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津临港工业区 |
释义 | 天津临港工业区是中国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是天津市及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天津滨海新区化学工业区、临港产业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文名称:天津临港工业区 行政区类别:国家级石化基地 政府驻地:天津市 电话区号:022 邮政区码:300452 地理位置: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 面积:80平方公里 方言:天津方言 简介天津临港工业区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是天津市及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天津滨海新区化学工业区、临港产业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临港工业区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造修船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成为港口物流基地、研发转化基地,最终发展成为海上工业新城。目前,临港工业区累计完成建设规模40亿元,围海造地18平方公里,招商引资突破1200亿元。LG、 液化空气(法国)公司、天津碱厂、大沽化工厂、中化工等项目已入区建设,中石油、中船重工等项目已经达到投资意向。临港工业区已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亮点、热点、重点,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已显现雏形,一个天津崭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崛起。 在天津滨滨海新区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临港工业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正在成为有识之士投资置业的首选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港工业区位于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毗邻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处于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投资环境牢固的土地载体。通过围海造地,一期已经围合了22平方公里的陆域,形成了18平方公里陆地,其中16平方公里达到了“六通一平”,在寸土寸金的天津滨海新区显得尤为珍贵。 立体的交通网络。临港工业区与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天津港隔海河相望,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相连。临港工业港区作为天津港五大港区之一,可利用岸线20余公里,将自主建设30公里深水航道和33个1-25万吨级码头。目前,临港工业区已形成1万吨级航道,建成2个万吨级以上液体化工码头泊位和1个2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 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距临港仅38公里,中国最大的客运机场北京首都机场距临港160公里。 区内28公里施工道路、8.2公里正式道路已经建成,骨干路网已经成型,京津塘、京津塘北线、津滨、唐津、津晋、海滨大道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贯通临港。正在建设的进港铁路与京沪、京哈、京九等干线相连。 全长2539米的公用管廊一期工程已经完工,30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正在建设,为向区内企业提供一流的物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的基础配套。稳定的电力保障,淡水供应园区绿化风景及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工业气体、公共管廊、消防、通讯等的规划建设,可为入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稳定、高效的服务。 优良的生态环境。总面积202万平方米的绿化和景观带建设,作为工业区的品牌、亮点和标志,将成为工业区开发的绿色屏障,成为滨海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优惠的投资政策。入区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的政策优惠;技术先进型企业可以得到工业区特殊扶持;国家鼓励类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享受“免五减五”政策优惠;国家赋予天津滨海新区的其他特殊优惠政策也均可在临港工业区内实行。 空港物流临港工业区与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天津港隔海河相望,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相连。临港工业港区作为天津港五大港区之一,可利用岸线20余公里,将自主建设30公里深水航道和33个1-25万吨级码头。目前,临港工业区已形成1万吨级航道,建成2个万吨级以上液体化工码头泊位和1个2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 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距临港仅38公里,中国最大的客运机场北京首都机场距临港160公里。区内28公里施工道路、8.2公里正式道路已经建成,骨干路网已经成型,京津塘、京津塘北线、津滨、唐津、津晋、海滨大道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贯通临港。正在建设的进港铁路与京沪、京哈、京九等干线相连。 全长2539米的公用管廊一期工程已经完工,30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正在建设,为向区内企业提供一流的物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划按照总体规划,临港工业区的功能定位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造修船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区、研发转化区、工业旅游区,最终成为海上工业新城。 几年来,临港工业区围绕这一功能定位进行开发建设,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健全完善临港工业区产业结构布局。中石油、蓝星、天碱、大沽化等项目的引进,使临港工业区具备了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的龙头。路博润、凯威化工、仁泰化学、为尔客沥青等数十家化工企业的引进,进一步拉长了三大化工产业链条,将形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中船重工新港船厂的引进,为临港工业区发展修造船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河船厂等项目的引进,临港工业区修造船产业的实力将更加雄厚,第二大产业板块也将迅速形成。中海油、中远等项目的引进,使临港工业区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有了依托,第三大产业板块也已显现雏形。随着码头泊位数量、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思多而特、北方石油等物流企业的引进,临港工业区正向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不断迈进。临港工业区与天津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占地30万平方米的滨海(临港)工业研究院,促使大学最具优势的科技力量进入工业生产的前沿,支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临港工业区和周边地区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将临港工业区建成研发转化工业区。有了依托,第三大产业板块也已显现雏形。随着码头泊位数量、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思多而特、北方石油等物流企业的引进,临港工业区正向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不断迈进。临港工业区与天津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占地30万平方米的滨海(临港)工业研究院,促使大学最具优势的科技力量进入工业生产的前沿,支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临港工业区和周边地区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将临港工业区建成研发转化工业区 。 大事记2003年 8月6日临港工业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4年 8月3日国务院批复临港工业区一期海域使用申请; 2005年 4月临港工业区正式取得国家批复12.1平方公里土地使用证; 2005年 5月23日投资3亿美元的LG渤海化学正式在临港工业区开工建设。 相关事件2009年5月18日晚20时15分,天津临港工业区渤化永利热电有限公司在进行烟囱内筒安装作业时,发生烟囱内筒坠落,造成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2人死亡、11人受伤。 据了解,在安装烟囱的内筒钢管时,为了保证烟囱内的密闭性,就需要用气囊将内筒钢管顶起来。据一些事故发生时在场的工人说,正是由于用来支持钢管的气囊突然发生爆炸,致使钢管坠落,将当时正在下面施工的多名工人砸死、砸伤。 虽然具体事故原因相关部门仍未给出最后的结论,但是这次造成了12人死亡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已经在天津引起极大震动。天津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立即赶到了事故现场,成立了事故的调查组。高丽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立即与这个事故为借鉴,开展安全事故的检查,加强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