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青
释义

王青,人名,多见于中国。主要人物有TVB演员王青,人称“大口清”;人民日报的编辑、自治区的官员、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东北的大学教授等等也与之同名。

1.人民日报编辑

山东肥城人。1948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人民日报》编辑、总编室副主任和群众工作部副主任、主任。主编“读者来信”专版,开辟了“千万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立此存照”等受读者欢迎的栏目。采写有《一对青年夫妇》、《在悬崖上》等通讯。

2.昌江黎族自治县官员

简介

男,汉族,海南省三亚市人,1961年10月出生,1976年09月参加工作,1985年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现任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正处级)。

个人履历

1976.09-1978.09 国营陵水县五七农场工人

1978.09-1982.07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学生

1982.07-1984.10 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医药联合总公司秘书

1984.10-1988.10 陵水县委常委秘书、办公室副主任

1988.10-1992.10 共青团海南省委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副主任

1992.10-1993.08 共青团海南省委研究室主任

1993.08-1997.02 共青团海南省委常委、实业部部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

1997.02-1998.08 共青团海南省委常委、工农青年部部长

1998.08-2003.03 五指山(通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正处级)

2003.03-2006.12 五指山市委副书记(正处级)

(其间:2004.05-2006.12兼任五指山市冲山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2006.12- 昌江县委副书记(正处级)

3.清华大学教授

教育简历

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2年)

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

清华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

工作经历

清华大学物理系讲师(89-91),副教授(92-96),教授(97-现在) ,博导(98-现在)

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组副主任、主任,高能物理核物理研究所所长,

系党委副书记,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党委书记

日本名古屋大学物理系客座研究员(1994.9-1995.10)

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9.10-2000.1)

教学

主讲物理系本科基础课《电动力学》(90秋、91春、92春、93春、94春、96春、97春、98春、99春、00春、01春、02春、03秋),辅导(89秋);主讲物理系本科基础课《理论力学》(95秋);与别人合讲物理系本科专业课《粒子物理核物理》(01春);主讲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生专业课《量子场论选题》(97秋、99秋、00春、01秋、02秋、03秋);04年秋季开始为物理系研究生开设《量子场论》课。

研究领域

从事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研究, 主要集中于非微扰理论、对称性自发破缺、强子物理和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目前主要研究

1.有效场论

量子色动力学介子(赝标、矢量、标量、轴矢)低能有效拉氏量

量子色动力学重子低能有效拉氏量

量子色动力学介子低能有效拉氏量与重夸克有效场论的结合

电弱手征有效拉氏量(无费米子,有费米子,无轻Higgs,有轻Higgs)

2.场论模型的精确解和路径积分的非微扰计算

2维量子场理论模型及相互关系

费米子行列式计算

玻色子行列式计算

n维时空的量子电动力学

奖励、荣誉和学术兼职获奖

96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现任学术兼职

中国物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秋季会议组委会委员

高能物理学会理事

北京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论著

1.Yong-Liang Ma, Qing Wang

“Anomalous Action in Gauge Invariant, Nonlocal, Dynamical Quark Model”

Phys. Lett. B560, 188 (2003)

2. Yong-Hong An, Hua Yang, Qing Wang

“Gauge and Lorentz Covariant Quark Propagator in an Arbitrary

Gluon Field”Eur. Phys. J. C29, 65(2003)

3. Hua Yang, Qing Wang, Yu-Ping Kuang and Qin Lu

“Calculation of the chiral Lagrangian coefficients from the

underlying theory of QCD: A simple approach”

Phys. Rev. D66 014019(2002)

4. Qing Wang, Yu-Ping Kuang, Hua Yang, Qing Lu

“On QCD predictions for the chiral Lagrangian coefficients”

J. Phys. G28, L55(2002)

5. Hua Yang, Qing Wang, Qin Lu

“Chiral Lagrangian from gauge invariant,nonlocal, dynamical quark model”Phys.Lett. B532, 240 (2002)

6.Qin Lu, Hua Yang, Qing Wang

“Fermion determinant with dynamical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hep-ph/0202078;Commun. Theor. Phys. 38, 185(2002)

7. Xiao-Bin Fan and Qing Wang

“Instanton Effects on Gluon Propagator”

Commun. Theor. Phys. 38 ,449(2002)

8. Zhi-Min Wang and Qing Wang

“Derivation of Bosonic Part of the Electroweak Chiral Lagrangian

from a General Technicolor Theory”Commun. Theor. Phys. 36 ,417(2001)

9. Yingbin liang and Qing Wang,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for neutral kaon system beyond effective

Hamiltonian formulation” J. Phys.G27,1(2001)

10. Xuelei Wang , Zhi-Min Wang and Qing Wang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for the Whole Nonet

Pseudo Scalar Goldstone Boson from QCD”

Commun. Theor. Phys. 34 ,683(2000)

11. Xuelei Wang and Qing Wang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Involving PSGB and

Vector Bosons from QCD”Commun. Theor. Phys. 34 ,519(2000)

12. 肖明, 王学雷, 王青 “推导赝标Goldstone玻色子有效拉氏量”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4卷5期(2000)379页.

