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皞 |
释义 | 北宋史学家王皞(?~约1064),字子融,北宋史学家,青州人。大中祥符进士,历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等职。博洽多闻,于经史考据之功尤为深厚。曾论及宋初以来典礼因革,著《礼阁新编》。尚著有《唐余录》60卷,记载五代史事,以《旧五代史》为根据,间采小说,笔记,故纪、志、传,多首尾完备,事实较详。又仿裴松之《三国志注》,对有关史实加以注明,以补旧史之缺,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本书实为五代别史,因宋当继唐,而五代居于闰位,故王皞将其书取名《唐余录》。 海派书画家王皞 (1860——1947)字星槎,海派书画家。江苏吴江人。久寓沪上。工画花卉,师承沈石芗,上宗北宋,近师南田,不袭其貌,隽秀洒落。出版有《王皞书画集》。 高丽王国高宗王皞(1192年-1259年),王氏高丽第23代国王,庙号高宗,1213—1259年在位。 1216 年,东京(辽阳)一带的反蒙契丹贵族金山等率部窜入高丽,攻城夺地,四处寇掠。1218 年,成吉思汗以追剿契丹叛人为名遣哈真、札剌率军进入高丽。王皞命其枢密院使赵冲等领兵与蒙古军共灭契丹寇,遂与蒙古相约“两国永为兄弟”,每年遣使通贡。①但此后蒙古统治者连年遣使到高丽索取贡物,诛求无厌。如1221 年使者著古与奉皇太弟斡赤斤命至高丽,索贡獭皮一万领,细绸三千匹,细苎二千匹,绵一万斤,墨一千只,笔百管,纸十万张,以及其他诸物②。蒙古使者骄横贪婪,任意要索“撒花”,激起高丽人的愤怒。1225 年,著古与在索贡归国途中被人杀死,两国关系随之断绝。 1231 年,窝阔台命撒礼塔统兵侵入高丽,其麟州都领洪福源降,导蒙古军攻陷此境四十余城,进围王京。蒙古使者持诏入城,诘责高丽杀使之事,令其投降①;又索取“好金银、好珠子”及其他大量贡物,并命送王公大臣之子女来献。王皞遣弟侹至蒙古帅营请降,以大量金、银、衣、马、器皿为献,撒礼塔许之,乃置京府州县达鲁花赤72 人于其境②,1232 年初,班师还。二月,蒙使都旦(契丹人)至王京,声称来“都统高丽国事”,竟欲入居王宫。因蒙古屡逼纳贡和进送王公贵人子女,皞遣使奉表入朝,并致书撒礼塔申述难以应办的原因,撒礼塔怒拘使者,其逃回者遂传言蒙古将再举入侵③。七月,皞依从权臣崔皞的决策迁都江华岛,遣人往北境诸城杀达鲁花赤,令人民入山下海躲避,对蒙古采取了抵抗的态度。八月,撒礼塔奉旨再征高丽,洪福源收北境州县遗民来附,遂长驱直入王京,遣使到江华岛诘责高丽王抗命迁都,令其出陆。撒礼塔领兵继续南下攻掠各地,拔南京(今韩国首尔),十二月,进至处仁城,被守城者射死。蒙军遭到高丽军民的抗击,又失主帅,不得不撤回,留福源屯西京(平壤)。1233 年,窝阔台诏谕王皞,数其拒命、杀使、迁都、不上民数等五“罪”④,高丽不理,仍乘势出兵收复西京等地,洪福源领降民逃居辽、沈间。1235 年,窝阔台遣唐古与洪福源等领兵入高丽,自此连续多年抄掠各地。1239 年,召还唐古军,诏命王皞入朝,皞遣王族佺代他赴蒙古朝见。1241 年,皞又以王族綧称己子,与贵族子弟10 人入质于蒙古(綧后居辽东,领高丽降民)。其后双方使节仍频频往来,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关系。 1247 年,贵由以高丽“岁贡不入”为由又遣军入侵,次年还。1253 年,蒙哥以诸王也古统兵大举入侵高丽,迫令王皞出陆迎降,皞不得已派次子淐入朝。蒙哥仍不满意,1254 年初,召还也古,以札剌儿带为征东元帅代之。这一年,蒙古军在高丽肆行杀掠,“所掳男女,无虑二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杀戮者不可胜计,所经州郡,皆为煨烬”①。此后札剌儿带军连年留屯高丽,多次出兵攻掠其南境各地和进逼江华岛对岸,坚持以国王出陆迎降和派王太子入朝为退兵条件。高丽朝中意见不一,迁延至1258 年,数代专揽国政的权臣崔氏被推翻,才决定遣太子倎入朝。1259 年,倎赴四川军前朝见,至六盘山,闻蒙哥死而止。忽必烈由鄂州北上,倎迎谒于汴梁,随从同往开平。1260 年二月,高丽来报老王已故(王皞死于上年六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