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州清真大寺 |
释义 | 位于同心县韦州镇。关于该寺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有说系明洪武十二至十三年(1379~1380)间,由当地人金满平带头赴各地募捐筹款建成;也有说系明代海文轩倡导所建。该寺布局为对称的两进院式。1966年“文革”时,该寺曾被拆毁。1979年重修,占地面积2666平方米。现在的礼拜大殿为钢筋水泥结构,共46间。另有阿訇住房、沐浴室、经文小学和女学教室。 地理位置位于同心县韦州镇。关于该寺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有说系明洪武十二至十三年(1379~1380)间,由当地人金满平带头赴各地募捐筹款建成;也有说系明代海文轩倡导所建。海文轩,名东阳,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创始人胡登洲之嫡传弟子,明代后期人,学成后由陕西迁入宁夏同心、韦州一带,设帐讲学,培养宗教人才,后殁于当地。韦州今尚存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所立《清真教述圣公碑记》,追述其事,可从中得知当年韦州一带伊斯兰教发展之盛况。据此亦可推断出,该寺可能始建于明初,海东阳不远千里来此设帐讲学时,当地必然已经有了清真寺。他主持教务期间可能予以重建或续建。据悉,清康熙、雍正、光绪及民国年间曾多次扩建。 该寺布局为对称的两进院式。大门为带斗拱的3间7檩歇山,门前有滚子石,两侧为青水砖雕的看墙,有木栅栏围护。大门两旁为同一形制而较小的便门。进门为开阔的庭院,南北各为对称的厢房。正面则为三层的“邦克楼”,斗拱十字脊,两侧还有对称的月门。穿过邦克楼即为礼拜大殿。大殿三门九间,三脊(歇山顶)、两卷(卷棚顶),窑殿较大,廊厅宽敞,可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内檐装修及大殿两侧照壁砖雕,以山水花卉图案为主,精工细雕。殿内匾额、对联,多为阿文篆刻。大殿西南角有后门一座,门外有照壁一座。民国时期,寺内附设有回民女子小学,1938年曾在寺内设阿訇教义国文初级讲习所。1966年“文革”时,该寺曾被拆毁。1979年重修,占地面积2666平方米。现在的礼拜大殿为钢筋水泥结构,共46间。另有阿訇住房、沐浴室、经文小学和女学教室。 起源发展相传韦州回民是元朝末年由南京、苏州迁来的,共一百余户人家,居住在城东南,以屯田放牧为业。这些回民占当时韦州城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还建设了一座规模不大的平顶小寺。至明初,韦州城内的回民,已发展到三百户,原来的平顶小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加上其他方面,当时对回民的有利条件,如明朝的一些开国元勋,像常遇春、胡大海等人均系回族将领,同时明太祖朱元璋由于政治上的需要,除命令翰林院编修,回回太师马沙亦黑、马哈嘛兄弟等人专门翻译伊斯兰教各种经典外,还敕令修建清真大寺。这样大兴的客观时机和主观上的需要不谋而合。于是当地回族居民,经过酝酿,决定筹建大寺。一面公推苏(尔师)、金(满品)、海(文学)三位教方头目,分别到北京、南京、西安、青海、甘肃、新疆、云南等地化钱粮两万余两银子(也有说十万两银子)。并聘请了四川的名木匠刘师傅,单家集有名的泥瓦匠张师傅,分别担任泥木总工头。一面派赴进京,与回族中的军政要人联系,禀告朝廷太祖。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图纸,并授意大将军常遇春、胡大海等人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并给予资助。于是在韦州地区,一项巨大民族工程,依照太祖的赐图为蓝本,开始兴建了。 说明太祖赐图,资助是有考证的。因为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都是太祖在洪武元年,敕令修建的。至今存有大石刻碑记载。尤其在敕令建设清真寺时,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作了至圣百字赞诗文一首。当时手曾于金陵(南京)和韦州两寺各一份,可惜韦州手书早已绝迹。现将太祖的诗文学写于下面: 明太祖的白字赞 明太祖高皇帝,敕令修建清真寺并御制穆圣白字赞曰: 乾坤初始, 天籍注名, 传教大圣, 降生西域。 授受天经, 三十部册, 普化众生。 亿兆君师, 万圣领袖。 协助天运, 保佑民国。 五时祈佑, 默祝太平。 存心真主, 加志穷民。 拯救患难, 洞彻幽冥。 超拨灵魂。 脱离罪孽。 仁覆天下, 道贯古今。 降邪归一, 教名清真。 穆罕默德, 至贵圣人。 明太祖于洪武元年(1368年戊申) 当筹建工作就绪时,由于历史上遗留的民族隔阂,城内个别汉族人扬言阻挡,不让回民盖寺。回民惟恐影响工作,便集议推荐马爷等几位学董乡老,暗自带了三个元宝,作为礼品和当时汉族头目绅士徐白毛等人和平谈判,进而提出:我们奉教民委托,前来告知兄弟民族,明日动工,修建寺殿,倘若不档,那是和好如初,太平无事;如果摇挡,势必要大动干戈。回族青年准备了三百名身穿白衣的卫士,决心保卫寺殿建设,献身圣教,为教捐躯。总之寺是非建不可。徐白毛听后,星夜召集汉民群众开会研究,决定不挡。