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释义 | 同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领导的重点大学出版社。多年来同济大学出版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社方向;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积累和传播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立足学校、面向社会、走向世界。依托学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以出版土木建筑、德语等方面的出版物为特色,并长期坚持出版计算机读物、成人教育读物、科普读物及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其他实用性图书。 基本信息全称:同济大学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英文名:TONGJI UNIVERSITY PRESS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简介同济大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首批由国家立项进行“211”建设的学校。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和管理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8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67人,高级职称人数近2000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岗位16个和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同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领导的重点大学出版社。多年来同济大学出版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社方向;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积累和传播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立足学校、面向社会、走向世界。依托学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以出版土木建筑、德语等方面的出版物为特色,并长期坚持出版计算机读物、成人教育读物、科普读物及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其他实用性图书。下属同济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与本版图书相配套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作为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在不断拓展出版领域,目前已逐步在环境工程、汽车工程、经济管理工程及医学、文法等方面形成新的出版特色。 机构分布图书分类数学 物理与化学 土建 建筑设计 建筑文化与园林 建筑装饰工程地下建筑 英、日、俄语 计算机 工程制图 力学 工程测量 医学 德语类 汽车工程 经管社科 结构工程 材料工程 城市规划专业 道路交通 环境工程 机械与电气 房地产与物业管理 文娱健康 二十一世纪网络教材 其他 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国家“十五”重点图书) 哲学 同济优秀博士文库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荣誉称号文字编辑室获2001~2002年度上海市教卫优秀文明组室。 文字编辑室获2001~2002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 发行部获2001~2002年度同济大学文明组室。 同济大学发展简介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她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同济大学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人文、法政、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传播与艺术、女子学院及软件学院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82个本科专业、218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94个,16个博士后流动站,各类学生5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71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500多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2个。学校还设有6个附属医院和2个附属学校。 办学理念与优势同济大学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逐步形成自身的五大办学优势: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师资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建筑、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水平居先的学科优势;博采众长,对德(欧)交往“窗口”的国际交流优势;立足上海、紧密结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地域优势;直属中央、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建制优势。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 学校占地面积与分校区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3700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相关资料剽窃事件又出新篇:《健康快乐体育》也抄袭 北大王铭铭事件余波未了,上海一本体育教科书又传出类似丑闻,这种“现代学术”的生产方式令人遗憾。出于关注诚信、关注学术纯洁,我们将此事披露于兹。一位知情人士近日向记者透露,一本同济大学出版社去年8月出版、名为《健康快乐体育》的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材,其中有近4千字抄袭了由季浏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体育心理学》一书。 “体育”主编季浏:希望舆论支持我 季浏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在学术界有着较高的声誉,由他主编的《体育心理学》一书,是供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国家教委级重点教材。日前,季浏教授就此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季浏说,起先是一名学生发现了两本书之间的雷同之处,指出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凌明德教授主编的《健康快乐体育》(2001年8月第一版),第八章“科学锻炼与心理健康”中,约有4000余字抄袭自《体育心理学》中第十一章季浏所撰写的“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季浏是在听看到了有关反映以后,才找出两本书仔细对照,发现情况属实。 季浏特别指出,引用他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是可以的,但是《健康快乐体育》整本书没有注明任何出处,以及参考文献,这样的做法就不对了。他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使社会关注此事,从而达到净化学术空间,宏扬学术道德的目的。 出版社:该书将不再重印 记者与同济出版社取得了联系,《健康快乐体育》一书的总策划卞玉清先生在听了记者的反映以后表示,该书是由同济大学体育系教授凌明德先生主编,由30多人联合撰稿的,他会联系到凌明德先生和相关章节的撰稿人,给记者以答复。卞先生表示,如果情况属实,撰稿人应该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主编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他同时透露,《健康快乐体育》目前出版了4万册,出版社已经约定不再重印,不再重印的原因是书的质量不过关,确实比不上季浏先生编写的同类教材。 “健康”主编凌明德:抄四千字不道德 记者拨通了凌明德教授的办公室电话,向他反映了来自季浏教授的意见。凌明德表示,我们在编写的时候,曾经明确要求撰稿人自己撰写,不能用别人的东西,否则那就是抄袭了。当记者要求凌明德提供相关章节的撰稿人的名字时,凌明德却没有回答。如果抄袭成立,作为主编和撰稿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凌明德说,应该是撰稿人文责自负。截至发稿,调查才发生了转机,凌明德主动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这次,他表示,会尽快找到撰稿人,并告知记者。 同济大学出 撰稿人陆遵义:只是把最熟悉的写出来 经凌明德告知,记者终于找到了撰稿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陆遵义先生。陆遵义说和季浏教授是很好的朋友,曾经一起参与编写了很多教材,《体育心理学》是一本教科书,我本人教体育心理学已经7年了,与季浏的观点比较相似,对他的理论也比较欣赏。所以在编写的时候,很自然地把脑海中最熟悉的东西写了出来。 版权协会:抄袭引用大不同 那么,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呢?记者电话采访了上海版权保护协会秘书长任先生。任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合理使用和抄袭之间的差别。他说,合理使用可以不取得原作者授权,不支付报酬,只要注明出处即可,但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目的限于介绍某人作品、评论作品;二是引用数量和质量有限制,引用部分不能是原作品的实质部分;三是引用人家作品以后不能给被引用人带来损害。如果不符合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所谓的引用就是抄袭,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与哈维兰先生被王铭铭抄了10万余字还浑然不知的情况相比,季浏教授所受到的伤害也许不算太大。但是,从记者追寻责任人的难度上,可以看出诚信以及责任意识确立的艰难。而学术空间的净化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关注诚信,关注学术纯洁,这也正是我们要将这件不大不小的抄袭事件诉诸报端的目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