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勒 |
释义 | 铁勒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隋代起作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称。语言、习俗均与突厥同。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族逐渐消失。 简介铁勒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隋代起作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称。语言、习俗均与突厥同。546年突厥灭高车尽降其部众,铁勒诸部遂广泛地散布在从东到西直至黑海岸边的整个草原上。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744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迁徙。室韦-鞑靼人逐渐进据蒙古高原。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族才逐渐消失。 异名分布铁勒是从《北史》以来在隋唐的史书中通用的称呼。早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中则记为赤勒﹑敕勒和丁零。中外学者认为铁勒相当于突厥语Trk的音译,丁零是Trk的讹音,赤勒﹑敕勒则是早期蒙古语(鲜卑人或柔然人)对于丁零的音变。总之,丁零(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铁勒(从北魏到隋唐)实一脉相承。铁勒人在漠北草原上游牧时,因其使用的车轮高大,近边的汉人以意译称为高车。高车与铁勒虽然指同一部族,但以史料的来源不同,其内容也互有差异。如高车六氏中有袁纥氏﹑解批氏,而在铁勒中则变成韦纥氏﹑契苾氏。此外,铁勒中还有薛延陀,也是高车中所未见的。铁勒所包含的氏族或部落及其分布的地区,据《北史》及《隋书》的《铁勒传》记载有:土拉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胜兵2万。从哈密到焉耆北天山附近有契苾﹑乌护﹑纥骨等,胜兵2万。阿尔泰山西南有薛延陀等1万余兵。中亚咸海﹑里海一带有诃咥﹑苏路羯等合4万许兵。西亚东面有阿兰等近2万人。贝加尔湖南有都波等。铁勒初期的部落分布这样广,无疑是由于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战乱,北方少数民族几经迁徙分合的结果。 突厥兴起西魏大统十二年(546),突厥在其首领土门(?~552在位)的领导下,西并天山北的铁勒部落,6年后,东向灭掉漠北柔然,自称伊利可汗,成立突厥汗国,建牙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疆域最广时,东起辽水,西抵里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达中亚河中。至隋开皇二年(582)分裂为东西二突厥。隋代,以韦纥为首的九姓铁勒各部如仆骨﹑同罗﹑拔也古﹑思结﹑契苾﹑浑等已经开始形成,主要活跃在鄂尔浑河流域。到唐代,把西面阿尔泰山附近的葛逻禄和天山附近的拔悉蜜算在内,有的说十一姓﹑十三部或十五部,但他们都包括九姓在内,所以九姓铁勒是主要的,已形成一个部落联盟,它们的名称是:回纥(在色楞格河流域);仆固(骨,在土拉河上游);同罗(土拉河下游);拔野(也)古(仆固东);思结(仆固﹑同罗之间);契苾(土拉河上游);浑(皋兰);拔悉蜜(天山北麓北庭);葛逻禄(金山西)。九姓铁勒,据日本一些学者研究,主张即突厥碑文中的九姓乌古斯(ToquzOguz),且说九姓乌古斯一般是在东突厥的统治之下,而西突厥境内则称为十箭(OnOq)。突厥碑文中的乌古斯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相当于铁勒,狭义的则相当于汉文史料中的乌护(Oguz),仅为铁勒诸部之一。至于十箭乃西突厥境内部落或行政区划,但并非民族名,固也不排除有乌古斯。总之,从6世纪突厥汗国兴起后,旧日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的九姓铁勒各部无一不在其统辖之下,备受民族压迫之苦。从突厥碑文来看,如九姓乌古斯或乌古斯初处在郁督军山北,为强盛的部落,在复兴后的东突厥默啜可汗在位时(691~716),尚处于独立状态(突厥文“暾欲谷碑”);但不久即成为东突厥的敌人,受其宰相暾欲谷(?~715)的攻击,和九姓铁勒中的拔野古,一同处在其统治之下,受到民族的压迫,直到苾伽可汗在位时(716~734)仍然如此(突厥文“苾伽可汗碑”)。此外,九姓铁勒中的回纥﹑拔悉蜜﹑同罗﹑葛逻禄以及西突厥境内的突骑施等,也为默啜和毗伽可汗攻击的对象。 薛延陀兴起薛延陀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和延陀两个氏族联合而成,原住土拉河流域,以游牧为生。隋初,铁勒诸部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薛延陀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迁往燕末山(阿尔泰山支脉),故时以鄂尔浑河流域为其活动中心的铁勒诸部不见其名。