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
释义

《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运用实证的方法,以具体史实为基础,从文学、历史、政治三个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的关系进行综合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论述了“武周革命与初唐文学进程”、“安史之乱与文学转型”、“永贞革新与文坛新变”、“牛李党争:政治漩涡中的文人命运”、“甘露之变:中晚唐政治与文学的交汇点”、“黄巢起义与唐末哀歌”,涵盖了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发展的整个进程。本书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以全新的视角撰写的唐大文学演变史。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

作者:胡可先

ISBN:10位[7308054918] 13位[978730805491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1

定价:¥76.00 元

作者简介

胡可先:1960年生,江苏灌南人。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杜牧研究丛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中唐政治与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杜甫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等。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绪论 唐代文学演进的政治历史视角

一 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 本课题的学术依据

三 学术史的回顾

四 整体构想与主要论题

五 材料问题

六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周革命与初唐文学进程

第一节 武周时期的政治背景与文学环境

一 建立以文章取士制度

二 降低士族威望

三 政治与文学中心的东移

四 《三教珠英》的编纂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五 从“北门学士”到“珠英学士”

六 文化环境从儒学化到文学化

第二节 武则天的身世及其文学活动

一 武则天的身世

二 武则天的文学活动

第三节 武周时期的文学群体

一 珠英文士集团

二 方外十友

三 文章四友

第四节 武周时期的文学新体

一 陈拾遗体

二 沈宋体

三 新歌行体

四 刘知几史传体

五 吴富体

第五节 武周革命与初唐京洛文学

一 学士诗人群体

二 文学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三 陈子昂的再检讨

四 唐初京洛文学演进的总体趋势

第二章 安史之乱与唐代文学转型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与社会转型

一 政治转型

二 体制转型

三 文化转型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文学转型

一 文人的爱国之情与书生之气

二 文学重心的多元化

三 诗风的转变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与王维

一 安史之乱前后王维的行踪

二 唐人与后人对王维陷乱看法的异同

三 安史之乱中任伪职人员的考察

四 王维陷乱后的心态分析

第四节 安史之乱与李白

一 安史之乱前后李白的行踪

二 安史之乱前后李白心态的变化

三 安史之乱前后李白、高适与杜甫的交谊和疏离

四 安史之乱前后李白诗风的重大变化

第五节 安史之乱与杜甫

一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行踪

二 安史之乱与杜甫“诗史”精神

三 安史之乱与唐代乐府诗的巨大变化

第三章 永贞革新与文坛新变

第一节 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

一 宦官专权

二 藩镇割据

三 皇位内禅

第二节 永贞革新的党派分野

一 以东南文士为中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

二 永贞革新的党派分野

第三节 永贞革新的过程与功过

一 永贞革新的过程和八司马的结局

二 永贞革新的功过

第四节 永贞革新与元和新变

一 永贞革新:中唐前后期文学的分界线

二 元和之风尚怪

第五节 论元和体

一 元、白之元和体

二 中唐的元和体

第六节 永贞革新与南方文学的发展

一 刘、柳与元和文学

二 刘、柳与南方文学

第七节 从《永贞行》到《柳子厚墓志铭》

一 《永贞行》及其相关问题

二 《柳子厚墓志铭》探微

三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学术论争

第四章 牛李党争:政治漩涡中的文人命运

第一节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 牛李党争的起因与性质

二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的关系

三 中晚唐重要文学家所受党争的影响

第二节 释“八关十六子”

一 “八关十六子”的身份

二 李逢吉与“八关十六子”

三 “八关十六子”所策划的两个重要事件

四 史料的检讨

五 朋党的特点与“八关十六子”形成的渊源

第三节 牛李党争与文学关系的总体认识

一 牛李党争的起因:元和三年科场案

二 牛李党争与文学的总体关系

第四节 牛李党争与文人关系的个案分析

一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二 杜牧大和九年至开成二年行迹与牛李党争

第五节 从新出土《李郃墓志铭》看宦官专权背景下的牛李党争

一 从《李郃墓志铭》谈起

二 大和二年制科与牛李党争

三 党争、科举与文学

第六节 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诗笺证

一 笺证

二 申论

第五章 甘露之变:中晚唐政治与文学的交汇点

第一节 甘露之变的过程及文学的反映

一 甘露之变的过程

二 甘露之变的文学反映

第二节 甘露之变与晚唐文士的遭遇及心态

一 甘露之变中罹祸者及其文学情况

二 甘露之变与文士全身远祸的心态

三 《重有感》与《请王涯等罪名表》

第三节 甘露之变与中晚唐历史事件

一 甘露之变与永贞革新

二 甘露之变与牛李党争

三 甘露之变与宋申锡事件

第四节 申论

第六章 黄巢起义与唐末哀歌

第一节 未世文学的蜕变

一 文学重心的转移

二 文人地位的下降

第二节 乱世情怀的表现

一 避乱退隐:唐末文人的人生选择

二 战乱写实:唐末诗歌的重要主题

第三节 投身起义的诗人皮日休

一 皮日休的身世及参加黄巢起义情况

二 皮日休的创作情况

三 皮日休的死因

第四节 由唐人五代的诗人韦庄

一 黄巢起义前后韦庄的行踪

二 韦庄诗所表现的唐末社会图景

三 《秦妇吟》:唐末社会的一曲挽歌

四 韦庄入蜀后的情况

引用书目

后记

书摘

第一章 武周革命与初唐文学进程

武周革命,即武则天建周代唐,是发生在唐王朝的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次革命,使得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代唐建周是在690年,即由本来武后的载初元年改为周天授元年。历15年,至长安四年(704)退位,由中宗李显重新登基,恢复唐号,改为神龙元年。武则天革唐之命的成功在690年,而革命的过程却要长得多,所以我们论述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须从武则天革命伊始进行讨论。永徽六年(655),高宗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常委托武则天处理国事,故军政大权逐渐落到武则天手中,这为她以后的革命提供了契机。我们论述武周革命,理应从武则天永徽六年为皇后时开始,至长安四年退周还唐时结束,约50年。在这50年中,又以天授元年(690)为界,前面35年为准备时期,后面15年为革命时期。武则天执政时期,唐王朝在很多方面起了重大的变化。陈寅恪先生曾说:“武望则以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重进士词科之选举,拔取人才,遂破坏南北朝之贵族阶级,运输东南之财赋,以充实国防之力量诸端,皆吾国社会经济史上重大之措施,而开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者也。”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