但提出一个条件:就是“错一榫,穿草鞋(错一榫 是将原先锯好的柱子、梁、行条的卯统统锯掉,另开新卯;穿草鞋是将原凿好的大清石柱、顶石和备好的接墙基、锒台子的大清石条,一律不叫用,统统改用砂石柱、顶石和砂石条。)结果回民完全接受了这个条件。经过幕后协商,一场潜在的回汉纠纷和平解决了。不但没有发生事端,相反,汉族还出工多人,给予人力上的帮助和支援,从那时起,韦州回汉族人民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友好至今。 三、结构精湛,规模宏大 伊斯兰教建筑本身有严格的制度,礼拜寺要有一种民族特色。但传到我国后,由于中外结合,一切都中国化了。但韦州大寺却完全依照明太祖的赐图,按照中国宫殿形式设计,建造和皇宫相似,所以韦州大寺的总称是: 上有七间礼拜殿(1)下有十间讲经厅(2) 虎踞龙宫两只眼(3)九龙口前听宣传(4) 十八罗汉两条龙(5)二十八宿在空中(6) (1)指礼拜大殿;(2)指前院厢房十间;(3)“虎距”指座落在寺院内全城最高建筑物:三层望月楼;“龙宫”指寺院中心;“两只眼”指楼前两眼泉井;(4)九龙口只三三见九的门前;(5)“十八罗汉”指前大殿三路一十八根两人不能楼和的大明柱;“两条龙”指后殿两根通天柱;(6)二十八宿指大殿周围二十八根围柱。 相传韦州大寺建设为十样景色,各种大小建筑都有一定的名称和讲究。 韦州大寺有三眷两卷。上殿是一式两层。结构精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雕刻精致、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不仅在我区媲美。就是全国来说,也是工程浩大的一流清真寺。全寺面积达四千平方米。仅大殿一千多平方米。大殿明暗,有两人不能搂合的大柱子九十九根。有雕刻精致的大花门八十八扇,特别是前卷二十扇大门的雕刻空心花,各有差异,形状不一,被称为花草万样有。南北大看墙上的青砖石刻,犹如屏风,刚劲秀丽。相传丁俊门进入韦州后,将一扇窗子破坏了,为了修补这扇窗子,特访聘了二位高艺术工做了五十天才修成。其质量和原来的不能媲美。由此可见其建筑艺术是何等的精妙。粗大的柱子五米多高,大梁是八米五。 上殿有天花板,墙板,地板三板俱全。板上写有大副金黄色的阿拉伯经文,非常美丽;造型精致,色彩鲜明。 从礼拜到前门柚,到处都是楼堂亭阁,全寺从砖瓦石块到椽头木阁,尽是精艺浮雕,彩笔巧绘。上面覆盖着琉瓦。阁上置了各种形状特异的龙凤奇鸟,楼顶上还装有珠砂琉瓦。远远望去,光彩夺目,十分壮观。是一幅气魄宏大、巍峨灿烂、光线充足的古老而又新颖的清真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貌。 早在1958年中国建筑科学院的两位考古学家,到韦州对大寺进行实地考查。他们对交通极度困难的山区小镇,能建设这样一座宏伟壮观的寺殿来,一致赞不绝口。并评价这个大寺建筑结构的完美、雕刻艺术的精巧、美观大方的设计,是集古代建筑物的精华。为此他们感慨的拍摄了几百张照片,还复制了全图。还说:非常有价值作为国家的文物,予以保护。可想而知,韦州广大回族先辈在条件极差的环境下,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而汉族兄弟工匠又熬费了多少心血,才完成了那样一座雄伟壮丽的坚固工程。 由于建筑结构精密,经六百年风雨侵蚀,雄姿未变。一九二零年大地震时,韦州大寺是宁夏唯一保存下来的清真寺。 因此韦州大寺是我们回族先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勤劳朴实的祖先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伟大文明古老国家的民族文化艺术发达的象征。 以上仅是韦州大寺的简单缩影。 四、清除“四害”重建寺院 “四害”横行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受难,民族遭殃。他们在破旧立新的幌子下,粗暴的践踏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韦州大寺——这个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的宗教建筑和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也未能幸免浩劫。被一帮暴徒、民族的败类、打砸抢分子,在一夕之间夷为平地。这不仅使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中心——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毁坏了国家的文物古迹。粉碎“四人帮”后,国家有了希望,民族有了新生,民族的春天到来了,覆灭的宗教活动苏醒了,正当的宗教活动受法律的保护。 韦州大寺也被批准开放重建。我们韦州群众无不欢欣鼓舞,额手称庆。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一座崭新的,美丽可爱的清真大寺,在一片瓦烁的废墟上很快的矗立起来了。韦州男女老少群众,个个喜笑颜开,热血沸腾。1980年8月13日,当地穆斯林群众怀着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感激和前所未有的喜悦,聚集在象征着“未来是光明的”新的寺院里,欢度传统的民族佳节——开斋节,回族群众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第一次过上了宗教生活。 