13. 梁颖斌, 王青

中性K介子系统唯象理论的修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4卷4期(2000)290页

14. Qing Wang, Yu-ping Kuang, Xuelei Wang and Ming Xiao

“Derivation of the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for Pseudoscalar

Mesons from QCD” Phys. Rev.D61, 54011 (2000).

15.Shu-Quan Nie, Yu-Ping Kuang, Qing Wang and Yu-Ping Yi,

“Nonperturb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factors in QCD

sum rule for the ρ meson” Phys. Rev. D56 1489(1997).

4.东北大学教授

王青,男,1962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分别于 1988 和 1992 年获美国南伊利诺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2-1993 年任美国纽蒙特黄金公司高级工程师, 1994 年初回国。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经济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回国后,先后负责完成了包括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矿石入选品位优化方法研究”、教育部项目“地理资源信息系统与资源供给结构优化研究”等 10项课题。主编国家“九五”重点教材一部,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编论文集一部,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 50 余篇。

学习工作简历

1979.9~1983.8 东北工学院本科生

1983.8~1986.1 东北工学院 助教

1986.1~1988.1 美国南伊利诺大学 硕士生

1988.1~1992.6 美国南伊利诺大学 博士生

1992.6~1994.1 美国纽蒙特黄金公司 高级工程师

1994.1~1994.6 东北大学 讲师

1994.6~1996.6 东北大学 副教授

1996.6~现在 东北大学 教授

2002.1~现在 东北大学 博士生导师

1997.10~现在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院长

研究方向

1.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与政策

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使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资源与生态空间的有限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显化的制约。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是解决两大课题:(1)在战略思维和策略制定上实现从被动的末端治理向主动的源头预防(治理)转化;(2)实现环境压力和承载力的度量、监测并据此寻求物质减量的途径和政策。

本方向的研究属国际前沿,它以社会代谢理论为基础,把社会经济系统看作一个巨大的代谢体,研究其物质吞吐量(即代谢规模)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冲击。研究重点是:(1)建立基于物质使用、排放和存量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选定指标的计算来定量测度环境总压力TES(Total Environment Stress),并通过与环境容量(或称生态承载力、环境空间)指标的比较来度量经济系统的可持续状况、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对比;(2)把环境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福利等)进行整合分析,建立表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亦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3)基于上述指标体系,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相应政策手段(Policy Instruments)。

2.矿产开发优化与决策

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在矿业的应用是当今世界矿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矿产开发过程是一个因素多而复杂,而且绝大多数因素是未知或不确定的大型复杂系统。 本方向以优化理论为基础,以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为核心手段,基于地质和开采系统中各种作用因素的采样和实验数据,建立各种重要参数和系统的数字化模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方法和手段实现这些参数和系统的可视化,对它们的作用进行可视化数值计算与模拟,优化系统结构和参数,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最有效的开采系统,实现从实验(采样)到数字虚拟世界,到优化方案,再作用于现实世界的完整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体系,为实现数字矿山提供方法与手段。

在宏观层面上,本方向运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等理论方法,研究矿产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我国矿产需求计量经济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矿产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建立国内、国外矿产供给优化模型,定量研究矿产品进出口战略和国内资源开发策略。

发表论著

[1] Wang Qing, Gu xiaowei et 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for Liaoning Province [J]. Journal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4, 14(3): 303~312.

[2] 顾晓薇,王青,刘敬智等. 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5, 25(3): 315~319.(EI)

[3] 顾晓薇,王青,刘建兴等. 辽宁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J]. 资源科学,2005, 27(4) : 118~124.

[4] 顾晓薇,李广军,王青等. 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J]. 环境科学,2005, 26(4): 200~204. (EI)

[5] 顾晓薇,李广军,王青等. 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J]. 冰川冻土,2005, 27(3): 418~425.

[6] 顾晓薇,刘建兴,王青等. 辽宁省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生态经济学报,2004, 2(1):39~45.

[7] 顾晓薇,王青,刘建兴等. 基于“国家公顷”计算沈阳市生态足迹的新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 397~400. (EI)

[8] 顾晓薇,王青,刘建兴等.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8):

[9] 顾晓薇,王青,刘敬智等. 环境压强: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已接受,待发).

[10] 顾晓薇,王青,刘建兴等. 辽宁省生态足迹地理分布及其可持续发展分析[M].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7:40~58.

