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国印刷史
释义

基本信息

外国印刷史

拼音:Waiguo yinshuashi

英文:history of printing abroad

印刷史概况

作为信息存贮的重要媒介,印刷的诞生和发展受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推动和制约:一方面是对社会活动经验积累和交流传播产生了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具备了印刷的物质基础如纸、墨、制版技术等。在中国发明了印刷术以后,一些东亚、东南亚国家早在中国唐代即先后学习引进印刷技术, 并根据各自的需要和条件,创建了自己的印刷事业;而欧洲各国虽受到中国印刷术的启发和影响,直到文艺复兴以后,15世纪中叶始发展起来,但由于不断吸收科学技术成就,逐渐形成了多品种、高效率的现代印刷风貌。

东亚、东南亚印刷的源流 东亚、东南亚各国7、8世纪以来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朝鲜、日本等国吸取了中国唐代已臻成熟的雕版印刷术,这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朝鲜印刷史

朝鲜与中国在隋唐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已十分密切。邀请中国人士赴朝鲜讲学、传授技术以及派遣使节、僧侣等来中国学习交流,极为频繁。文化发展的需要导致对书籍印刷的重视。中国的印本书籍甚至雕刻版往往作为礼品或商品大量输入朝鲜。印刷术也随之东传。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中,就有1966年在南朝鲜庆州佛国寺释迦塔中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内有武则天创的“制字”, 学者推定为 8世纪初的印刷品。

朝鲜在此基础上不断作出独特的发展。据朝鲜史籍记载,在10世纪中叶已有了铜版印刷,但主要仍用木刻版印制书籍,曾在1014年翻刻《大藏经》。1042~1045年间先后刻印《汉书》、《后汉书》、《唐书》、《礼记》、 《毛诗正义》等。高丽高宗时 (1234),崔怡铸字刊印《详定礼文》28本,经考证为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活字(铜活字)印刷的书籍。1239年以前并印行了铸字本《南明证道歌》。1298年刊印的《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为存世最古金属活字本朝鲜还用木活字刊印《功臣督监》等。15世纪以来还曾用铅活字、铁活字、陶活字进行印刷,如《通鉴纲目》,直到19世纪才逐渐为近代印刷术所取代。

日本印刷史

日本印刷事业的起源与佛教流传有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日本最初的印刷术是由朝鲜东传。以后日本与中国之间,高僧、遣唐使、留学生等往返频繁,对日本印刷的开创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据记载,日本宝龟元年 (770),即刻印了全部为汉字的《无垢净光经根本陀罗尼》等 4种经文,存贮在 100万经幢(小木塔)中,称为“百万塔陀罗尼经”。宽治二年(1088)曾刻印《成唯识论》,宝治元年(1246~1247)翻刻了中国宋代婺本《论语集注》,是日本刻印的第 1部儒家书籍。1264年日本僧侣从中国宋朝携归《大觉禅师语录》刻版,正应二年(1289)招聘中国宁波刻工徐汝舟、洪举等前往日本刻佛书。元亨元年(1321)刊印附有平假名的《黑谷上人语录》,是日文刊本之始。1590年欧洲传教士在中国广东澳门用西洋活字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欧洲印刷术随即传入日本,称“切支丹”本。1597年用木活字刊印《劝学文》,史称此法出自朝鲜。1616年间用朝鲜铜字印《群书治要》,不足的字由中国人林五官增铸。1869年日本人本木昌造向曾在中国主持过美华书馆的美国传教士姜别利学习汉字字模制法,并购用 7种汉文活字字样日本对汉字活字字体有深入研究发展,创写了多种字体,并不断向国外输出。此后,日本不断吸收西方新的印刷技术加以利用和发展,特别是在汉字排版方面,创制了铸排机和照相排版系统。

东南亚各国的印刷

东南亚其他各国的印刷事业开展较迟。1295年安南陈英宗从中国元朝取得《大藏经》刊行。1443年安南黎朝梁如鹄两次奉使到中国明朝学习刻书的方法,回国传授。明代钱溥奉使安南与其国宰相等赋诗唱和,用活字印成诗集 。1593 年(中国明代万历二十一年),教名约翰·维拉的中国天主教徒在菲律宾马尼拉刻印《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中文本及太格罗文本。中国清代中叶有广东茂名人林某在泰国刻印书籍。1815~1822年间中国广东刻工梁阿发到马六甲刻书。这些交流活动使印刷术在东南亚各国不断有所发展。