相关明代中叶,汉语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尽管如此,清真寺依然开创了我国最早形式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培养出了一代代伊斯兰教经学大师。 或许,那时候的人们不曾想到阿拉伯语教学会从经堂走入当代的高等学府,惠泽后世。而我对于这一过程的认识,也是从清真寺开始的。 一座昔日蜚声天下的清真寺 韦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小镇,唐代称威州,史书说它是丝绸路上的一盏明灯。韦州真正蜚声天下,达到辉煌顶峰的时期当属明朝。 来到韦州,我所到的第一站是韦州古城墙,这是一堵残垣断壁缺口很多的明代城墙,沧桑古城墙传递给我的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气息。 韦州是朱元璋第16个儿子庆王朱旃的封地。朱旃一生谨守本分,自15岁封王坐镇宁夏,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6个朝代共47年,为宁夏的文化经济作出了贡献,并曾编撰过《宣德宁夏志》,这为今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找回了明代以前的记忆碎片。 藩王如此好学,这股遗风也就似乎多少留了些给今天的韦州人。古城墙的边上,韦州清真大寺里书声琅琅。 韦州清真寺虽说被今天的人们称之为大寺,可它除却大殿厢房的建筑为歇山顶式、青水砖雕之外,也看不出什么壮丽来。 “朱元璋的第16个儿子庆王朱旃来到韦州作王的时候,就有了这寺院。庆王朱旃去世很多年以后,这寺院来了著名的经学大师海东阳,就在这里讲经、教学。”前来礼拜的回族穆斯林老海说。 实际上,这海东阳是老海的先祖。海东阳本是陕西西安人,后来定居韦州。现在,在韦州有100多户海姓人家,都是海东阳先祖的后裔。 韦州海姓回族的先祖东阳老先生,自小在家耕读,专攻阿拉伯语,后来因机缘巧合成为中国经堂教育的拓荒者胡登洲的学生,有幸成为一代著名经师。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海东阳来到宁夏韦州镇定居,并设帐讲学,其间云南、陕西、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学生负笈接踵其门而求学,自此经堂教育在同心经久不衰,使伊斯兰文化得以发展。而这时,古城韦州也在明朝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老海很是健谈,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述着先祖的故事。“尽管是农民,也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可口才却在清真寺里练出来了!”老海自嘲着。 老海说,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去了广州做阿语翻译,收入不菲,因而刚过50岁的他就决定提前退休,在清真寺里打杂,之外的时间就帮着乡亲们义务做点活计。 虽然老海给我说不出多少深刻的理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海东阳及其老师——中国阿拉伯语经堂教育的开山始祖胡登洲的认知。而今天韦州海姓人家正是那段中国回族教育史上风云骤变的亲历者。 明代,阿拉伯语学人寂寥 海洋惊波、戍边屯垦,明代是回族男儿志气恢宏的时代。这一时期,汉语成为了回族共同的语言。而“伊斯兰教却经文匮乏、人们学习意识淡化,经籍传授困难,阿訇人数减少。”许许多多的穆斯林群众对经典娴熟,也只是从口口相传所得。 泉州《丁氏族谱》记载,嘉靖十五年(1539年),泉州的回族同胞已不懂《古兰经》的文义,需要将经文译成汉语才能读懂。 而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泉州麒麟寺(清净寺)时也说到《古兰经》“未经汉译,民可使由但不可使知。” …… 在这个时候,海东阳的老师、陕西咸阳人胡登洲出现了,他立志要把平生所学经典译为汉语,广为流传。这个愿望在他50岁那年才开始实现。那一年是1557年,胡登洲出门经商,在临潼遇见一位阿拉伯使者,遂向其求教百日,并讨来经文典籍。 这之后,胡登洲开始在家乡的清真寺里培养阿訇,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经籍为主要内容,用汉语音译进行教学。 当阿拉伯语只能依靠口口相传方式为继时,清真寺里的人们开始以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为主,杂以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的经堂语,同时,一种用阿拉伯语字母拼写汉语拼音的文字——“小经”也出现了,这些形成了经堂教育的成熟体系。 到了当代,这些经堂教育中留下的遗产不时从回族同胞的嘴边滑出,比如阿拉伯语:穆斯林(顺从者)、哲米勒(美丽)、索哈白(伙伴、朋友)、舍目斯(太阳)等等。 而波斯语与突厥语也保留了很多——阿訇(教长)、乃麻兹(礼拜)等等。 虽然在回族没有形成之前,回族先民曾使用过很多种语言,但那只是一种历史现象。我们不能把这些语言视为“回族语言”。然而到了当代,也有人提出要恢复“回族语言”,这样的提法缺乏历史的认知。