[11] 顾晓薇,王青,刘建兴. 工程项目投资分析与决策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

[12] 王青,顾晓薇, 刘敬智等. 国家环境压力指标及其应用[M]. 两岸环境资源与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2005,6.

[13] 王青,丁一,顾晓薇等. 中国铁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包袱[J]. 资源科学,2005, 27(1):2~7.

[14] 刘敬智,王青,顾晓薇等. 中国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与物质减量分析[J]. 资源科学,2005,27(1):46~51.

[15] 王青,刘建兴,顾晓薇等. 中国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生态经济学报,2004, 2(2): 115~122.

[16] 刘建兴,王青,顾晓薇等. 基于“国家公顷”进行国内区域生态足迹研究[M]. 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7:59~73.

[17] 丁一,王青,顾晓薇等. 中国铁矿石生态包袱计算与分析[M]. 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7:185~198.

[18] 王青,刘敬智,顾晓薇等. 环境载荷与环境压强: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M]. 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7:150~164.

[19] 刘敬智,王青,顾晓薇等. 基于直接物质投入的中国物质减量分析及其国际比较[M]. 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7:199~213.

[20] 刘敬智,王青,顾晓薇等. 物质流账户及其指标在中国的应用[M].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4, 8.

[21] 刘敬智,王青,顾晓薇等. 中国能源消耗的分解模型研究[J]. 资源科学,2005, 5.

[22] 王青,刘敬智,顾晓薇等. 中国经济系统的国内物质消耗研究[J]. 资源科学,2005, 5.

[23] 刘敬智,王青,顾晓薇等. 中国实物国际贸易及附带的环境负担转移分析[J]. 资源科学,2005, 5.

[24] 丁一,王青,顾晓薇等. 中国铜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物质投入[J]. 资源科学, 2005, 5.

[25] 刘建兴,王青,顾晓薇等.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J]. 资源科学,2005, 5.

[26] 李广军,王青,顾晓薇等. 阳市高校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J]. 资源科学,2005, 6.

[27] 刘建兴,王青,顾晓薇. 沈阳市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考[J]. 辽宁经济,2004, 9.

[28] 王 青 吴惠城,“数字矿山的功能内涵及系统构成”,《中国矿业》2004.1

[29] 王青、喻海飞,“露天矿台阶高度与开采选别性的经济评价研究”,《金属矿山》2002.12.

[30] 王青、陈立明,“露天开采中矿岩划分的经济评价与取样密度优化”,全国第八届矿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2002. 8.16-18.

[31] 李建祥、王青,“多时段露天开采短期计划优化”,《金属矿山》2001.4.

[32] Wang,Q. and H. Sun,“A theorem on open-pit planning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proceedings,29th APCOM, Beijing, April 25-27,2001 (ISTP收录)

[33] 赵瑞荣、王青、徐小荷,“世界铁矿石资源开发现状与中国铁矿石企业生存环境分析”

《资源科学》,Vol22,No.3 2000,PP82-85

[34] 王青、王智静、张殿英,“MINER——露天矿综合CAD与管理系统”全国矿山系统工程会议,1999.8.10-14,包头。

[35] 王青、黄占友,“应用动态规划优化露天矿中长期开采计划”,《东北大学学报》,Vol.18,1997,pp95-100.

[36] 王青、马沂夫,“计算机与优化开采——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技术支柱”,《世界采矿快报》专家论坛特约稿,Vol.13,1997.4,pp3-4.

[37] 瑞荣、王青,“露天矿边界品位的确定”,《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4.

[38] 王青,“矿业信息与决策——21世纪矿业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科协1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报告文集,1996.10,pp46-51.

[39] Wang,Q.,“Long-term open-pit production scheduling through dynamic phase-bench sequencing”,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gy(IMM),London,Vol.105,June,1996,ppA99-104. 英国采冶学报。

[40] 王青、王智静、马沂夫,“露天开采整体优化方法”,《金属矿山》,Vol.240,1996.6。

[41] 王智静、王青,“露天矿长期开采程序仿真与方案优化”,《有色矿冶》,Vol.12,1996.6,pp8-11。

[42] Wang,Q.,J.K.Niu and G.X.Yang,“Stage optimization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in open-pit mining”,SME Annual Meeting,Phoenox,USA,Preprint 96-160,1996.3.美国采矿、冶金和探矿学会年会

[43] Wang,Q.and H.Sevim,“Alternative to parameterization in finding a series of maximum-metal pits for production planning”,Mining Engineering(USA),Feb.,1995,pp178-182. 《采矿工程》(美国)

[44] Wang,Q.and H.sevim,“Open-pit production planning through pit-generation and pit-sequencing”,Transactions of the Socirty of Mining,Metallurgy and Exploration,Inc.,USA,Vol.294,1994,pp1968-1974. 《美国采矿、冶金和探矿学报》

[45] Sevim,H.,Q.Wang and P.Saluja,“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underground coal-waste disprosal in the midwest”,Proceeding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Management of Waste in Energy and Mineral production ,Calgary,Albert,Canada,Sept. 1-4,1992,pp685-695。

[46] Wang,Q.and H.Sevim,“Enhanced production planning in open-pit mining through intelligent dynamic seach”,Proceedings,2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in the Mineral Industry(APCOM),Tucuson,AZ,April 7-11,1992.