欧美印刷的起源

西方史籍对欧洲印刷的起源缺乏明确的记载。从现存欧洲最古老的印刷品来看,14世纪末即已开始使用木版、铜版刻印圣像、纸牌,1423年印制的圣克利斯道夫像也是采用木刻版。后来在刻制的图像上配置了文字。到15世纪中叶,又出现了欧洲最早宗教书籍及A.多纳图斯著的拉丁语法, 称为“语法初阶”,采用的是与中国木刻版印刷相同的方法。因此,从印刷应用范围逐步扩展的过程及使用的版材工艺来观察,与东方极为相似。中国自唐代8 世纪以来,丝绸之路远至大秦(古罗马),而且与波斯等地贸易频繁,可以证明中国印刷与欧洲印刷有一定的关系。早在1294年波斯京城大不里士已仿中国元代印行钞币。1310年波斯首相、史学家拉希德-埃丁所著《世界史》阐述了中国雕刻印书法。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中国游历,也促进了文化方面的交流。据此分析,东方印刷术对欧洲不无影响。

铅印工艺的传播

15世纪30~40年代,德国人J.谷登堡致力于印刷术的探索,用模型铸制铅合金活字排成版面印刷,并参照酿酒用压榨架结构,制成木质印刷架,印刷书页。故西方对印刷机至今仍沿用印刷压架的名称。著名的《四十二行圣经》就是用谷登堡活字和印刷架排印的现存最早印刷书籍。因铸制的字母整齐一致,一次排版可连续印出许多印张,为各国陆续采用,对当时的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谷登堡的发明, 不仅使德国许多城市建立了印刷所,并传播到欧洲各国。如K.斯魏因海姆与A.潘纳茨1465年在罗马附近的苏比亚科刊印了 “拉克坦提乌斯” 一书。1469 年乔万尼 · 达施皮拉在威尼斯市建立了印刷所。1470 年 M. 克兰茨在巴黎建立德国印刷所的第 1分所。1475~1476年W.卡克斯顿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寺建立了英国第 1所印刷书籍的工场 ,刊印《圣经》 和宗教书籍。1563年I.费多罗夫在莫斯科建立了用基里尔字母 (俄文等的本源) 排版的印刷所,刊印《使徒行传》等。

欧洲建立印刷所的年代

1456年以前 德国美因茨

1462~1465年 意大利罗马

1466年 希腊

1468年 瑞士

1469年 意大利威尼斯

1470年 法国巴黎

1473年 荷兰、比利时、奥匈帝国

1474年 波兰、西班牙(一说1506年)

1475年 英国伦敦

1482年 丹麦

1483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一说1643年)

1487年 葡萄牙

1494年左右 保加利亚

1508年 罗马尼亚,英国苏格兰

1530年 冰岛

1533年 俄国(一说1553年)

1551年 英国爱尔兰

欧洲的印刷术

关于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历史,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还提及, 1423~1437年荷兰人L.杨松,也称柯斯特,刻制木活字刊印荷兰文的拉丁文法和大的标题字获得成功, 而正文字的雕刻质量未能胜过雕版,因此未被推广。

欧洲的印刷术也传播到洲外各地。如1516年摩洛哥的非斯设立印刷所,1561年传到印度果阿。1638~1648年传到美国。1752年加拿大建立了印刷工厂。19世纪中叶传到日本。

欧洲的印刷技术以印制宗教书籍为契机由传教士传入中国。1807年英籍传教士马礼逊计划在广州用合金活字版印刷 《圣经》 未成,1814年带中国刻工到马六甲,十年后书成,运回中国。1815年英籍传教士马士曼委托P.托马斯在澳门刻制字模,运至星洲(今新加坡)印中文《圣经》。1844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澳门开设花华圣经书房,1845年迁宁波,改称美华书馆,再迁上海。传教士姜别利主持美华书馆期间用电镀法制作汉文活字铜模大小 7种。铅印技术在中国随之逐渐普及。

各种印刷工艺的发展

铅印凸版印刷虽然给书籍印刷带来便利,但工艺繁复,且主要适用于文字排版,对于彩色图画等有很大的局限性。欧洲后来又不断出现了多种印刷工艺,主要的并有重大发展的有平印凹印丝网印刷、从凸印分化出的苯胺印刷以及无压印刷等。

平印

最早是布拉格人A.塞内费尔德1798年左右发明的在表面密布细孔的石灰石板上绘制图文的印刷方法,称为石印。1868年开始用金属薄板代替印石,可以包卷在圆筒上, 用卷筒方式进行印刷。 1904年美国人 I.W.鲁贝尔创始将印版上的墨迹经橡皮布转印到纸上,不但印出的图文结实清晰,且印版的寿命有所延长,更适于印制图画。20世纪初,这项工艺即陆续在欧洲各国推广。因经橡皮布移印是它的特征,故称为间接印刷,中国习称胶印。

