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拔群纪念馆 |
释义 | 韦拔群纪念馆为纪念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而建,它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烈士陵园内,主要由纪念馆、拔群广场、集会广场、功德园、将军园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多亩,投资费用共达1亿多,2009年10月23日竣工。2009年11月5日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政府亦在此举行了多项纪念活动,以弘扬老区的红色事迹和英雄精神。 中文名称:韦拔群纪念馆 类别:人文 地点:东兰县烈士陵园内 竣工时间:2009年10月23日 开放时间:2009年11月5日 馆藏精品:韦拔群生前遗物,各种珍贵图片和雕塑 占地面积:30亩 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长宽高:长129米,宽71米,高28米 展厅和面积:7个,3500平方米 陈列文物史料:1000多件 简介韦拔群纪念馆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烈士陵园内。韦拔群纪念馆主要由纪念馆、拔群广场、集会广场和将军园四部分组成。2009年10月23日,纪念馆、拔群广场、将军园三大工程同时竣工。 筹划2009年是中共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中国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韦拔群诞辰115周年。为告慰为党为国为民捐躯的韦拔群烈士,以他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老区建设步伐,。2007年,韦拔群的故乡东兰县筹划:从2007-2009年,用3年时间筹备开展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简称115纪念活动),并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纪念活动提升到自治区层面统筹安排。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等领导亲临东兰烈士陵园保护和扩建工程视察,并在项目建设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参见隆重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网)河池市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决定115纪念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东兰县委、县政府承办。(参见东兰县承办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活动纪实/广西新闻网) 建设项目2007年起动的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扩建项目是此次纪念活动的重头戏,工程占地约8万平方米,工程建设项目有韦拔群纪念馆、拔群广场、将军园、将军雕像、牌楼大门、主席台、红军纪念浮雕墙、休闲公园等。整个工程充分展现红色革命文化纪念意义,表达了后代对以韦拔群为代表的东兰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纪念。同时,将铜鼓文化融入其中,体现壮乡特色文化。 设计方案招标公告2007年10月 广西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方案设计现面向国内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前来参与投标。 1.项目名称: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方案设计 2.项目概况:为了纪念韦拔群烈士,东兰县人民政府决定新建韦拔群纪念馆,以便更好的展示韦拔群烈士的光辉业绩和革命风范,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学习他、纪念他! (1)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5000 m2,地上三层 (2)项目总投资:800万元 (3)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 (4)项目业主:河池市东兰县人民政府 3.招标内容及具体说明: 3.1 设计方案要求结合本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特征,结合用地周边的空间形态,合理进行总体布局,做好交通组织,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体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纪念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文化内涵,体现科学与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体现现代建筑艺术与地域环境、民族特色的完美结合。 3.2公开接受报名,由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报名单位进行资格审查,经过综合比选后由县人民政府在报名单位中确定5~8家投标人进行方案设计。 3.3评标委员会评选出前3名的投标人,由县人民政府在前3名中确定一家为中标人,中标人将获得本项目的设计合同,合同金额按照投标时承诺的设计费计取,其余2名获得人民币2万元的补偿。获得本项目方案设计资格并进行了方案设计投标的单位将获得人民币1万元的补偿。(以上补偿是在投标人的方案达到招标文件要求的设计深度的基础上执行) 3.4 方案投标中标后,将优先考虑由中标单位按中标方案调整后的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 3.5 投标人设计资质要求:参与项目的投标人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投标单位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4、招标公告时间:2007年10月24日至2007年11月2日 5、报名及须提交的资料:报名截止日期:2007年11月2日。(报名时间以资料送达或寄出时间为准。) 投标人报名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 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 (2) 经应征单位法人签代表署的,指派上述经办人前来报名的授权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3) 法定代表人证书或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质量体系证书、获奖证书等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4) 拟参加本项目的主要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名单、资格证明及相关经历(复印件加盖公章); (5) 企业简介及过去3年内设计的与本工程相似的业绩证明及参加的主要技术人员名单(复印件加盖公章); (6)如被选定为中选单位承担下一步设计任务,拟报设计取费(应明确按国家收费标准是否下浮及具体下浮的比率) 。 注:以上资料一式二份,按A4规格装订成册。资料一份直接送到或邮寄到广西南宁市滨湖路55号南湖国际广场6号楼404房广西鼎策工程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中心,另一份直接邮寄至广西东兰县东院镇五峰路87号东兰县人民政府建设局。 6.资格审查:由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报名单位进行资格审查,经过综合比选后由县人民政府在报名单位中确定5~8家投标人进行方案设计。 7.方案招标:具体内容另行通知。