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天蛾 |
释义 | 简介[中文名] 桃天蛾 [别名] 桃六点天蛾、枣天蛾、枣豆虫、桃雀蛾、独角龙 [学名] Marumba gaschkewitschii Bremer et Grey [ 目 ] 鳞翅目 [ 科 ] 天蛾科 [寄主] 桃 苹果 梨 杏 樱桃 枇杷 海棠 葡萄 [为害特点] 以幼虫啃食枣叶,发生严重时,常逐枝吃光叶片,甚至全树叶片被食殆尽,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 特征描述成虫:体长36—46mm,翅展82—120mm,体肥大深褐色,头细小,触角栉齿状,米黄色,复眼紫黑色。前翅狭长,灰褐色,有暗色波状纹7条,外缘有一深褐色宽带,后缘角有一块黑斑,由断续的4小块组成,前翅下面具紫红色长鳞毛。后翅近三角形,上有红色长毛,后缘角有一灰黑色大斑,后翅下面灰褐色,有3条深褐色条纹。腹部灰褐色,腹背中央有一淡黑色纵线。卵:扁圆形,绿色,似大谷粒,孵化前转为绿白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0mm,黄绿色,体光滑,头部呈三角形,体上附生黄白色颗粒,第四节后每节气门上方有黄色斜条纹,有一个尾角。蛹:长45mm,纺锤形,黑褐色,尾端有短刺。 发生规律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地下5—10cm深处的蛹室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5月中旬出现,白天静伏不动,傍晚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树枝阴暗或树干裂缝内,或叶片上,散产。每雌蛾产卵量为170—500粒。卵期约7天。第一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发生为害。6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地作穴化蛹,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地4—7cm作穴(土茧)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第一,灭蛹捕虫:秋季刨树行(树盘),消灭越冬蛹。生长季节根据树下幼虫排泄的虫粪,寻找幼虫杀死。第二,人工扑杀为害轻微时,可根据树下虫粪搜寻幼虫,扑杀之。幼虫入土化蛹时地表有较大的孔,两旁泥土松起,可人工挖除老熟幼虫。 第三,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期可喷药加以除治,适宜的药物有:80%敌百虫1000倍液,1605乳油1500倍液,50%DDV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发生严重时,可在3龄幼虫之前喷洒1500倍25%天达灭幼脲3号、或2000倍20%天达虫酰肼、或2000倍2%阿维菌素药液1—2次,可有效地消灭之。 第四,保护天敌绒茧蜂对第二代幼虫的寄生率很高,1头幼虫可繁殖数十头绒茧蜂,其茧在叶片上呈棉絮状,应注意保护。 地理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