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射匮可汗立,势复盛,乙失钵及其部落又受突厥的统治。唐贞观二年(628)射匮可汗的继位者统叶护可汗(618~628)死,国内大乱,乙失钵之孙夷男(628~645在位)率领部帐7万重返鄂尔浑河流域,暂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620~630在位)之下。时颉利政乱,在其统治下的铁勒诸部多叛,共起反抗其残酷的民族压迫,其中以薛延陀的力量最大,受到铁勒诸部落的拥护,共推夷男为首领。夷男不敢当。时唐太宗正图颉利,乃遣使持诏书﹑鼓纛,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受命,于贞观四年(630)联合九姓铁勒中的回纥部助唐共同进攻东突厥(牙帐设在鄂尔浑河上游郁督军山)的北边。回纥首领菩萨(约627~646在位)率5千骑,与东突厥10万骑战于马鬣山(今甘肃境内),大破之;薛延陀又破其四设,颉利不能制,东突厥亡。薛延陀乃继东突厥之后,树牙郁督军山,胜兵20万,建立汗国。其疆域盛时,东达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北至色楞格河,南界河套,九姓铁勒中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阿跌﹑霫诸部都归属于它。铁勒诸部归属薛延陀而反抗东突厥,这是东突厥灭亡的原因之一。 回纥兴起回纥在《北史?铁勒传》中称袁纥,到《隋书》同传中则已改称韦纥,为九姓铁勒之首。隋大业年间(605~618)以韦纥为首的东支铁勒因反抗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联合附近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铁勒部落,成立联盟,总称回纥。唐贞观四年(630)回纥首领菩萨和薛延陀助唐裁鸲?回施o已如上述。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建立汗国,树牙鄂尔浑河上游郁督军山;而回纥则树牙鄂尔浑河之南土拉河上,菩萨自称“颉利发”(突厥语,意为大首领),暂附于薛延陀汗国之下,和它分争漠北势力。但薛延陀并不能控制其属下的铁勒诸部,而回纥则已成立东部铁勒的联盟。两雄相争,厥视铁勒其它部落人心的向背。唐贞观二十年(646)回纥首领菩萨死,子吐迷度(646~648在位)以世袭嗣位,于当年助唐共攻薛延陀。时薛延陀统治下的九姓铁勒相率叛而附唐,是其失败决定的因素。薛延陀首领夷男的嫡子多弥可汗(645~646在位)知大势已去,自行遁去,俄为回纥人追杀,宗族被屠。回纥首领吐迷度并有薛延陀的部曲,并占有其全部故地,即于当年遣使到唐朝致敬,唐朝即以薛延陀故地划归回纥。贞观二十一年唐在其地及其属部置六府七州,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铁勒各部时也大多归入都督府州。六府是:回纥部为瀚海府;仆骨为金微府;多览为燕然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七州是:浑为皋兰州;斛萨为高阙州;奚结为鸡鹿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林州;白霫为寘颜州。府设都督,州置刺史。唐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府的都督,为唐朝北方羁縻府州──燕然都护府(属唐关内道)所管辖。吐迷度和九姓铁勒诸部首领一起向唐朝请求在回纥地区开辟交通大道(“参天至尊道”)﹑置邮驿(“过邮”)68处,岁纳貂皮为贡。到唐显庆四年(659),回纥灭为西部铁勒所叛离的西突厥。从此,铁勒部落联盟的最后总其成者回纥即跨有过去东西突厥汗国的广大土地,正式成为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其它地区也归入唐朝的版图。 尾声回纥瀚海都督府成立(647)后,铁勒大部已并入其中。此外,尚有其余的部众在祖国统一事业以及民族的分合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贞观二十年,铁勒有12部(一说13部),10余万骑被唐朝征发去平定在西突厥统治下的龟兹,统一告成,建立殊勋。开元四年(716)九姓铁勒之一的拔曳固斩后突厥默啜可汗,传首长安。天宝三年(744)九姓铁勒之一拔悉蜜斩伐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744在位),传首长安,结束了后突厥的统治。开元三年(715)九姓铁勒之一的葛逻禄三姓叶护从漠北西迁金山之西,重归故地。开元十五年(727)回纥﹑契苾﹑思结﹑浑等铁勒4部因前受后突厥默啜可汗所逼,此时开始度碛,迁居河西甘﹑凉二州,成为日后回鹘西迁河西一支的先行者。天宝初年(742)铁勒中回纥﹑葛逻禄﹑拔悉蜜等部反对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甚力,推奉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对于回纥游牧封建政权在鄂尔浑河流域正式建立(744~840)帮助甚大。 