(参见广西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方案设计招标公告,2007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采购网) 设计方案为韦拔群纪念馆建成精品工程,2007年东兰县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全国9家设计院参与角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了十件作品提供选择,其中刻有韦拔群原话“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方案,赢得大家一致好评。首选方案纪念馆基座以斜坡形式与地形高差相呼应,强调横向力量,象征革命根基、革命群众的广泛与牢固;纪念塔突出基座,以挺拔的竖向与基座横向形成对比,凸显出纪念塔坚强有力,象征韦拔群同志的崇高与伟大。 纪念塔用汉白玉砌成,象征了革命英雄的纯洁和高贵品质;塔的另外三面刻有三角形的孔洞,象征星星之火;纪念塔四周有四个方形小塔,既能通过对比突出纪念塔的高耸和巨大,又象征了革命群众紧紧围绕和团结在韦拔群同志的周围,革命群众永远受到韦拔群革命精神的指引和鼓舞。 (黄恒泽: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初露“真容”/中国新闻网) 经过有关专家和东兰县领导评审,认为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交的韦拔群纪念馆设计方案,定位较准确,设计构思新颖,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建筑设计特色鲜明,环境景观设计良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规划内容及深度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实施。按设计方案,该馆总建筑面积为6145平方米,建筑分基座与玻璃塔建筑两部分。玻璃塔建筑突出基座高38米,象征着对38岁牺牲的韦拔群同志纪念的意义。塔的外围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透出塔内13个半透明薄纱拉膜整齐排列,拉膜形状如盛开的英雄花,13个拉膜象征着韦拔群同志从事革命13年,13个拉膜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是全国颇有名气的设计院之一,是东兰县在全国进行公开招标设计条件后参与投标的三家设计院之一,为使纪念馆设计有特色,该县先后在南宁召开专家评审会和征求区市有关人士意见,由设计院通过多次修改后形成设计方案。(参见韦晓勇:新华网:韦拔群纪念馆设计方案确定/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投资费用为了更好地开展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东兰县举全县之力,采取非常措施,配套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 该县先后投入1.3亿多元,实施115纪念活动六大重点配套工程建设。六大重点配套工程分别是东兰烈士陵园保护和扩建工程,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红七军第三纵队队部旧址劳动小学的维修与文物复制、布展工程,武篆经韦拔群故乡东里到巴马县西山乡三级公路(红军路)。东兰烈士陵园保护和扩建工程包括维修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塔,兴建韦拔群纪念馆、韦拔群广场和将军园建设等工程,其中,纪念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拔群广场占地60亩,总投资1500万元;将军园占地20亩,投资800多万元。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红七军第三纵队队部旧址东兰劳动小学修缮工程和 “红军路”东兰段工程分别投资为210万元、30万元、273万元、128万元、5352万元。(参见记者韦剑平 通讯员 韦淞译 黄必双:弘扬拔群精神 推动老区发展——东兰县2009年项目建设回眸,2010年2月2日/河池日报) 社会各界人士也对活动大力支持并广泛参与,2008年7月止已有区内外150个单位、5万多人为活动捐款650多万元。 奠基仪式2008年7月13日上午,在开展韦拔群烈士诞辰11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安排的大喜日子里,河池市举行了东兰县烈士陵园扩建主体工程奠基仪式。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蓝天立,市长、市领导小组组长谢志刚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奠基仪式由市人大副主任、市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佳玉主持。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市领导小组副组长牛明星,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廖昌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领导小组副组长莫宏盛,原市政协主席、市领导小组顾问覃绍明,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局长、市领导小组副组长韦凯钟,以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东兰县四家班子领导、部分老红军后代代表和东兰县数千干部群众一起冒雨参加了奠基仪式。 承建单位工程名称: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工 程 地 点: 河池市东兰县 土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建公司 装饰施工单位: 广西金鼎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类型: 公共建筑 装饰施工 时 间: 2009-08-01 装饰竣 工 时 间: 2009-09-08 装饰设 计 单 位: 广西金鼎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装饰监 理 单 位: 广西鼎策工程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装饰设 计 时 间: 2009-07-23 装饰工程发布单位: 广西金鼎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发 布 时 间: 2010-10-11 装饰施工具体信息韦拔群纪念馆项目位于“广西将军之乡”美誉的东兰县,东兰县烈士陵园扩建主体工程是河池市打造革命老区品牌,是开展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东兰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希望把纪念馆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推动东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工程主体由区三建公司施工,我公司承接项目的玻璃、石材幕墙的图纸深化设计及施工。玻璃幕墙采用全隐钢化中空玻璃,石材幕墙主体的外立面采用花岗岩干挂施工,配以壮族特色浮雕。整个纪念馆庄严、雄伟、独具有广西壮族的特色。 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从设计到施工仅两个月时间,公司组建了精干的项目管理部,克服一切困难,日夜加班施工配合土建单位提前竣工,土建单位因此得到县政府40万元的嘉奖,为东兰县成功举办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大会做出了贡献,业主单位及土建单位对广西金鼎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施工质量、管理、配合均予以高度评价。2009年11月东兰县人民政府颁发 “心系革命老区,情满拔哥故里” 锦旗给广西金鼎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资鼓励。