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烬美
释义

王烬美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冬,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

1921年春,王烬美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在上海出席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留在中央负责领导工人运动。参与制订《劳动法大纲》,先后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罢工斗争,并为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的成员之一。1922年11月,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的组织。192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经工人营救获释。后重回山东,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1924年1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5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抱病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逝世,时年27岁。

抗日时期

1918年4月,20岁的王尽美离家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被推选为省立一师北园分校代表,积极参加罢课、集会、游行。

1919年6月的一天,父亲等人在诸城县城西河滩举行反日救国大会,吸引数千人参加。

会上,父亲上台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的罪行,讲述了济南和全国的斗争形势,号召全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齐心抵制日货,并要求大总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诸城反帝爱国斗争的烈火由县城迅速蔓延到乡村腹地。

代表作

《长江歌》,《厂主寄生虫》,《山东劳动周刊》

与毛泽东相识相知

五四运动期间,父亲与邓恩铭成了亲密战友。1920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人在山东发起组织进步学术团体“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并任主编。

1921年春,父亲与邓恩铭等人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他们两人奔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一大代表大多住在预先租下的博文女校的三间房内,父亲与邓恩铭和毛泽东是邻居。在上海,父亲与毛泽东相识相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更坚定了父亲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回济南后,他写下了著名的《肇在造化——赠友人》:“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根据这首诗,父亲把自己的原名王瑞俊改为王尽美。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父亲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会议。在与会间隙的联欢会上,父亲尽情施展了文艺才华,用三弦演奏了《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多首中国乐曲,博得各国代表一致喝彩。

7月,父亲被中共中央调往上海,同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共同起草制定了《劳动法大纲》,大纲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行动纲领。同月,父亲与邓恩铭又以山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

二大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工人运动。此后,父亲先后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铁厂工人罢工、秦皇岛码头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在工人中树立了极高威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