史籍记载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山据谷,往往不绝。 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姓,胜兵可二万。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弊、薄落职、乙咥、苏婆、那曷、乌护、纥骨、也咥、于尼护等,胜兵可二万。 金山西南,有薛延阤、咥勒儿、十盘、达契等,一万余兵。康国北,傍阿得水,则有诃咥、曷截、拨忽、比干、具海、曷北悉、何嵯苏、拔也末、谒达等,有三万许兵。得嶷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素咽、篾促、萨忽等诸姓,八千余。拂菻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嗢昏等,近二万人。北海南,则都波等。 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并无君长,分属东西两突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 人性凶忍,善于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 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开皇末,晋王广北征,纳启人,破步迦可汗,铁勒于是分散。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击铁勒诸部,厚税敛其物,又猜忌薛延陀等,恐为变,遂集其魁帅数百人,尽诛之。由是一时反叛,拒处罗。遂立俟利发、俟斤契弊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居贪汗山;复立薛延陀内俟斤子也咥为小可汗。处罗既败,莫何可汗始大。莫何勇毅绝伦,甚得众心,为邻国所惮,伊吾、高昌、焉耆诸国悉附之。 其俗大抵与突厥同。唯丈夫婚毕,便就妻家,待产乳男女,然后归舍;死者埋殡之:此其异也。大业三年,遣使贡方物,自是不绝云。 论曰:四夷之为中国患也,久矣,北狄尤甚焉。种落实繁,迭雄边塞,年代遐邈,非一时也。五帝之世,则有獯鬻焉;其在三代,则猃狁焉;逮乎两汉,则匈奴焉;当涂、典午,则乌丸、鲜卑焉;后魏及周,则蠕蠕、突厥。此其酋豪相继,互为君长者也。皆以畜牧为业,侵抄为资,倏来忽往,云飞鸟集。智谋之士,议和亲于庙堂之上;折冲之臣,论奋击于塞垣之下。然事无恒规,权无定势,亲疏因其强弱,服叛在其盛衰,衰则款塞顿颡,盛则率兵寇掠。屈伸异态。强弱相反。正朔所不及,冠带所不加。唯利是视,不顾盟誓,至于莫相救护,骄黠凭陵。和亲结约之谋,行师用兵之事,前史论之备矣,故不详而究焉。 及蠕蠕衰微,突厥始大,至于木杆,遂雄朔野。东极东胡旧境,西尽乌孙之地,弯弓数十万,列处于代阴,南向以临周、齐。二国莫之能抗,争请盟好,求结和亲。乃与周合从,终亡齐国。隋文迁鼎,厥徒孔炽,负其众力,将蹈秦郊。 内自相图,遂以乖乱,达头可汗远遁,启人愿保塞下。于是推亡固存,返其旧地,追讨余烬,部众遂强,卒于仁寿,不侵不叛。暨乎始毕,未亏臣礼。炀帝抚之非道,始有雁门之围,俄属群盗并与,于此浸以雄盛。豪杰虽建名号,莫不请好息人。于是分置官司,总统中国,子女玉帛,相继于道,使者之车,往来结辙。自古蕃夷骄僣,未有若斯之甚也。 及圣哲应期,扫除氛祲。暗于时变,犹怀抵拒,率其群丑,屡隳亭鄣,残败我云、代,摇荡我太原,肆掠于泾阳,饮马于渭汭。太宗文皇帝奇谋内运,神机密动,遂使百世不羁之虏,一举而灭。瀚海龙庭之地,尽为九州;幽都穷发之乡,隶于编户。实帝皇所不及,书契所未闻。由此言之,虽天道有盛衰,亦人事之工拙也。加以为而弗恃,有而弗居,类天地之含容,同阴阳之化育,斯乃大道之行也,固无得而称焉。 词语解释【释义】:古族名。 汉 时称 丁零 , 北魏 时称 敕勒 或 铁勒 。 隋 时 铁勒 各部分布于东至 独洛河 (今 土拉河 )以北、西至 西海 (今 里海 )的广大地区,分属 东 、 西突厥 。其 漠北 十五部以 薛延陀 与 回纥 为最著。 【出处】:《旧唐书·回纥传》:“ 回纥 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后魏 时,号 铁勒 部落。其众微小,其俗骁强,依托 高车 ,臣属 突厥 ,近谓之 特勒 。” 唐 沈佺期 《塞北》诗之二:“ 紫塞 金河 里, 葱山 铁勒 隈。”《元史·天文志一》:“当时四海测景之所凡二十有七,东极 高丽 ,西至 滇池 ,南逾 朱崖 ,北尽 铁勒 。” 【示例】:程善之 《丁未寄子实辽东》诗:“黑海伐冰通 铁勒 ,黄云横地望 沙陀 。” 同名人物著名作家铁勒(绿痕) 作品:《百年江山》 影视人物电视剧《神断狄仁杰》之中的人物,为突厥反叛可汗的儿子,与太子贺鲁是亲兄弟。后在战场战败被俘,因为自己有一手金银炼制绝活,被安排在善金局工作。一天,善金局匠作大监沙尔汗在他家作客。沙尔汗买通了铁勒家的管家,联合潜入洛阳的贺鲁,威逼铁勒做突厥好战贵族的奸细。铁勒誓死不从。沙尔汗就将铁勒绑架,用于铁勒相貌相似的突厥人塔克扮作假铁勒行事。铁勒此后一直被关押在自家后院的密室中,由被沙尔汗买通的自家管家看守。直到狄公搜查了铁勒府,才被发现并救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