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衡 |
释义 | 1 明代杂剧大家王衡(1561—1609)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江苏太仓人。宰相王锡爵之子,画家王时敏之父。万历十六年顺天乡试中会员,因是宰相之子,有言官弹劾主试官,认为有作弊嫌疑。王衡在他父亲执政期间没再参加进士考试。万历二十九年,王锡爵退隐后,王衡才再次走进科场,以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辞官归隐,中年早卒。著有《缑山集》及《郁轮袍》等杂剧。 ◎ 人物生平王衡出生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卒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其父王锡爵为万历年间的大学士、内阁首辅,其子王时敏乃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可能他的老子与儿子都名头太大了,反掩了他的名声,连现在的太仓人也不太知道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了。其实,王衡在明代时,知名度是甚高的,《明史》卷二二八有其事迹记载。《中国文学大辞典》里也有他的条目,在明清戏剧史上,他更是不可不提的一位杂剧大家。 王衡从小聪颖过人,又好学博记,尤好古文诗歌,且得名师教导,并从同乡同姓的大文豪王世贞处学习诗文,故《列朝诗集小传》就称他“学殖益富,能诗善书,散华落藻,名动海内”。可见其在青少年时已颇有知名度了。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万历十三年(1585),他年轻气盛,踌躇满志,24岁的他与同窗好友松江的陈健儒去南京应试,没想到落第了,这对他打击甚大,但他自信自己乃怀才不遇,未遇上伯乐而已,他决定对“古今治体”、“经世要务”再作研习,以求再战。 万历十六年那年,二十七岁的王衡在顺天(北京)的乡试中考了第一,成了那届的会元。没想到因为王衡是宰相之子,礼部郎中高桂、饶伸等言官提出弹劾主试官,认为有作弊嫌疑,并把王衡列入八名可疑中试学子名单中。此事举朝震动,闹得沸沸扬扬。赞者认为王衡“诗文皆名家”、“实有才名”、“名噪一时,士人皆以前茅让之,无一异词者”、“诚然不愧举首,都人士皆耳而目之也”。贬者认为宰相之子考第一,大可怀疑,因争辩双方均为朝廷重臣,皇上命众考官对试卷进行复校,复校结果众考官都认为王衡的试卷才气逼人,无不叹服。但言官上疏不止,以至激怒了万历帝,把高桂、饶伸等言官下狱。王衡的文名虽因此传得更远,但也成了另一派的众矢之的,王衡知道冲突的真正起因在于党争,这使他因此而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他一则劝父亲设法疏救言官,一则表示“不复应试”,以免争端再起。他父亲王锡爵也发誓,只要自己在朝为官,儿子王衡就不再来应试,免得瓜田李下。此后,王衡回太仓老家,“闭置一室”,“谢客读书”,他当时写诗自叹“生长宰官家,心情春后花”,那种矛盾,郁闷、无奈的心情可见一斑。 到了万历二十九年(1601),此时离王锡爵请辞回太仓休养已十年了。为了证明自己并非背靠大树好乘凉,王衡第二次上京会试。结果以第二名考中进士,继而又在殿试中以第二名得中榜眼。这次即便王锡爵的官场对头也无话可说了。王衡以过硬的才学向天下人昭示了自己的清白,昭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因当年王锡爵也是榜眼,故朝野以“父子榜眼”传为美谈。此后,王衡被授翰林院编修。由于王衡自感“长于边务”之才无法贡献朝廷,对仕途颇感失望,就索性借奉使江南之机,辞官回故里。回太仓后的王衡过着平谈的读书著书生活,终其一生,再未出仕。 王衡辞官回太仓后,居住于春水船。与当时的文坛名人时有往来,常有诗文唱和,并与戏曲家汤显祖、屠隆等人都有交往。王衡一生不顺,心情郁郁,所以49岁时头疾不治,比他父亲早一年去世,时在万历三十七年。王衡病故,使王锡爵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之余,他写下了《祭天男衡文》。 ◎ 个人成就◎ 著述王衡著述甚丰,计有《缑山集》27卷、《纪游稿》、《春秋纂注》4卷、《秦汉人文选玉》6卷、《归田词》、《诸子类语》、《论语驳异》等。 ◎ 书法王衡善书法,学颜真卿与苏轼,董其昌云:“辰玉虽不沾沾论书,乃眼白一世,鲜所许可,其天骨既尔秀绝,而盘旋唐、晋间,功力兼至,或以为学苏子瞻,子瞻实不能尽辰玉也。”明代娄坚在《学古绪言》中谓其“天授即优,功力日深,小自指顶而上,至径可二寸,皆极娟好,更饶风骨,又大而四五寸,或大至尺余,皆不烦绳削而趣溢出,更假之年,只可追蹑北宋名迹。”评价既实又高。王衡是被列入《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的明代书法家之一。 ◎ 杂剧王衡最出名的是他创作了多部杂剧《郁轮袍》、《没柰河》、《再生缘》、《真傀儡》等。《郁轮袍》是一出暴露科举弊端的剧作。它也取材于历史,根据的是唐代薛用弱《集异记》中有关王维的记载,不过,此剧也不是忠实的照搬原故事,而是利用这个科考的框架另出机杼。原故事中的歧王和九公主尽管以权势操纵朝廷科考,但尚不失爱才识才之心,可是剧中的歧王,只是想利用当时的名士王维来供奉九公主,以巩固他个人的地位。此外,剧中又增添了几个人物,如不学无术、利欲熏心的士子王推、依附权势、妄想高位的监试官王履温等,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层面。剧作即通过市井无赖王推冒名王维,得到歧王和九公主的推荐,几乎骗取状元,王推又揭发王维受歧王庇护。后歧王察出王推的面目。王维看破世态也辞归。作品揭露了科场的肮脏内幕,展示了主人公王维从迷恋科举到最终逃离宦海的心灵历程。 《真傀儡》写宋丞相杜衍,穿便服看人扮木偶的傀儡戏,受人侮慢。后朝廷使臣来,杜衍穿傀儡衣谢恩,众人都很惊诧,杜衍却毫不介意。作品反映了人情世态。人生如傀儡戏,人如傀儡。 《没奈何》写弥勒佛化作葫芦先生,在街头卖卦,没奈何问卦。借二人的问答把世上诸事如经商、相面、秀才、官员、讲学先生、九卿三阁老等等,一一否定。“世上没有个得意人,没有个得意事”。在后没奈何随弥勒佛跳入葫芦,得到解脱。此剧可以看作是王衡对人生的思考,也可以看作是他内心苦闷、悲哀的流露,其中不乏王衡对父亲官宦生涯的总结,真诚而沉痛。 王衡杂剧的语言保持了元剧的风味,但雕刻的痕迹时时可见;剧本的长度伸缩自如,已不复四折之旧,演唱形式也与元人有出入,这种形式上的自由正是明杂剧的特点。 ◎ 诗作选摘【花朝】 晴烟膏露若为容,踯躅香苞望晓红。 莫怨五更风色恶,开花原是落花风。 【支硎山口占】 晓山烟重暮山开,石马三朝半绿苔。 扫得墓门清似水,梅花昨夜又飞来。 【池上即事】 含情落叶已缤纷,深转歌喉齿未分。 桥上玉人真咫尺,箫声似隔数重云。 【计偕别长儒仲醇】 结旆萧萧事远游,沙湖潮上荻花秋。 征帆日落长江外,送客钟闻野渡头。 一夜弟兄吴市酒,几回风雪剡溪舟。 缁尘古道浑如许,珍重初衣问白鸥。 【与仲醇馆中夜话】 腰镰无赖剪秋蓬,孤馆寥寥夜色空。 忽报客来钟定后,共看心事月明中。 梦回书带飞蝴蝶,坐久经帘堕网虫。 种得芭蕉堪作纸,墨庄荒尽旧墙东。 【北上吕城阻坝别亲】 苏苏寒雨滴平川,共话行期笑屡迁。 宿草故含河畔色,新炊半见客中烟。 隔江鸿雁如兄弟,明月天涯是去年。 匹马夕阳缘底事,梅花零落野塘边。 【大内莲花】 西山青落影娥池,仗外芙蓉入照时。 薄雨未消初日晕,晚风欲语向人枝。 六宫香粉流红腻,三殿浮凉湛绿漪。 的的夜舒人不见,集灵台畔露华知。 【寓极乐寺】 湾湾绿水带城阴,白日青莲双树林。 万叠云山千里梦,六时钟磬五更心。 寒灯贝叶翻香蠹,春日檐花坐语禽。 随意竹床葵菜好,经帘不卷画堂深。 2 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一级画师王衡,1916年1月生于河北省满城县。194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3年结业于天津神州画院函授专科。东北大学教授兼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一级画师,台湾中华艺术学会艺术顾问,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体育知名人士。沈阳市老干部书画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最早大学生体操比赛获鞍马双杠及全能冠军。参加全国国际书画展赛,多次获金、银、铜等奖。中国大众书画社授予一级国画鉴赏家称号。主攻中国画,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美术院校师生书画大展、世界华人书画展、中国首届“功在千秋”书画大展、“98抗洪精神赞”全国美展、“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建国五十周年全国美展、“亚亨杯”全国美术精品大展、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2003全国著名画家邀请展等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先后参加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书画艺术交流展。近二十幅国画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以及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山水画《祖国颂》获“黄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山水画《黄山》获台湾“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银奖。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及奖杯证书。简历入编《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当代书画家墨迹选》等三十余种。 3 东北大学教授王衡,1916年1月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郭村,194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1993年结业于天津业余书画学院国画函授专科。原国家体育部主任、东北大学教授兼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长、体育界知名人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沈阳市老干部书画会理事、中国老干部书画协会理事。曾参加市、省、全国及国际书画展赛,多次获奖。1993年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国画鉴赏家称号。1993年9月入编《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并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及奖杯证书。1993年10月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录》并获荣誉奖及入编其他《辞典》三十余部。作品被国内各大博物院收藏,并出口到日、美、韩、巴西、新加坡、加拿大等国。 4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衡,男,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国际投资与金融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欧洲大学研究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马克斯·韦伯学者(导师:GATT/WTO首位法律顾问,国际法学泰斗 彼得斯曼[Ernst-Ulrich Petersmann]教授)。 学术任职(以时间为序): (世界)国际经济法协会常务理事、亚洲国际经济法网络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西班牙马德里仲裁院(the Court of Arbitration of Madrid)仲裁员、香港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外部评审专家、商务部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专家、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 曾赴WTO总部研修,多次应邀在WTO秘书处举办讲座、进行大会发言。