[47] sevim,H. and Q.Wang,“Comprehensive belt conveyor network design: a superior methid to simulation”, Transaction of IMM,London,Vol.100,Dec.1991.

[48] Sevim,H. and Q. Wang and G. DeTomi,“Economics of contracting overburden removal”,Proceedings,22nd APCOM,Berlin,Germany,Sept. 17-21,1990,Vol. 1,pp573-584.

[49] Sevim,H. and Q.Wang,“Is simulation an answer to belt conveyor network desige?”SME Annual Meeting, Salt Lake City, UT,Feb. 26-March 1, 1990,Preprint 90-161.

[50] Wang,Q.,H. Sevim and G.Detomi,“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and replacement”,Proceedings ,21st APCOM, Las Vegas, NV, Feb. 27-March 2, 1989, pp662-673.

[51] Sevim, H. and Q. Wang, “Design model for underground haulage systems”, 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of mining, Metallurgy and Exploration,Inc, USA, Vol. 284, 1988, pp1818-1822.

[52] Sevim, H. and Q. Wang,“Design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hoisting systems”, Transactions of IMM, London, Vol. 97, July, 1988, ppA129-133.

[53] Sevim, H. and Q. Wang, “A microcomputer model for the efficient design of hoisting systems”, Vol. 1,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oisting men, Materials, and Minerals, torinto, Canada, June 12-17, 1988, pp129-139.

[54] Sevim, H. and Q.Wang,“Methods of bin capacity determination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America(TIMS/ORSA) Joint Nation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April 24-27,1988.

[55] Sevim, H., S. Guha and Q. Wang, “Underground slurry transportation:can it be an alternative to belt conveying?”Proceedings, 3rd International Onference on Innovative Mining Systems, 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 Nov. 2-4, 1987, pp137-149.

专著: 《露天开采整体优化——理论、模型与算法》(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7

教材: 《采矿学》(国家“九五”重点教材),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1

论文集:《环境指标: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主编 2004.7

项目

1、“地理资源信息系统与资源供给结构优化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1.1—2003.12, 8万元。

2、“典型铁矿单品位指标合理入选品位研究”,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996.1—2000.6,15万元。

3、赞比亚谦比希铜矿高效开采方法试验研究,中国有色集团攻叵钅浚?004.9—2006.9

专利

露天开采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OP—MINER), 国家版权局0006202,2000.10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性别: 女

基本情况: 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8年5月生,山东蓬莱人,1996年6月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年至199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博士后研1998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在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工作,期间曽赴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1999年10月至今在北航自动化学院工作,2003年评为教授,2004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学科方向: 飞行器控制与制导、智能控制应用、精确制导。

学术荣誉:

学术兼职: 航天二院兼职教授。

代表论著和成果: 负责和参与国防预研基金、航空基金、航天基金、863、973和横向课题三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和EI索引近30篇。

6.潼南县中医院院长

男,汉族,重庆市古溪镇人,1964年1月生,大学文化,学士学位,副主任中医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潼南县中医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1981年7月潼南中学毕业;

1981年8月至1986年7月在泸州医学院学习;

1986年8月至1996年3月在潼南县中医院工作;

1996年4月至2006年12月在潼南县人民医院工作;

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中共潼南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

2006年12月至今任潼南县中医院院长。

7.TVB王青

简介

王青(Wong Ching),绰号“大口青”,于上海出生,前邵氏演员,曾担任龙虎武师及动作指导,八十年代亦为电影界一线演员。王青曾经于新浪潮电影《山狗 (1980年电影)》中饰演反派之一角。 王青的哥哥是写实警匪片导演王钟。王青现在是香港无线电视演员。

电视剧

(无线电视)

