿地。分布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甘微辛。"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明目,调经。治痢疾,吐血,目赤痛,月经不调。 ①《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去翳。" ②《广西植物名录》:"治月经不调。" 【选方】①治痢疾或吐血:水田碎米荠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翳子:水田碎米荠捣绒塞鼻,右眼痛塞左鼻孔,左眼痛塞右鼻孔。(《贵州草药》) 中药材·版本二【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Shuǐ Tián Suì Mǐ Qí 【英文名】Herb of Lyrate Bittercress 【别名】水田荠、水芥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水田碎米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lyrata Bunge 采收和储藏:春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水田碎米荠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无毛。根状茎通常较短丛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单一,不分枝,表面有沟棱,通常从根状茎上的叶腋或茎下部叶腋生出细长柔软的匍匐茎。生于匍匐茎上的叶为单叶,互生,心形或圆肾形,长l-3cm,宽5-2mm,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边缘具波状圆齿或近于全缘,具叶柄有时有小叶l-2对,小叶无柄,形小;茎生叶无柄,奇数现状复叶,有小叶2-7对,项生小叶较大,圆形或印形,长12-2mm,宽7-23mm,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截形或宽楔形,边缘有波状圆齿或近于全缘,侧生小叶比顶生小叶小,卵形、近圆形或菱状卵形,基部两侧不对称。总状花序项生,具花10-20余朵,花梗长5-20mm;等片4,卵形至长卵形,长2.5-4.5mm,边缘膜质,内轮萼片基部呈囊状;花瓣 4,白色,倒卵形,长约8mm;雄蕊6, 4长2短,长雄蕊长约6.5mm,短雄蕊长约5.5mm;雌蕊l,子房圆柱形,花柱长约为子房之半,柱头球形,比花柱宽。长角果条形,长2-3cm,宽约2mm。种子椭圆形,长约1.6mm,宽约1mm.边缘有显着的膜质宽翅。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田边、溪边或浅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常缠结成团。须根纤细,类白色。根茎短,茎黄绿色,有沟棱;匍匐茎细长,节处有类白色细根。奇数羽复叶多皱缩,小叶3-9对,顶端小叶圆形或卵圆形,长1.2-2.5cm,宽0.7-2.3cm,全缘或有波状圆齿,侧生小叶较小,基部不对称;匍匐茎上的叶多为单叶,互生,圆肾形,宽0.5-2cm。。总状花序顶生。长角果长2-3cm,宽约2mm,绿褐色,每室有数枚种子,1列。种子椭圆形,长约1.6mm,宽约1mm,边缘有膜质宽翅。气微,味微甘。 【性味】平;甘;辛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调经;明目去翳。主肾炎水肿;痢疾;吐血;崩漏;有经不调;目赤;云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去翳。 2.《广西植物名录》:治月经不调。 【摘录】《中华本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