不少观点被国内外学者引用。例如,王衡《提升贸易政策制定中的企业参与》一文观点为牛津大学Carolyn Deere-Birkbeck教授等人所著, 牛津大学全球经济治理项目与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SID)2010年共同出版的研究报告“Strengthening Multilateralism: A Mapping Of Proposals on WTO Reform and Global Trade Governance”(《多边主义的强化:WTO改革与全球贸易治理路径设计》)所引用。又如,王衡在(世界)国际经济法学会创始学术大会发言论文《WTO与透明度:中国视角》为德国马普知识产权、竞争与税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and Tax Law)的研究报告引用。 主持13项课题,其中WTO总部课题1项、教育部一般课题2项(“经济危机下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问题研究——基于多边与区域化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WTO背景下的中国服务原产地规则创新”)、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一般课题1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研究”)、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主研国际课题5项,包括加拿大“新兴动态全球经济体网络”课题、中国欧盟司法与法律合作项目、中国加拿大WTO能力建设项目。主研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 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奖励。例如,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重庆市首届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11年青年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一等奖1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10年青年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09年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三等奖(一等奖空缺)、全国三好学生标兵、重庆“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第七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奖、中国大学生 “建昊奖学金”等。 在荷兰Journal of World Trade (SSCI期刊)、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法杂志》(SSCI期刊)、德国《跨国经济法杂志》、《现代法学》、《法商研究》、《当代法学》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4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1篇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出版《服务原产地规则研究》(个人专著,法律出版社出版)、《欧盟证券法研究》(副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等9本著作。 有两篇英文论文分别收入著名国际法学家主编,欧洲和北美出版的以下两部著作中:在WTO首任上诉司司长Debra Steger教授主编《21世纪世界贸易组织重构》(加拿大Wilfrid Laurier大学出版社,其他作者包括WTO上诉机构成员Van den Bossche教授、Thomas Cottier教授、上诉机构首任主席Julio Lacarte Muro等十多位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以及原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日内瓦高等国际问题研究生院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约斯特·鲍威林(Joost Pauwelyn)主编《贸易、能源与环境交互下的全球挑战》(日内瓦高等国际问题研究生院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心与(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出版,该书还收录了WTO总干事拉米、著名国际法学家彼德斯曼(Ernst-Ulrich Petersmann)教授、WTO首席经济学家Patrick Low等著名专家论文)。 以访问教授身份,分别执教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法学院英美法学系、渥太华大学法学院大陆法学系,以及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院。 此外,应邀赴美国西北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法国巴黎一大、日本早稻田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30余所欧、美、日著名高校面向博士生、硕士生等讲学。多次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日本东京大学、我国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等地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提交论文并做大会发言,并在商务部相关司局等主办会议上发言。