2012年 耀舞长安 饰 乔凤

2012年 拳王 饰 明叔

2011年 荃加福禄寿探案饰 老董

2011年 潜行狙击饰 邵喜

2011年 真相饰 何劲威

2011年 花花世界花家姐饰 哈尔滨

2011年 洪武三十二饰 朱 能

2011年 只有你饰 刘 华

2010

2010年 女人最痛饰 沙 祥

2010年 施公奇案II饰 卢树根

2010年 情人眼里高一D饰 郑中笲

2010年 读心神探饰 炭 疽

2010年 翻叮一族饰 周 年

2010年 刑警2010饰 惩教员

2009

2009年 幕后大老爷饰 连长胜

2009年 ID 精英饰 叔父东

2009年 烈火雄心3饰 卓国栋

2009年 大冬瓜饰 金 山

2009年 古灵精探B饰 大口英

2009年 绝代商娇饰 东叔(第10集)

2009年 仁心解码饰 何宇坚

2008

2008年 最美丽的第7天饰 唐诗咏爸爸

2008年 古灵精探饰 大口英

2008年 上海传奇饰 洪尚狮

2008年 布衣神相饰 欧阳蝙蝠

2008年 少年四大名捕饰 雷 波

2008年 师奶股神

2007

2007年 通天干探饰 姜 德

2007年 廉政行动2007饰 黑 柴

2007年 斗气天使路 饰 郑彩玉爸爸

2006

2006年 爱情全保饰 坚 叔

2006年 潮爆大状 饰 庄福庆

2006年 肥田喜事饰 戴旺丁

2006年 东方之珠饰 温 标

2005

2005年 西厢奇缘饰 崔鹏

2005年 同捞同煲饰 赵金雷

2005年 人间蒸发 饰 郭 青

2005年 情迷黑森林 饰 张旦发

2005年 佛山赞师父饰 富察.尔德

2005年 我的野蛮奶奶饰 宁丰荣(宁丰德之大哥),其妻为宁赵淑玲(姚莹莹)

2004

2004年 楚汉骄雄饰 宋 义

2004年 隔世追凶 饰 丧 坤

2004年 大唐双龙传饰 鲁妙子

2003

2003年 智勇新警界 饰 郭贵成

2003年 恋爱自由式 饰 湛时庭

2003年 西关大少饰 李德森

2002年

2002年 无考不成冤家 饰 村长

2001

2001年 美丽人生 饰 黑社会老大

2000

2000年 倚天屠龙记饰 韦一笑

20世纪

1999年 金玉满堂 饰 左伯牙

1998年 大澳的天空饰 欧竞标

1997年 隐形怪杰 饰 林家栋的父亲

1996年 上海传奇 饰 洪尚狮

1996年 阖府统请 饰 厨 师

电影

2011年:《劲抽福禄寿》饰 假武僧

2011年:《我爱香港开心万岁》饰 生果佬

2007年:《兄弟之生死同盟》饰 就 叔

2009年:《七十二家租客》(客串)

2010年:《撕票风云》饰 大 口

2010年:《维多利亚一号》饰 保 安

2004年:《江湖》

1989年:《福星闯江湖》饰 巫二器

1992年:《绝代双骄》

1988年:《公子多情》饰 施大嘴

1988年:《长短脚之恋》

1987年:《心跳一百》

1987年:《横财三千万》饰 警 官

1986年:《欢乐叮当》

1986年:《最佳福星》

1986年:《开心鬼撞鬼》

1985年:《拖错车》饰 大 咀

1985年:《吉人天相》

1984年:《少爷威威》

1983年:《摩登衙门》

1983年:《火拼油尖区》

1982年:《Friend过打Band》

1982年:《城寨出来者》

1982年:《小生怕怕》

1981年:《踩线》

1981年:《凶榜》

1981年:《上海滩十三太保》饰 熊 立

1980年:《山狗》饰 荷兰佬

1978年:《大煞星与小妹头》

1976年:《少林寺》

1976年:《死囚》

1974年:《五虎将》

1974年:《五大汉》

1974年:《少林子弟》

1973年:《愤怒青年》

1972年:《马永贞》饰 陆 浦

1972年:《四骑士》

1971年:《鹰王》

1971年:《无名英雄》

1970年:《江湖三女侠》

1970年:《十三太保》

1970年:《游侠儿》

1970年:《小煞星》

1970年:《报仇》

1969年:《死角》

8.上海京剧院一级导演

人物概述

王青,女,毕业于甘肃省艺术学校,先后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进修班和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高级编导研修班学习。2004年加盟上海京剧院。

艺术经历

主要导演作品有京剧《孙悟空大战盘丝洞》、《惑》、《廉吏于成龙》(副导演)、《乌龙院》(副导演);秦剧《杨门女将》、《狸猫换太子》(上、下本)、《窦娥冤》、《死水微澜》;陇剧《黄花情》、《官鹅情歌》;琼剧《百年苍翠》;白剧《白洁圣妃》;秦腔《庄妃与多尔衮》;淮剧《新真假驸马》;五音戏《云翠仙》;粤剧《悠悠一夜情》、《奇情记》、《小周后》;越剧《小河弯弯》、《长安悲歌》、《真情无界》、《罗衫案》、《惊魂》、《千古情怨》、豫剧《月到中秋别样圆》、秦剧《大树西迁》等。执导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上海市小节目汇演优秀剧目奖,个人获得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导演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导演一等奖等。

