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罗汉 |
释义 | 1 佛教术语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न्त,arhat),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是依照佛的教导修习四圣谛,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圣者。自佛陀初转法轮以来,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果,还有众多的弟子成就三果、二果和初果。 ◎ 总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盘,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 arhan,为梵语 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 ◎ 意义梵语阿罗汉意译为无学,指的是从比丘因地修行毕业,所学圆满。根据南传佛教的定义,阿罗汉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在佛劫之中,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声闻就是听闻佛法的意思。 根据原始佛教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离贪断爱,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无因缘可记说。 此外尚有三义: 应供:佛的十种称号当中就有“应供”一项,而“应供”的梵语其实正是“阿罗汉”。阿罗汉福慧俱足,为众生之福田,供养阿罗汉可以修福,以其能教众生如何修福、修慧、断烦恼。 杀贼:“贼”指烦恼,使众生有损。阿罗汉断除烦恼,故云“杀贼”。 无生:无生是不生不灭,出了三界六道轮回。 ◎ 分别断惑究竟的修行者,能够断“五顺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即可证入阿罗汉果。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阿罗汉的功德,名为六恒住。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得三明六通。 部派佛教时将阿罗汉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 但是否有慧解脱阿罗汉仍存争议,如圣典所记载的解慧脱,其说明为阿罗汉慧解脱,且与圣典之道次比对,阿罗汉为慧与心俱解脱而不受後有,相对初果为於圣道如实知见,离无明断三结,因此有慧解脱即初果的说法。 ◎ 大乘佛教阐述大乘佛教所指的阿罗汉有二,一指小乘四果阿罗汉,同上所述。此境界已断除了六道所持的见思烦恼,脱离轮回,入了四圣法界,不再分段生死。小乘阿罗汉的果位次于菩萨,为协助佛和菩萨普救世人,各有其护持的主要对象,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像。 阿罗汉的第二个意义可指大阿罗汉,实际位阶为大乘法云地菩萨,为十地菩萨中的第十地,修行境界仅次於圆满佛果与等觉菩萨。除了入一真法界已见性,断除了六道持有的见思烦恼、四圣法界尚有的尘沙烦恼,四十二品无明也仅剩两品未破。依大乘见解,释迦牟尼佛常随十大弟子实际皆为大阿罗汉。 2 2004年韩国电影中文名:阿罗汉 其它译名:Arahan 出品时间:2004年 制片地区:韩国 导演:柳升完 (RYU Seung-wan) 主演:郑斗洪, Doo-hong, Jung 类型:动作,喜剧 片长:114分钟 ◎ 演职员表主 演 郑斗洪 Doo-hong Jung Ju-sang Yun 安圣基 Ahn Seong-Gi 尹素怡 So-yi Yoon柳乘泛 Seung-beom Ryu ◎ 片名释义梵语意译,为小乘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也叫“罗汉” 阿罗汉有三层意思: ◎ 第一杀贼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与想阴的烦恼,也就是见惑烦恼与思惑烦恼,断得干干净净,得到我空真智,证入阿罗汉果,了脱分段生死。阿罗汉人子缚烦恼虽断,还有果缚这个色身,他知道五阴之中是无我相可得,可是对五阴之法还未知当体即空,认为实有五阴之法,所以说但知我空,不知法空。因此阿罗汉又叫做愚法声闻,得证有余依涅盘,还要努力前进,加行用功,来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从空出假,才能称为大阿罗汉,得证无余依涅盘。这就是杀贼的道理。 ◎ 第二无生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跳出了三界生死轮回苦恼,要经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个阶段。 须陀洹初果圣人,还要到天上,人间各七返受生。断除八十八使见惑之外,又断了九品思惑的前六品。斯陀含二果圣人,一生天上,一来人间,进断欲界的后三品思惑。阿那含三果圣人,虽不来欲界受生,但依然住在色界天中进断七十二品思惑,所以说只有阿罗汉果,才是真正无生。这就是无生的道理。 ◎ 第三应供就是应当受到天上、人间的供养,因为阿罗汉,既然证得了道果,堪受人天的敬仰,供养礼拜,为众生作大福田。寺庙里如果有信众打千僧斋时,就会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化身来应斋主的供养,令布施的施主得大福田。