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祥久 |
释义 | 孟祥久,1969年6月生于河北省迁安市,1992年毕业于河北正定美术中等专业学校,同年进入首钢三建,从事专业美工兼雕刻师。2000年被解放军第二炮兵“环绿艺苑”选中,从此真正踏上了专业雕刻之路。 主要获奖作品有:2000年,石雕作品《齐白石像》获天津市民间艺术展一等奖。2003年,石雕作品《小虫》获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展一等奖。多幅作品被海内外私人收藏,曾举办个人雕塑展和联展。 孟祥久个人网站里的简介 孟祥久,1969年生于河北迁安。1989年毕业于河北正定育青美术学校,1992年进入首钢第三建设总公司做美工,2000年于解放军第二炮兵高中级干部培训中心环绿艺苑从事根、木雕造型研究。由于多年来一直对石头情有独衷,2001年毅然辞去工作回乡潜心研究俏色石雕。 俏色石雕,就是利用同一块石材上的不同颜色间的反差来设计、雕刻的一种石雕形式,使被塑造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达到视之两物、实则一体艺术效果。俏色,亦称巧色,一个巧字贯穿着从构思设计到雕刻完成的全部过程,是人与自然密切合作的产物,作者只有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俏色石雕来。 一、高超的审美能力,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石雕作者更要根据石材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温润、灵透、光泽、艳色等元素来设计形象的造型、雕刻技法等,发现其审美规律,成就最具审美内涵的作品。 二、造型精准、生动。因为优美鲜活的形象可直接激起观者的心灵共鸣,近而达到情感与精神的交流。 三、深厚的艺术修养与生活素材的积淀,石雕设计思路服从于石材,大脑中必须有丰富的素材储备,才能应合于石材的丰富多彩与千姿百态。 四、思维敏捷、灵活善变,雕刻过程中石料内部质地、颜色的变化不可预知,作者必须随时对预定方案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 孟祥久刀法自然 郭俊锋 发布时间: 2007-01-26 05:36 光明日报 乍一看孟祥久,老实巴交,一副寡言少语的样子,看不出他会和艺术有什么联系。然而当看到普普通通的一块俏石,经过他手中的刻刀,霎时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虫鸟兽、山水景物时,不由令人由衷地叹服。环顾 他的工作台上已经完成了的作品,优美多采、形态各异,不仅高雅古朴、刀法娴熟,而且颇具大家气象。难怪他能得到王鲁恒和张爱庭两位雕刻大师的指点。 孟祥久小时候便爱画窗纸、捏泥人,大人们都夸他“弄得挺像样”。后来到首钢当美工,一干就是8年。也正是这8年,使他与雕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他被解放军第二炮兵“环绿艺苑”看中,从此真正踏上了艺术之路。 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几年来,他在潜心研究名家作品的同时,着重追求作品的形、神、力和美感,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观其所雕作品,潇洒而不轻率,沉稳却无呆滞。静察细品,或断岸崩石、虬枝老木,或澄潭痕细、古钟待鸣,或人物,或山水,无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似有无穷韵味。近年来,国内报刊纷纷登载他的作品,他的石雕作品也分别获天津市民间艺术展一等奖、北京市第七届“木雕精品展”金奖和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展一等奖。 谈到成功的经验,孟祥久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一块原石,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黑白蓝绛,长宽浅平,明快亮洁,鲜艳绚丽,凝滑细腻,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我只是按照俏石的特点,因色取巧,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以突出玲珑纤细之风,大气磅礴之韵,求简洁明快之情趣,达妙合天然之佳境,从而赋予俏雕之石以强劲的生命力。”是啊,“求简洁明快之情趣,达妙合天然之佳境”,这不也正是艺术家的至高境界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