9.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

职称: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硕士

职务:干部保健科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心内科疾病的常规诊治及危重心血管疾病的抢救。

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和导管

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心内科、人民医院心内科和以色列Hadassah (哈达萨)医院心内科学习。曾获西城区科技进步奖、医院和西城区先进工作者。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同年获硕士学位,并担任复兴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在担任副主任期间,与科室领导共同努力,将心内科发展为医院重点科室,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干部保健科主任。从事心血管专业近20年,治疗患者近8000例,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等救治方面有丰富经验,此外在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常见疾病治疗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心脏病介入治疗,近年来主要从事心内科非介入治疗工作。作为医院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经常参与全院心血管疾病的会诊和指导。除临床工作还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的编写工作。2007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10.兰州理工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王青,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江苏扬州人,教授,硕士。现为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支部书记、系副主任,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研究

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完成了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机械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课题、863子课题等项目。现正在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编著《普通物理学知识结构与学习指南》和《物理原理与工程技术》等书,参编《物理发展与科技进步》、《工科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教材。主持完成的“工科物理研究性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获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纳米碳管管束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准直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定向排列的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经甘肃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参加完成的“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的等离子体制备技术及相关物理问题研究” 、“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分别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2007年和2008年分别获校“三育人”和院“专业建设先进工作者”奖。

11.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文艺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主讲课程为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自200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00年“中国现代文学课”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课”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课程 。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课”获江苏省省级二类优秀课程(在课程组成员中排名第二)。2003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二等奖 。2004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二等奖。2004年“文艺理论课”获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在课程组成员中排名第一) 。在校教务处立科研项目3项,在江苏省教育厅立“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创作研究”项目。

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男,1959年生,陕西武功人,汉族,中共党员,西北农业大学毕业,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陕西省农业区划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农业经济、农业区划、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部省级及部门科技攻关重大调研任务40余项。在陕西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研究、陕西省主导经济园艺作物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研究、陕西省中低产田改造模式研究,提高陕西粮食作物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研究、陕西省中低产田改造模式研究,提高陕西粮食生产水平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研究、生态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理论及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区划学科建设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建议。如提出的陕西及分区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农村主导产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农业产业化理论及发展模式、运行机制,陕西主要经济园艺作物布局和规划方案,中低产田评价指标体系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陡坡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的治理模式等,对省地县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有些被直接应用到决策中,有些模式通过政府大面积推广,形成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或重大措施。特别是主持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04-05-02)“中北部丘陵沟壑区(米脂)资源高效开发与农林牧综合发展研究”成果,治理模式效果显著,在陕北同类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取得获奖成果1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11项:“陕西省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研究”获省二等奖,第1名序;“陕西省中低产田改造模式研究”获部二等奖,第3名序;“陕南秦巴山区经济植物综合发展及其种植区划研究”获省三等奖,第3名序;“稳定提高陕西粮食生产水平的研究”获二等奖,第4名序;“中国农村主导产业和产业化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农民专业学会的理论探讨”、“陕西省主要经济园艺作物发展规划研究”获省3项三等奖,均为第1名序”;“陕西省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建设研究报告”获部三等奖,第4名序;“陕西省综合农业区划”获省一等奖,主要参加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获部二等奖,主要参加人;“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研究”获部一等奖,参加人。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科技导报》、《科研管理》、《农业现代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4篇,其中有20余篇被国内权威性刊物转载,出版专著《乡村经济类型、区划与乡村发展》(合著)一部,译著《农业地理学导论》(合译)一部,参加编辑出版的书籍五部。曾被评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先进个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党员,被陕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授予省农业区划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同年被推选出席中共陕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被评为杨凌示范区科技新星。

科研项目情况

1.中北部丘陵沟壑区(米脂)资源高效开发与农林牧综合发展研究 科技部课题 1996-2000

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课题 1996-2000

3.陕西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课题 1994-1996

4.陕西省主要经济园艺作物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课题 1995-1997

5.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综合治理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课题 2000-2005

6.陕西省区域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研究 陕西省农业厅课题 2007-2008

7.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农业部课题 2009

出版专著情况

乡村经济类型、区划与乡村发展(合著) 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2

农业地理学导论(合译) 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2

陕西省综合农业区划 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8

发表论文情况

1.我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因素分析 第二作者 农业经济问 1993.10

2.陕西省粮食问题的审视 第二作者 中国农村经济 1993.8

3.陕北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潜力与开发途径 第二作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4.1