凹印

早期凹版制作是在印版平面上利用雕刻或腐蚀方法使图文凹陷,着墨后刮拭去平面上的油墨,仅有存留在凹陷部分的油墨转移到纸上。意大利M.菲尼圭拉1452年首先刻制了凹版,于1477年在佛罗伦萨出版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制插图的书籍“伊尔莫特·圣狄奥”。1513年德国人W.格拉夫发明蚀刻凹版,以后英国人T.贝尔又创制刮刀刮除版面多余的油墨。19世纪90年代居住在维也纳的捷克族人K.克利克采用照相术制版并结合了前人方格网屏、碳素纸和刮墨刀等的成就,革新工艺后,凹印工艺才发生彻底改革,形成沿用至今的照相凹版印刷术。

网印刷

是孔版印刷的主流。起源于古代中国的镂空版印刷。现在一般以丝网或金属网为版基,网上覆盖一张手工刻制的镂空印版,用刮板压刮使漆类涂料或染料透过镂空花纹,印到承印材料上。采用照相制版法后,丝网上涂布感光胶膜,在照相原版下曝光使网孔阻塞,仅图像部分透墨印刷,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柔性版印刷

原称苯胺印刷, 是凸版印刷的一种。1890年英国人在源于德国的橡皮版印刷基础上先发展起来,而实用的机型则首先在美国制造。印版用橡胶或塑料制成,使用苯胺染料(或颜料)及溶剂配制的印墨,因而得名。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已废止了有毒性的苯胺染料,1952年国际上改称为柔性版印刷。此种方法工艺设备简单,成本较凹印为低,多用于纸张、纸板、塑料等包装材料印刷,80年代已将它应用于报纸书籍印刷。

印刷机的演变

木质印刷机

15世纪中叶谷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后 ,早期的印刷机为木制 ,采用螺旋柱加压方式操作,上墨、给纸、加压、收纸均靠手工。1620年前后荷兰人W.J.布劳在印刷机的压杠上装配平衡重锤,使压板上下移动轻便,称为荷兰印刷架,在1638年输入北美。孕育着滚筒印刷原理的机械化印刷机是1790年由伦敦的W.尼科尔森提出设想,1810~1811年方由德国人F.柯尼希实现,经不断改进,制造出由机械自动操作上墨、压印的铁质印刷机,1813~1814年为英国《泰晤士报》装配由两组印刷机联接共用一套上墨系统的机组,每小时印刷1100张。并与A.鲍尔合作,在1814~1817年试制二回转印刷机,后经美国人R.米利采用该机型原理于1883年制造出“米利机” ,成为沿用达百余年的机型 。1846年,美国的R.M.霍公司制成轮转式的印版与压印均为圆筒式的印刷机。18世纪末J.瓦特发明蒸汽机,1822年美国波士顿首先在印刷机上采用。蒸汽机动力为开发大型印刷机提供了条件。20世纪60年代以来,凸印逐渐被胶印所取代。

石印机

是最早的平版印刷机,第 1台为1851年维也纳的西尔工场所造。自采用金属薄板代替石板、经橡皮布转印的间接印刷方式代替了直接印刷,机器的结构基本定型, 数十年来的发展,是机型系列化,给纸、收纸、润水、上墨等的自动化,多色、双面印刷等。另有微型的简易胶印机型与办公排版系统配套。

凹印机

原采用雕刻版用于纸币、证券等印刷,自照相加网制版、刮墨刀除去余墨等方法奠定了主体工艺之后,其发展与胶印机基本相似。70年代以来,出现小型多色的机组,并与压痕、模切等联接,便利包装印刷制盒制封等生产。

其他印刷机

其他诸如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等,基本上也是沿着操作自动化以达到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又推动了各种印刷机走向电子化控制。

配套机械的发展

印刷前的机械设备主要是用于排版和彩色图画制版。

排版,经历了长期的手工拣字排版后,19世纪末开始出现了机械排版,首先用于拉丁文字系统,有整行排铸机和单字铸排机两类。日本和中国在20世纪40~60年代曾一度推广使用单字铸排机。随着照相排版技术的兴起,60年代以来逐渐被照相排字机及照排系统所取代。(见活字铸造、机械排版)