回族是多民族融合后形成的,某一种单独的语言都不能视为回族语言,何言恢复?而回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保留的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外来语言,只是回族在语言文化上的独特一面。 “以儒传经”的艰难历程 回族历史上,如果没有经堂教育,就没有之后的“以儒传经”。 明末,清真寺勇敢地担当起了开展阿拉伯语教育的重任,胡登洲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他的弟子也遍布中华大地。他的弟子中终究走出了大师级的人,那就是我国历史上与儒家开展对话的第一人——王岱舆。 中国回族恪守着伊斯兰教教规,千年不变。伊斯兰文化要在中华大地落叶生根,这必然要得到千万人的理解和尊重。 据说,这王岱舆家族是在朱元璋时期由西域“朝贡”来到中国定居的。王岱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汉文阐述并建构了伊斯兰教哲学的严整体系,并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批驳,在认同儒家社会伦理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关键性的提升与改造。难能可贵的是,以王岱舆为代表的汉文译著学者一直致力于与儒家学者的直接对话,并表现出了和平与对话的可贵姿态! 王岱舆的言论及著作,使伊斯兰教文化步入中国思想论坛,开一代新风,为建立中国伊斯兰教哲学与教义学的框架,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表现出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互补,开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之先河。后世学者说他“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敢言,正教光辉,因之昭著”。这些对于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百年来,“对话”的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成为当前我们所处这个时代最流行的用语之一。 清真寺承载着中国回族的骄傲与理想。 说到这里,我们的时间很快就跨越到了清末民初,这时候,海东阳当年开展经堂教育的韦州清真大寺里,就有了清真小学。 实际上,和韦州清真大寺一样,全国各地的回族聚居区里,回族创办的小学如雨后春笋,多不胜数,这些小学或依附清真寺,或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而又具有回族民族特色的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遍布全国的回民小学、民族小学的前身。 我在走访的过程中,在全国各地清真寺的附近,看见了昆明的明德中学,西宁的昆仑中学,临夏的云亭中学等等。昆明的明德中学是云南回族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座学校。而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最初也是创办于济南的清真寺里。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一书中也曾提到:“在这些新式教育的基础上,回族社会的阿拉伯语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派遣留学生赴中东阿拉伯国家。归国之后,这些回族的孩子成为了中国高等学府中阿拉伯语教育与科研的拓荒者。” 于是,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奠基人、从1946年起开始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教授马坚。 而1940年回国后的回族人纳忠则先后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前身)、云南大学任教,而最终成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阿拉伯语教学的奠基人。 再后来,全国许许多多的学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包括同心县成立的中国第一所阿拉伯语中等专业学校。而所有的学校,其师资力量多来自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 和全国各地许多古老的清真寺一样,韦州清真大寺同样见证了中国阿拉伯语教育400年,同样承载着400年来中国回族的骄傲与理想。 今天,也有许许多多的韦州的孩子们,在同心阿拉伯语中等专业学校学习,他们最终走向了社会,走向了与阿拉伯国家及全世界穆斯林友人的文化商贸交流之中。 今日的中国回族,挥洒自如昂扬自信,而这一切,与400年来回族经堂教育的积淀是分不开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