4.陕北地区中低产田的开发治理 独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2 .4

5.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 独著 农业经济问题 99.7

6.农民专业协会的理论探讨 独著 科技导报 97.11 F2—农业经济转载

7.“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理论探讨 独著 科技导报 97.2 F2—农业经济转载

8.我国农业问题的实质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独著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7.5

9.对近年来猪肉出栏波动与思考 第二作者 中国畜牧杂志 2007.22

10杨凌生态市发区的物质流和物质减量分析 第二作者 乡镇企业 2009.4

获奖情况

陕西省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研究

1998.3

1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陕西省中低产田改造模式研究

1996.5

3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陕南秦巴山区经济植物综合发展及其种植区划研究

1994.1

3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稳定提高陕西粮食生产水平的研究

1990.7

4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2003.3

5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中国农村主导产业和产业化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1998.12

1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陕西省主要经济园艺作物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研究

2000.6

1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陕西省“七五”和后十年粮食发展规划研究

1990.5

5

陕西省农村发展

研究中心优秀成果奖

陕西省商品粮基地建设研究

1989.9

4

陕西省农村发展

研究中心优秀成果奖

延川县农业经济调查

1991.4

1

省农业区划委员会

陕西秦巴山区自然资源及农业发展研究

1987.7

1

省农业区划委员会

陕西省综合农业区划

1988

参加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

1988

参加

农业部优秀成果奖

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研究

1987

参加

农业部优秀成果奖

陕西省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建设研究报告

1996.5

4

农业部优秀成果奖

农民专业协会的理论探讨

2001.10

1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2003.3.4

贰5省政府

13.陕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女,毕业于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现任放疗中心主任医师,陕西抗癌协会委员。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工作10余年,擅长于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放射治疗。开展了肺癌术中置管术后近距离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气管插管近距离后装治疗,食管插管近距离治疗,各种颅内肿瘤的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交替半身放射治疗,各种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完成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14.山东大学教授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67年1月

籍贯:山东威海

现任职务:

所属机构: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90年山大历史考古专业毕业;

1990-1996年工作于吉林省所;

1996-1999年就读于吉大考古系,获博士学位;

2000年至今,工作于考古系,2000年评副教授,2006年教授。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环境考古与先秦考古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山东商周时期制盐工具的研究》,2004—2006年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河南省焦作西金城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 :

论著 :

著作与教材:

《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论文:

1.《山东发现的几把东北系青铜短剑及相关问题》,《考古》2007年8期;

2.《国外所藏五件镶嵌铜牌饰的初步认识》,《华夏考古》2007年1期;

3.《山东北部全新世的人地关系演变:以海岸变迁与海盐生产为例》,《第四纪研究》2006年26卷4期;

4.《山东北部商周盔形器的用途与产地再论》,《考古》2006年4期;

5.《山东北部商周时期海盐生产的几个问题》《文物》2006年4期;

6.《<管子>所载海盐生产的考古学新证》,《东岳论丛》2005年6期;

7.《镶嵌铜牌饰的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5期;

8.《环境考古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华夏考古》2004年1期;

9.《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华夏考古》2000年4期;

10.《辽东半岛的獐与古环境变迁》,《考古与文物》1999年5期;

11.《试论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地理背景》,《中国史研究》1996年2期;

12.《<禹贡> “鸟夷”的考古学探索》,《北方文物》1995年4期;

13.《试论山东龙山文化郭家村类型》,《考古》1995年1期;

14.《海岱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变迁》,《东南文化》1994年5期;

15.《试论史前黄河下游的改道与古文化的发展》,《中原文物》1993年4期。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分会委员

15.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

女,1969年3月9日生,辽宁省辽阳市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学位,。现任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基础部办公室主任兼思政教研室教师。

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等学力),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1991年7月至1993年7月,在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化机系从事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1993年7月至2002年6月在该校马列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于沈阳工业大学基础部“两课”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2007年1月至今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从事基础部办公室主任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1992年7月被确定为助教,1996年7月晋为讲师,2005年7月晋为副教授。2002年7月任基础教学部马列教研室主任职务;2007年1月担任基础部办公室主任职务。

1996年9月加入辽阳市哲学学会,会员;

1996—1997年度被学校评为校“优秀教师”;

1999—2000年度被学校评为校“优秀教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先后多次为学生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外国法制史》、《公共关系》、《形势与政策》等8门课程。

主要从事哲学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哲学等。主持和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加了7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了2006年度辽宁省立项的“科学技术哲学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的研究(负责人为吴虹)。

主持和参与开展了学校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中国当代教育》、《中外学术导刊》、《航空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长白学刊》、《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集》、等刊物以及正式出版的全国性学术论文集上共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0篇。

16.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姓名,王青,性别:女,出生年月:1964年1月20日,出生地:北京市

