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探险故事 |
释义 | 字典解释探险故事 tànxiǎngùshì [venture into the unknown;explore] 到没有人去过或环境恶劣的地方去考察的故事 探险家的故事(一)魏格纳的故事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二)马可·波罗的故事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附: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一集):魔币被窃 故事发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即将卸任回国,中国古城香都国王忽必烈汗召见宰相福林,命他去宝库取一枚魔力金币,准备赠予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窃走了那枚金币,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将胸前的另一枚金币一掰为二,将半枚交给马可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二集):家族秘密 若干年后的一个夜晚,爷爷发现东方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便决意将家族的秘密告诉年轻的马可,交给他珍藏的半枚金币,嘱咐他准备远航去中国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币的奥秘。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三集):叛臣逼婚 福林篡夺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滥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与他成婚,这样他才能成为合法的君王。然而公主坚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来。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四集):海上风暴 福林恼羞成怒将荷花公主关进了塔楼。又借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风巨浪,把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海鸥瑞杰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五集):身陷海盗 爷爷的嘱咐唤醒了马可,他顽强地与海浪搏斗,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这是一艘被海盗侵占的战舰,马可在船上沦为苦力,而海盗船长垂涎的却是马可脖子上挂着的半枚金币。 (三)麦哲伦的故事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四)哥伦布的故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五)阿蒙森的故事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海军上校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 (六)南森的探险故事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他由于1888年跋涉格陵兰冰盖和1893-1896年乘“弗雷姆”号横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学界出名。南森还因为从西伯利亚、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遣返50万名战俘的工作和直接援救俄国遭受饥饿的人民(1921-1923)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1921-1922)。 南森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于1861年10月10日出生在挪威奥斯陆(克里斯蒂安尼亚)附近的一个富有家庭里。1880年南森进入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攻读动物学。1882年,他乘船到格棱兰水域去作调查研究。这次海上调查激起了他对研究北冰洋的强烈爱好。返回挪威之后,他成为卑尔根博物馆负责动物学采集的管理人员。1888年他从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87年,南森提出用雪橇进行横跨格棱兰冰盖的考察规划。但是挪威政府拒绝提供资金。后来他从一个丹麦人那里获得了财政支援,于是便开始执行他的计划。1888年5月,南森在5个同伴的伴随下离开挪威。由于冰的状况考察组在靠岸之后退到了相当大的困难。8月16日他们开始由东向西艰苦地行进。10月上旬,南森到达格棱兰西海岸上的戈德撤泊村。但是因为最后的一班轮船已经启航,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那里过冬。而那个冬天却给了南森研究爱斯基摩人的一个机会。最后他写成一本名叫《爱斯基摩生活》的书并于1891年出版。 格棱兰考察成功之后,使南森为他下一次探险--利用浮冰群漂浮横跨北冰洋所进行的筹款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大为减少。南森利用那些大部分是私人捐助的资金建造了一艘船。并给该船取名为“弗雷姆”。这艘船的最大特色是其外壳呈圆形。这样可以使船易于挤进大冰群并拱在其上面。1893年6月24日,南森带着12个同伴启程向北冰洋进发。9月22日,“弗雷姆”号到达切柳斯金角东北方向的北纬78°50′,东经133°31′的冰区。在漂浮过程中,南森通过计算发现这条路不能使该船跨过北极。因此,在1895年春天南森带着一个同伴离船乘雪橇向北极前进。冰况使行进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他们于4月8日返回到离那里1126.5公里远的弗朗兹-约瑟夫-兰德。根据记录,他们曾到达过北纬86°14′的地方。在南森回到挪威8天之后,“弗雷姆”号也返回挪威。南森回到挪威以后,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任动物学教授。但是,他的兴趣却转向物理海洋学。后来,在1908年他转为海洋学教授。从1896年至1917年,南森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参与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的创建工作,并参加了“迈克尔·萨斯”号到挪威海的调查(1900)、“弗里德持乔夫”号穿过北大西洋中部的调查(1910)、“维斯列莫伊”号到斯匹次卑尔根海区的调查(1912)和“阿尔马乌尔·汉森”号到亚速尔群岛及B.赫兰德-汉森区的调查(1914)。在1893年(此处原文为1939年,显然有误。据分析可能是1893年。--译注),南森还曾通过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到达叶尼塞河,后来经西伯利亚返回。上述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最后出版了许多文献。其中很多出版物上都有南森亲自作的图解说明。另外,南森还在海洋学仪器的设计,风生洋流的解释和北方水域水层形成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图书《探险故事》基本信息书 名: 探险故事 作 者:王会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 ISBN: 9787228131112 开本: 16开 定价: 10.00元 内容简介文学是没有国界的,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同的语言表达,展现的是同一个世界,诠释的是同一种人性的美丽,蕴涵的是同样至真的哲理。当它们碰撞到一处,就构筑成现代社会最完美的私塾。步入其中,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感受美丽、感悟真理,感受同一节奏的心跳,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图书目录“时光隧道” 太空历险 飞船发生严重故障 不祥之兆 查明原因 飞船即将失控 孤注一掷 救援成功 神奇的“香河老人”遗体 奇特的体内胎儿啼哭 放电的人 中国九头鸟之谜 神秘的“吵闹鬼” 奇异的动物葬礼 神秘的毒蛇朝圣 火山口探险 逼近喷发口 冒死取岩浆 岩洞探险 第一次探险 加日伊尔大窟 非洲丛林历险记 里镇蜥蜴人之谜 追踪活恐龙 见血封喉的箭毒木 奇怪的泥土 恐怖的死亡公路 神秘的无底洞 散发香味的土地 中国的“魔鬼三角” 美人鱼的传说 神秘的海底人 神秘的海洋巨蟒 太平洋上的怪云 300多年前的北京大爆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