他多次担任Willem C. Vis (East) 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评委。为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相关协议提供法律意见,全程参与中国首笔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出口欧洲合同等多份英文合同谈判拟订等。 王衡被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和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法学创新网”遴选为“新秀100”之一。 学生期间,作为主力队员获第二届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冠军,代表中国大陆赴维也纳参加第九届Willem C. 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 5 拥有59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民王衡,1950年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光华乡王胡村人,13岁辍学回家务农,一直与黄土地打交道至32岁。 1962年,十一岁的王衡随家人从天津回到故乡山西万荣县光华乡王胡村。回村第三年,父亲突然去逝,使得原来就窘困的家庭塌了天,一日三餐成了最大的问题,才读完小学5年级的王衡不得不辍学劳动,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那段日子里,幼小的王衡每天到离家50多公里的运城市盐池拉硝,一拉就是7年。少年时期的磨难,造就了王衡不屈命运、坚忍不拔的性格,更是他勇于投身科技、勇于面对无数挫折与失败的原动力。 1982年,在探访一位远房亲戚期间,因看到有人用蚕豆填堵地下矿井渗水口,从小受于饥饿的王衡内心受到“深深的伤害”。于是回到家之后就开始到处筹积资金,着手实验研究防治地下工程水害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下决心用技术手段替代用粮食填地下渗水的“混蛋方法”。借钱、买材料、买书籍,一发不可收拾、执着不悔,家成了试验室,他成了“不务正业”之人。家里除了水泥等乱七八糟的材料之外再无他物,妻子敢怒不敢言,不理解他的行为,却又不敢干涉。一方面,农民不可能申请到国家的科研经费,于是就只能自己筹经费。另一方面,别人不理解他的行为,讥讽挖、苦泼冷水自然不少,连一些领导都劝他“你这玩艺哄不住人,停住吧”。但他没有后退。从82年开始,王衡日复一日,苦苦“捣弄”两三个月,失败了,又重来,再试验三个月。就这样,只借钱,无收入,一直到了86年,王衡的地下工程防水材料试验才算取得了自己满意的结果,送相关主管部门检测后,结果出人意料。他的发明在技术参数上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的五个基数。王衡已得了第一步成功。然而此时,本来就无任何积蓄的王衡已欠债3·8万(1986年,对一个农民来说,这是天文数字)。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件数可敌专家教授试验成功之后,王衡又自筹资金创办了山西建华化工厂,并继续研究、开发生产防水材料。他在防水剂上的技术发明填补了国家技术空白,使许多工程水害迎刃而解。他的产品BR型增强防水剂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走向了国际市场。据了解,他发明的产品已在国内11个行业的1180项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如北京西单地铁、京九铁路、葛洲坝、三峡大坝等工程。 2005年3月28日,在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王衡申报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我国农民荣获此奖殊荣的第一人。 王衡从1992年起,就开始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凡有成果就申请专利。目前,王衡及其建华化工厂已申请了59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其中11项是发明专利。还有四项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技术在研究试验过程中。另外,还有两本专著,15篇学术论文。 王衡认为,没有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就不会成为大舞台竞争的优胜者。王衡每年都有花费3-4万元人民币去查询全世界在工程防水材料方面的专利申请情况。 问“今天是什么时代”让王衡成了科学家 作为一名农民,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获,需要什么样的决心和毅力?除了学习,恐怕别无他途。王衡常教导建华化工厂的员工,每天都要问问自己“今天是什么时代”,以促进他们努力学习新知识,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从王衡着迷于科研那天开始,他同样每天都问自己这个问题。于是他不断学习,读了许多化学、工程材料等方面的书籍。早在1992年王衡就开始学习计算机,之后,又有一系列的数码产品问世,他也总是急于学习使用,唯恐自己落后于时代。 