学术成果:

《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研究》,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明治哲学与文化》,编著,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11月

《日本近世思想概论》,独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1月

《儒教与东亚的近代》,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译著《李大钊思想研究》,(日)后藤延子著,王青等编译,社会出版社,1999年10月《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日)内藤湖南,青木正儿著,王青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9月

《对中日问题的感想》(蔡元培文)王青译,《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蔡元培〈佛教护国论〉探源》(日)后藤延子著,王青译《蔡元培研究集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多元逻辑——克里斯托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17.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963年5月出生于浙江海盐。198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02年任教授,同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世纪学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先唐时期的宗教、神话、小说及其他方面的研究。主持过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江苏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佛经中的印度神话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中印古典文论比较研究》、国务院古籍规划整理项目《扬雄集校注》、国家教委、中宣部重点项目《中国思想家评传》的子项目《扬雄评传》。出版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台湾洪叶文化公司1998年)、《扬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启蒙与呐喊》(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等专著多部,校点、编著与合作编著著作近10部。在《汉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文学研究》、《西域研究》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论文与著作曾获98、02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0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以及03年度江苏省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

18.海南省信访局副局长兼来访接待处处长

王 青,男,1961年10月出生,海南三亚人,汉族,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学位,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海南省委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团省委常委、实业部部长、省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团省委常委、工农青年部部长;五指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正处级),市委副书记(正处级);昌江县委副书记(正处级)。现任省信访局副局长兼来访接待处处长,拟担任省委群众工作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19.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硕导

人物介绍

王青,男,1963年10月出生,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中国光学学会 会员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 会员

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 理事

江苏省标准化协会 理事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高级会员

研究方向

精密光学仪器理论与技术:主要以光干涉原理为基础,研究激光在光学测量中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技术;研究高精度数字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测速仪和光学姿态测量仪等精密光学系统;研究光学薄膜理论、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高光谱干涉成像技术。

研究项目与经费

1、纵向 非球面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200万 2006年-2009年

863×××项目 80万 2006年-2007年

863×××项目 40万 2006年-2007年

2、横向 移相式激光平面干涉仪 50万 2006年-2007年

大口径相移平面干涉仪 1052万 2007年-2008年

20.陕西晟世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清 女 陕西西安人,出生于1955年7月30日,中共正式党员,毕业于陕西省财经学院,大学本科,国家注册拍卖师。199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金牌拍卖师,享有“西北五省第一槌”称号。成功主持过我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冠名权的拍卖以及各种大型拍卖会数百场,曾多次与书画艺术大师---中国美协副主席刘文西等携手合作。除作为中国书画艺术拍卖现场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拍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外,在经营书画也有其独特的见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己又设立了陕西晟世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这是一所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组织策划书画艺术展览,推广当代中青年书画精英为宗旨,以经营书画精品为主业的宣传展示机构,并任企业法人及董事长。

多年来,自己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驾驭市场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为第一需要,通过学习,加强了个人党性锻炼,纯洁了思想,坚定了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经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工作中,牢牢树立核心领导意识和大局观切实增强了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十分注重将依法办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既注重工作实体,也强调工作程序。率先垂范,保持清廉行政,在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坚持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坚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俭为荣,使自己堂堂正正、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在廉政建设中,自己走在前列,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在这一年,王总以十多年投身于中国书画艺术的激情,带着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重任,带着浓浓华夏文化的气息,一路前行来到了深圳——这片文化沸腾的热土。在奥运前后,她以卓越的眼观、独具的匠心带领晟世隆公司推出:“风华正茂”全国书画巡回大演展、“晟世中华”全国书画巡回大演展活动,辗转全国十个大城市,在书画领域兴起了一股强烈的热潮,为唤起中国书画艺术的再次蓬勃生机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晟世隆公司在本行业超车道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王总也始终认为在改革开放30年,一大批中青年画家成长起来,他们基础扎实,思想成熟,目光敏锐,视野开阔,在艺术上苦苦探索,闯荡社会,走向国际,始终清醒地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能够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据一定的崇高地位的。他们当中相当数量富于进取,永远憧憬于未来的优秀青年们,已经在这些年更是艺术家族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如同参天大树所萌发的嫩芽新枝,迟早会茁壮成长,繁花满树。所以在王总眼中:优秀中青年书画作品是有巨大升值空间的和收藏价值的,是一支潜力股,是投资的绝佳选择;同时认为艺术品可以成为文物,但是文物不一定是艺术品;从这个角度讲又升华了优秀中青年书画作品历史价值。王总忙于中国书画艺术的事业之余,也是佛教的虔诚者。2009年5月1日,王总受广西桂平市政府邀请,参加西山浴佛节,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佛学融合在一起,开创了一道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