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文和 |
释义 | 1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王文和 副教授。1928年9月生,福建漳州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声乐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民革党员。自小学开始就在教堂唱诗班受到音乐教育。195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五年制本科声乐系,师从符拉基米尔·格里高诺维奇·苏石林教授(V.Shuslin),从1950年到1959年在他的指导下得到美声唱法真传基本功暨俄罗斯音乐作品、古典歌剧选段、艺术歌曲等演唱水平。毕业后参加过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演出。擅长音乐会演出及声乐教学。1948年到1950年初在美国钢琴家福路教授(A.Faurot)的指导下,在福州刘公纪念堂及国立福建音专大礼堂的演出中他亲自给弹钢伴。1963年3月在广州乐团排练厅举行内部观摩独唱会并在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十八首古典音乐节目。1980年11月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科系学生歌唱比赛大会在沪举行,应邀作为教师三代表之一向大会全体师生作示范独唱会演出。1987年13月在广西艺术学院大礼堂举行60岁独唱会演出,在声乐民族化大道上,1968年在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的演出中、担任演唱革命样板戏《钢琴伴唱红灯记》中的李玉和、《交响音乐沙家浜》中的郭建光等.首创圆满成功。著有专著《歌唱的声音艺术与呼吸方法》、《中国声乐民族化的第一道门坎——民旅音乐作品和民族语言研究问题》。主要音乐作品有:合唱组曲《光荣归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管弦乐配器;独唱曲:《四化红花向阳开》青海花儿改编钢琴伴奏谱、《美不过呀五色的云彩》青海花儿钢琴伴奏谱、《时代的列车永向前》钢琴伴奏谱。其人已入选《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二)。 2 海伦市纪委副书记王文和,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5年6月 入党,大学文化,现任海伦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1981.08--1985.07 海伦师范学生 1985.07--1990.03 海伦市第三中学教师 1990.03--1994.07 海伦市纪委检查员 1994.07--1996.06 海伦市纪委副科级检查员 1996.06--1997.12 海伦市纪委检查一室副主任 1997.12--1998.03 海伦市纪委检查一室主任 1998.03--1998.09 海伦市纪委办公室主任 1998.12--1999.12 海伦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 1999.12--2001.04 海伦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2001年4月--2009年8月任市纪委副书记; 2009年--现在任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负责常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负责监察局全面工作。 主管办公室、信访室、审理室、执法室和机关党总支。 3 南朝齐官吏王文和,宋镇北大将军王仲德兄孙,下邳人也。景和中,为义阳王刘昶征北府主簿。昶于彭城奔虏,部曲皆散,文和独送至界上。昶谓之曰:“诸人皆去,卿有老母,何不去邪!”文和乃去。升明中,为巴陵内史。沈攸之事起,文和斩其使,驰白世祖告变,弃郡奔郢城。永明中,历青、冀、兖、益四州刺史,平北将军。 4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副县长王文和,男,汉族,1965年2月生,河北冀州人。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学位。历任承德地委办公室人大联络处干事、承德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干事、承德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科员、承德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承德市人大办公室主任科员、承德市人大研究室副主任。2003年3月至今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5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 人物简介王文和,男,1964年出生,内蒙古丰镇市人,农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植物学会会员。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 1991.7——1999.7沈阳农业大学基础科学部植物教研室讲师。1999.12评为副教授。1999.7——2000.7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访问学者。2000.7——2002.9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2002.9——今,北京农学院园林系责任教师。2004.9任园林植物教研室主任。2007年担任园林系教学副主任。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及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参编论著1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5部。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近50篇。其中被SCI、BA收录4篇。目前在研科研项目2项。 ◎ 讲授课程课程名称:植物学Ⅰ;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周学时:5;届数及学生总人数:06,07,08,09,10届共300人。 课程名称:植物学Ⅱ;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周学时:5;届数及学生总人数:06,07,08,09,10届共300人。 课程名称:植物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周学时:5;届数及学生总人数:06,07,08,09,10届共450人。 课程名称:生物摄影;课程类别:选修课;周学时:3;届数及学生总人数:05届62人。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类别:选修课;周学时:3;届数及学生总人数:07,08,09届141人。 实践性教学:植物学野外实习1680人次;指导毕业论文21人。 ◎ 课题名称1、“植物学”重点课程建设。来源:北京农学院,年限:2004-2005。 2、“植物学”优秀课程建设。来源:北京农学院,年限:2007-2008。 ◎ 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声像教材在植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教学项目,2001年。 2《植物学》课程,辽宁省教育厅第二批优秀课程,2002年。 3《植物学》课程,北京农学院校级优秀课程,2004年。 4《植物学》课程课件,北京农学院首届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2004年。 1.百合杂种胚败育机理及胚培养技术研究,北京市教委,2006.1-2008.12,主持。 2.百合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机理的研究,北京市组织部,2004.1-2006.12,主持。 3.耐热及耐盐碱百合新品种选育,国家863项目子课题,2003.1-2006.12,参加。 4.苔藓植物对北京市环境质量及变化的生物指示和检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4.1-2006.12,主持。 5.百合远缘杂交不亲和及杂种胚败育机理研究,校基础课题,2004.1-2006.12,主持。 6.名优花卉引进繁育及配套技术—名优百合新品种引种及繁育试验示范(子课题),北京市农委,2006.1-2006.12,副主持。 7.丁香属植物杂交育种及新品种选育研究,北京市教委,2005-2007,参加。 8.龙潭湖体育产业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崇文区科委,2005.4-12,参加。 9.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分类及区系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7-2010,主持。 10.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2007-2009,主持。 11.百合种质资源与优良品种育种、种质创新技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07-2008,参加。 12.山区花木基地建设,延庆四海镇横向课题,2006-2007,参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