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姓名 王衡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62 学历 博士 国籍 中国 简历 曾任美国Synchrous Group Inc设计工程师, Pacific Information Inc工程部副总, Mighty Micro Inc技术副总,Pacific Information Inc总经理,浪潮电子(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任职情况 公司名称 职务 任职日期 离职日期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 2005-03-23 2008-0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2001-07-28 2008-03 7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副主任医师王衡大夫简介科 室: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神经脊柱外科 擅 长: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损伤、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微创治疗、骨科创伤及关节病脑缺血,脑梗,脑血管介入手术,非常擅长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脑梗,是这方面国内知名的专家颅腔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神外疾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损伤、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微创治疗、骨科创伤及关节病 医生简介: 王衡,男,神经脊柱科副主任,中韩脊柱病治疗中心主任、杰西等离子刀颈椎病治疗中心副主任。神经脊柱专业,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损伤、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微创治疗、骨科创伤及关节病。 8 北京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北京铁路分局党委书记 9 剑桥大学副教授王衡 剑桥大学博士 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和1987年分别获北京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East Anglia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近十年,曾参加欧盟多国合作的ESPRIT II项目,欧共体RACE 项目,英国国防研究机构委托的剑桥大学计算机系与工程系合作的项目,以及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基金会资助的多项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图形标准规范和网络服务,数字化数据的版权保护技术,ISDN上数据传输和多媒体软件,数字化目录系统,高速微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新型图象存储器,控制新型三维电视的嵌入式软件,三维数据(静态或动态)可视化和图形软件;SUN Solaris,SGI IRIX,Linux计算机系统管理。 2001年起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数字图像处理”与“人机交互”。承担和参加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033020,十五863项目2001AA114170子课题,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英国皇家学会(15693),十五863项目2001AA114153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04731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 2004CB719403)。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 1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原纪委书记王衡,合肥市蜀山区前任纪委书记 2009年12月28日,免去王衡同志中共合肥市蜀山区委常委、委员,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职务。 1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200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优秀青年演员 ◎ 话剧《欲望号街车》 《大雪地》 《电话方程式》 《再见了,妈妈》 《严德海》 2003年《商鞅》 (国家舞台精品工程) 2003年《难忘的岁月》饰张蓬远 2004年至今《城市禁忌之人模狗样》饰猎狗乙 (演出至今,巡演各国,参加各大国际戏剧节,多次获大奖)(商业演出的精品) (纪念话剧百年进京演出) 2004.12《糊涂戏班》饰毛百利(小偷) 2005.8《鬼马嘉年华》饰海归 2005.12至今《恋人》饰爸爸 (纪念话剧百年进京演出) 2005年至今 话剧《捕鼠器》 2006.4《牛虻》饰马尔蒂尼 (参加第一届广州文化展示月) 2006.7至今《红星照耀中国》饰李长林、王老大 (纪念话剧百年进京演出) 2006.8至今《秀才与刽子手》饰偶人 (国家舞台精品工程,演出至今,巡演各国,参加各大国际戏剧节,多次获大奖)(参加第二届广州文化展示月)(纪念话剧百年进京演出) 2007年 《人模狗样》《恋人》《红星照耀中国》《秀才与刽子手》 纪念话剧百年进京演出 2008.5至今 08版《捕鼠器》饰 梅约 梅特凯夫(史上连演时间最长戏剧) 2008.10至今 08版《兄弟》饰 李光头 (男一号)(参加第三届广州文化展示月) 2009年至今 《今夜请将我遗忘》饰 陈重(男一号) 2009年 《蜗居》 饰 苏淳(男一号) 2009年至今 话剧版《高考1977》(男主角,国庆60年献礼) 2010年 《12怒汉》 ◎ 影视《二分之一谋杀案》 电视剧《家有公婆》姜 凡——王 衡 ◎ 配音作品《神秘岛》(Mysterious island,2005) 阿瑟顿——王衡 《象棋王》 欧阳叔平——王衡 (刑警803新作)《魂断白玉杯》杨 哥——王 衡 《逃之夭夭》 《博物馆惊魂夜》 《魔窟》 《秦时明月》范增、雁春君、胜七、公输仇——王衡 2009年 《大战外星人》环仔——王衡 ◎ 人人网在人人网上姓名为王衡的用户有606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