(参见广西建设网) 建成规模纪念馆纪念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纪念馆高三层,28米,长129米,宽71米,馆内陈列布展7个展厅和设置各种多功能室。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共陈列布展1000多件文物史料。馆内一楼设有序厅、影视厅和三个展厅。序厅立有韦拔群半身汉白玉雕像,基座刻有中央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韦拔群的历名评价。序厅四周设影视厅、临时展厅和第一、第二、第三个展厅,三个展厅分别介绍韦拔群忧国忧民,探索真理;领导农运,武装斗争;参与领导百色起义,组织创建右江苏区。目前,临时展厅主要展示百名将军题词纪念韦拔群。纪念馆二楼设立四个展厅,分别介绍邓小平与韦拔群;韦拔群对党忠诚,捍卫苏区;韦拔群牺牲后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红旗不倒的战斗经历以及永恒纪念,不朽丰碑等。纪念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等手段再现历史真实场面,突出韦拔群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突出贡献和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左右江革命的丰功伟绩,展示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英勇奋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民族民主革命的壮丽篇章。 拔群广场拔群广场占地90亩,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设计布局由一条中轴线把将军园、功德园、题词园、集会广场、韦拔群纪念馆有机的连接起来。该工程于2008年7月动工兴建,2009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 集会广场集会广场占地60亩,设计布局由一条中轴线把将军园、功德园、题词园、集会广场、韦拔群纪念馆有机的连接起来。广场中心地面铺装铜鼓及壮锦图案,周围环绕12根图腾柱子、柱子顶端安置双面铜鼓,鼓面直径1.8米,鼓腰长1.6米,铜鼓雕刻文字,内容为:“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2009.11.5东兰制造”。使广场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将军园将军园位于拔群广场中心轴线的南部,占地30亩,设计采用不规则的自然式园林风格,园内结合置石与植物造型相配置,木制的休憩亭与流畅的园路,形成幽雅的自然式园林。园内将设有韦拔群、张云逸、陈洪涛、黄大权、陆浩仁、黄昉日、黄举平、韦国清、韦杰、覃健、覃士冕、韦祖珍、覃国翰、姜茂生、黄松坚、覃应机、陆秀轩等17人的铜像以及展示他们的生平简历。(参见拔群广场简介/中国网络电视台) 纪念活动韦拔群纪念馆自建对外开放后,当地政府经常在此举行各种活动。2009年11月5日至7日,河池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大会暨河池第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在东兰县隆重举行。沿着红七军的足迹,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在东兰人民盛情的歌海中,领略河池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尽情享受东兰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5日晚上,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暨河池第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在东兰县拔群广场隆重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向群,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梁胜利,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达球等自治区领导,出席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大会的将军代表、各级领导嘉宾,以及市四家班子领导蓝天立、谢志刚、邬弘辉等参加开幕式晚会。开幕式由市长谢志刚主持。东兰县委书记黄光华致开幕辞。河池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蓝天立宣布:河池第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幕!在激昂的乐曲中,革命后代高举着9月25日在列宁岩点燃、沿着红军路传递了一个多月的红色火炬,健步跑向舞台,郑重地交到少先队员手中。随后,少先队员点燃了舞台上的红色火炬台,革命圣火熊熊燃烧。仪式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红色圣火,弘扬拔群精神,象征着革命火种代代相传,永不熄灭。(参见《河池日报》2009年11月10日报道) 纪念文艺晚会由序《欢歌红土地》、第一章《红土春秋》、第二章《铜鼓神韵》、第三章《河池之光》以及尾声歌舞《这是一片红色热土》等部分组成,编排巧妙新颖,内容丰富多彩,以歌舞、独唱、小品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拔群革命精神,再现革命场景。整台舞美突出三个板块:红色代表革命传统,金色代表铜鼓文化,绿色代表河池风光文化。同时,晚会首次使用三个LED屏幕,主屏幕宽达300平方米,舞台时尚而大气,立体而丰满。作为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晚会节目极富历史和革命色彩,舞蹈《星火燎原》、山歌表演《我们要联合》和情景舞蹈《北上·道别》等节目让人仿佛回到当年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展现了老区人民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而鼓乐表演《鼓乡风情》、歌舞《栗乡榔音》和女声独唱《风物还是东兰好》等节目让人领略到了“铜鼓之乡”、“板栗之乡”东兰县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毛泽东的扮演者王霙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周朗登台亮相,以及空政歌舞团著名歌手刘和刚和严当当的精彩表演,将晚会推向高潮。纪念晚会在歌舞《这是一片红色热土》中落下帷幕。(参见《河池新闻》2009年11月6日报道) 教育基地纪念馆、拔群广场和将军园这三大永久性纪念设施,设计理念新颖,规模壮观,庄严肃穆,功能完备,富有特色,是集红色旅游、敬仰先烈、接受教育、休闲养生、群众集会为一体的公共场所,成为东兰县新的标志性工程。建立韦拔群纪念馆是为弘扬拔群精神,教育激励后人。韦拔群纪念馆于2009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见东兰县韦拔群纪念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门户网) 参观活动自从韦拔群纪念馆自建对外开放后,前来参观的各地群众和团体络绎不绝。2011年1月4、5日,中国文联、中国影协的艺术家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开展了一次红色文化之旅,体验东兰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全国知名电影、歌唱、曲艺演员30多人来到广西西部山区东兰县,为老区人民送上两部电影《高考1997》、《守望童年》以及文艺演出。5日,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情系东兰老区”公益慰问演出的中国文联、中国影协及演职人员等前往东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塔、参观韦拔群纪念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