佛教里有这样四句祝愿的偈文:‘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弟子名叫阿少兔楼陀,中国话称为无贫尊者,在因地修行时,做一个种田的农民。有一天中午,他正在田里种地,带了一包粗米饭菜,用作午餐。正巧来了一位辟支佛游戏神通,随缘出现,再到世界上来化现做一个贫僧。他遵守佛的乞食制度,七天下山一次向施主们乞食。这一天,化来化去,连化七家都没化到,就空钵回来。路过田间,这位农民见到老和尚就问:‘老师父您今天缘法好吗?饭菜化到了吗?’老和尚叹了一声说:‘不用提了,什么都没有化到。’农民一听,立即产生同情怜悯的心。想到了老师父没有化到饭菜,回去就要挨饿七天,再下山来化。因此就发大心,把自己所带的饭菜,诚诚恳恳地双手捧著供养老师父。他以慈悲心接受了这份饭菜。饭吃完以后,就遵照佛陀的教导,念诵祝愿偈文:‘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老和尚祝愿完毕,就回去了。再说这位老农民饿了肚子,到下午收工的时候,对面突然跳出来一只金光闪闪的兔子,一跳一跳地跳到农民的背上不肯下来。这位农民吃了一惊,赶快回家,叫他妻子把背上的兔子捧了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金兔子呀!从此以后这位农民的家庭生活一天天的幸福起来。这是现世供养一位辟支佛所得的花报。转生以后做一个名叫无贫尊者。他在九十一劫这么长的时间内,生生世世不受贫困的果报,享受荣华富贵。这件事说明供养一位辟支佛所得到殊胜的果报。以上所讲的即是阿罗汉具足有杀贼、无生、应供的三种道理,也是五种不翻之中的多含不翻。 ◎ 影片简介一天,武功高强的Eui-jin在追捕扒手时,使用了掌风绝技(冲击波),怎料不慎打中了同样在追捕扒手的警察Sang-hwan,令他晕倒。Eui-jin把Sang-hwan送回自己家中疗伤。Sang-hwan大难不死,在Eui-jin家中遇上了当年的武林高手紫云、武云、陆峰和雪云等所谓的“七真人”。紫云要求Sang-hwan跟Eui-jin继承他们的武功。 Sang-hwan初时不肯答应,但经常被人欺凌的他最终还是答允,而目的只是等待机会追求自己的拍档。另一方面,埋藏在深山千年的邪魔黑云突然被人掘出。怎料他藉吸取灵气而得到重生。拥有超乎常人力量的他势要找回以往与他为敌的紫云等人报仇…… ◎ 影片赏析无容置疑,《Arahan阿罗汉》是一部赏心悦目,充满娱乐性的奇幻动作喜剧。年青导演柳升完继两年前疯狂暴虐的《NoBloodNoTears》后,再次展现出无比的魄力,影片的成绩更胜该作。 看过《NoBloodNoTears》的观众,或许都会觉得影片非常暴力,经常出现鲜血四溅的激烈场面。原以为今次的《Arahan》会延续这种风格,怎料柳升完却一改作风,一反前作的黑暗暴虐风格,转而比较轻松和大众化的动作喜剧类型,并找来其弟柳乘泛出任主角。影片的故事灵感据闻来自漫画,感觉特别天马行空,是现代式的武侠故事,和十多年前的港片如《摩登如来神掌》及《91神雕侠侣》等有点相似,都是把古代武侠片的飞陕走壁功夫放在现代闹市的故事背景,以制造荒诞奇幻的效果。 早于数年前接受本站专访时已言是港产片影迷的编导柳升完,在此片再次显现出一些港产片的影子。例如反派黑云(郑斗洪)使用的还阳功夫,便似是取自港片《笑傲江湖》内的一招吸星大法。整部片讲述充满傻气的小人物如何从一无是处变成武林高手,也和周星驰影片《破坏之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除了港片外,柳氏亦从不少西片取经,例如一众高手在大厦与大厦间飞陕走壁的场面,便令人联想起《蜘蛛侠》和《22世纪杀人网络》等片,女主角Eui-jin(YoonSo-yi)在尾段的一身运动装配长剑造型,除了颜色不同外,更简直是《杀死比尔》乌玛瑟曼的翻版。 无可否认,影片从各方面取经和模仿,在创意上不免打了折扣,可是好在编导不是照纸搬字的夹硬抄袭,而是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把这些许许多多的点子和桥段灵活地镶嵌入剧情之内,变出新的东西。另外,影片的武打场面亦拍得异常出色。动作招式流畅俐落,编导的镜头恰到好处,拍摄上一气呵成,比起近来的港产动作片可谓青出于蓝。 故事可能是影片比较薄弱的一环。为了兼顾娱乐性,很多部份其实都讲得不清不楚。例如「阿罗汉」境界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尾段讲述Sang-hwan(柳乘泛)进入最高境界后,除了像是充了电﹑重拾精神外,并不觉和之前有任何分别)﹑黑云的真正目的﹑Maruchi和Arachi的关系等,都语焉不详,往往在含糊中带过。那些佛道理念,也都是似明非明,感觉有点故弄玄虚,大话西游。 男主角柳乘泛外型其貌不扬,甚至比起车太铉更「突出」,可是却无碍他成为一线男星。早在2002年,他已凭喜剧《ConductZero》担正,并取得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今次主演亲兄柳升完的新作,两兄弟拍住上,表现更是如渔得水。女主角方面,新人YoonSo-yi在一众年青韩星中外型不算出众,但胜在身手了得。本身并无武学根底的她,为了影片苦练数月,也展示出功架。身为两人前辈的安圣基在片中的角色很重要,不过戏份甚少,也不用像主角一样连场肉搏,相信他拍得甚为舒服。他在影片最大的作用不外乎是提携新人吧。大反派郑斗洪是武术指导出身,以前已曾参演柳升完的《NoBloodNoTears》。黑云这个角色的演技要求不高,对白也甚少,只是一味大打出手,对他而言绝对是度身订做。 ◎ 后记《Arahan阿罗汉》节奏明快,几近毫无冷场,到2004年为止,通俗娱乐性最丰富的一部韩国爆谷电影,又或者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cult片。这类型的电影但求一笑无妨,可是论到剧情深度和意义等,则明显难以令人满足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