照相排版是以光学照相工艺在感光材料上排出字符版面的方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称为第一代机。在采用了电子计算机以后发展迅速,已达第四代、第五代机型,并成功地进行文字图像拼合与远距离传输。 (见照相排版 )

制版方面

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前期先后出现照相术、以网目表现浓淡色调和采用三原色原理经滤色镜分色等技术以来,基本淘汰了原始的手工制版工艺。1957年又出现了电子刻版机,1959年后多种电子分色机相继问世,并发展到整页拼版。(见颜色复制、电子分色)

欧洲在手抄本时期已有书籍装订。中世纪时的手抄本,用薄木板作为封面或用皮革包裹书芯,称为 codex,已具有装订的意义在书籍的出版印刷高度发展之后,为印行廉价普及本,首先在欧洲出现用铁丝订合书芯再包粘一张封面纸的简单方法,称纸面书籍,中国习称平装。20世纪中叶又出现了用热熔胶等粘合的无线胶订或胶订;页数不多的书册、期刊等多采用铁丝在最后一折的折帖中缝订合,称为骑马订;长期保存的书籍则在书芯外制有书壳,工艺较为复杂。几种工艺操作均已形成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瑞典、美国、英国还设计制造出印刷装订联动机系统。(见书籍装订)

压痕、模切工艺主要用于包装装潢印刷,也用于书籍装帧和儿童读物的印制。压痕、模切有时是属于印刷中的一个工序,有的是属于印刷后的处理。早期是在普通凸版印刷机上进行压痕模切,20世纪50年代出现有专用设备,并不断向着自动化发展。

印刷工艺的改革

照相术的发明和感光化学的应用,使印刷制版和相关的工艺发生飞跃。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J.-N.涅普斯与L.-J.-M.达盖尔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照相术。1852年英国人W.H.F.塔尔博特发现经过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具有受光硬化的特征。1855年法国人 A.L.柏德范、1859年英国人 J.W.奥斯本先后试制了重铬酸盐蛋白感光版。柏德范的方法是直接制作在石板上,奥斯本则是涂布在纸上感光,再转移到石板上。柏德范并制成碳素纸,用以将经曝光形成的图像转移到印版上。1862年英国的 J. W.斯旺使用碳素纸制版获得成功。为了能表达图像的浓淡色调,塔尔博特等进行过长期的试验。1865年德国人 F.von埃格洛夫施泰因( 一说为W.布洛克)第1次制出浓淡色调的图画。1876年美国人F.E.艾夫斯发明了照相制版加网用的网屏,作为制版工具,由美国人M.莱维加以完善,并生产供应。1881年德国人 G. 麦森巴赫成功地用网屏加网,复制出浓淡色调的图画。在此期间,对光学上用三原色复合成色谱中各种色彩进行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际照明委员会(一译国际照明学会)一直从事色彩的分析和标准化的研究, 并将成果也用于印刷制版色度和色差的计算,这是色彩的复制走向科学化的途径。

照相术和感光化学的成就为各项印刷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电子计算技术加速印刷工业的改造

1949年电子数字积分延迟贮存自动计算机 EDSAC首次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电子计算机到了50年代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使印刷工业面貌改观。

在印刷工业中,电子计算技术首先用于彩色图画制版。1957年联邦德国海尔公司发明用于凸版和平版的电子雕刻机,而美国时代出版公司所属印刷发展公司在50年代研制出 PDI型电子分色机。60年代中,英国、联邦德国,以及稍迟一些在日本也相继发展了运用电子计算技术的制版设备如电子修版机等,并分别在电子雕刻机和分色机的基础上不断革新。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是电子分色机和凹版雕刻机。其中分色机还发展为整页拼版系统。另一个由于应用电子计算技术改变面貌的范畴是排字。继1956年运用电子计算机以模拟方式代替手工照排以后,60年代又出现了数字信息处理方式,先后发展了阴极射线管型、激光扫描型,并向激光扫描直接制版发展。在印刷机的操作控制方面,特别是胶印机的水、墨输给,可以计算机严格控制印版上每一区域的墨色,使前后一致符合样张,且数据可存贮备再用;润水量的控制也在走向数据化随着装订的联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各环节节奏的密切配合、监控质量和数量,也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电子计算技术。新型切纸机的裁切操作、规格、连续分切、纸堆输入、切好堆叠输出,都自动依程序进行。电子计算技术在各印刷加工领域,不但广泛代替人工操作,且进行着人的持续劳动和观察精度所达不到的工作。在生产管理、工资成本核算、监控原材料成品仓储外运等动态以外,企业还用电子计算机制订发展规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