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榆科镇 |
释义 | 榆科镇位于市境东部。镇政府驻榆科村。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2.78万。辖28个行政村。1958年建榆科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下博乡并入。1997年,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榆科、高士庄、盘里村、东杏园、东景萌、北杜庄、张刘郭庄、东辛庄、下博、南杜庄、杜郭庄、大寺郭庄、赵村、郭家村、陈家村、趁村、河堤上、刘家园村、清河坊、高台王庄、北张家庄、大寺李家庄、郝庄、安驾庄、西四王村、东四王村、北榆林、南榆林等28个行政村。后撤乡设镇。 气候特点榆科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无霜期140天,年均日照数2875小时,日照率为65%,对农作物积累干物质极为有利。 榆科镇地势南北低,中间高。以桑干河南岸的五堡、保岱村为界,北部为河川区,中部为丘陵区,太平堡以南为山区。海拔高度平均在500—1200米之间,最高点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最低点桑干河、洋河交汇处海拔460米。榆科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2875小时,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9.2℃,年均降水量372.7mm,日最大降水量67.8mm,水资源总量7.45亿立方米,风速为2.5米/秒,较大风速24米/秒。 城镇发展榆科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00万元,是前十年的总和。实现了乡区域中心集中供热,统一供水;中心校教学楼、文化司法综合楼、卫生院门诊楼、客运招呼站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公共绿地面积6000平方米、乡区域中心广场、道路100%实现了硬化铺油、架设路灯18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了城镇美化、绿化、亮化,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功能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了群众入学、就医、安全用水、取暖、交通出行等基本生活需求。 榆科镇完成乡村道路硬化改造30公里,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农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95%以上的村队建有卫生室,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小病救治需求。 全乡农业和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大幅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年收入逐年提高,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亮点纷呈,种植主产业支柱,劳务经济和农田水利综合治理构成了褚集乡农业生产体系的主体和亮点。全乡农村文化建设、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社会的和谐。 自然资源榆科镇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北淝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为发展畜牧、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水利灌溉资源。绿野水秀,芦苇荡,鱼翔浅底,构成了淝河流域一道美丽的风景。 当地历史上盛产小麦、大麦等杂粮和芝麻、花生、棉花、麻类等作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自然资源的不断整合优化,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已形成了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要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并成为支撑全乡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全乡农民收入的标志和亮点。 榆科镇交通、通迅、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贯穿全乡境内的固(镇)濉、蒙(城)唐(集)两条省级干线公路已基本全面建成通车,“村村通”公路项目发展迅速,全乡已完成升级、新建乡村公路总长30多公里。在全县率先完成了乡村,村村通公路的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于2001年全部完工,每年年用电总量超过385万千瓦时,通迅事业快速发展,全乡固定电话用户已达7756 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已12000多部。 经济发展榆科镇积极营造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广泛发动各类能人提供项目线索。在项目建设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使现有的老板树立“敢闯敢干、大闯大干”意识,鼓励现有企业扩规增投。 投资480万元的玉米淀粉项目已建成投产,日加工玉米达50吨,并且产品已打开市场,销售势头喜人。投资1100万元的轧延片及铝箔项目已办完各种手续,正在进行施工建设。目前,该镇第一纺织配件厂与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后新建了厂房,并新购进了先进的数控设备。投资1200万元的利达棉业二期工程现已完成投资680万元,新建了1400平方米的车间、控制室,并成功引进了400个打包机、智能轧花机组、脱绒机等先进设备。 农业发展榆科镇属于干旱性气候,农作物面临重大威胁,几经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种植的技术,即“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面,不耕翻土壤,通过机械化精量播种、深松等技术实现免耕、少耕种植,达到保护土壤,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场革命。与常规种植比,保护性耕作技术每亩可增产23公斤、减少作业成本30元至40元、节水30.3立方米。 历史人物张鹜(约660年-约741年),唐代文学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县人。张骛少时聪明过人,调露初年(约679年)登进士弟,授岐王府参军。八举皆甲科,调长安尉,迁鸿胪丞,升考功员外郎,累官学士。因员外郎员半千称赞其“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又被称作“青钱学士”。 张鹜为人傥荡无检,性情急躁,不持士行,尤为宰臣姚崇等人厌烦。开元初年(713年),因讥讽朝政被言官纠劾,将其流放岭南。此后虽被重新起用,但仕途坎坷,宦终不显。 张鹜无书不览,下笔敏速,著述极多。其作品虽浮艳芜杂,但文笔流畅,语言诙谐,通俗易懂,当时颇为流行。据史书记载,新罗、日本及东方诸国每派使者入朝,必以重金购求张鳖所著之文,甚至有为其流放鸣不平者说:“国有此人不用,无能为也!”所著传奇《游仙窟》于唐时流人日本,曾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后该书在国内失传,直至清末才传回祖国并载人中国文学史。其著作流传至今的还有判读《龙筋凤髓判》10卷、《朝野佥载》30卷和《朝野佥载补遗》3卷。 改善生态为加大绿化面积,该镇制定了“两环”和“三线”方案。“两环”即以乡间道路绿化为主、能够形成环形圈的两条方田林网循环带;“三线”即衡榆高速、石黄高速、肃衡公路沿线的绿化从打线、挖坑、选苗到封堆、浇水、涂白,都制定了具体、严格的标准,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返工。四是快推进。植树工作涉及到的各村都努力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整体工作进展迅速。全镇共出动劳动力600多人次,推土机、挖掘机、挖坑机等大型机械170多台次,已清理杂草2000多立方米,动土方800多立方米,新挖树坑4000多个,植树800多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