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谭曾鲁
释义

谭曾鲁,号佩参。著名解剖学家,细胞生物学家。他在“人类间脑的动脉”等研究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76年,参加保护毛主席遗体的工作和研究。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细胞研究室主任兼一号任务研究室主任。

中文名:谭曾鲁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6年1月26日

职业:医生 医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正常人体解剖学》

人物经历

1926年1月 出生于北京

1939年8月~1945年7月 北京私立兢存中学初中毕业,北京私立辅仁大

学附属高中毕业

1945年8月~1950年7月 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学习

1950年7月~1951年7月 四川重庆大学医学院附设沙磁医院实习

1951年7月~1951年10月 中央卫生部医政处医管科科员

1951年10月~1953年8月 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科助教

1953年9月~1954年7月 北京俄语专修学校二部(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4年8月~1957年12月 原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研究生,获原苏联医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后我高教部承认为博士学位

1958年1月~1977年8月 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讲师,北京解剖学会理事

1977年3月~1981年2月 毛主席纪念堂卫生保护室副主任,兼北医一号任务研究室(细胞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1981年2月~1993年5月 北京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兼一号任务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兼北京解剖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理事,解剖学报副主编

1993年5月~1999年6月 离休,返聘

人物生平

1926年1月26日生于北京。父亲谭宗培原是京汉铁路邢台县车站副站长,崇尚“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好好读书,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谭曾鲁随着父母辗转京汉铁路线上,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回到北平,因家境不好,奋力读书,品学兼优,初中得免学费,又靠借贷读完高中。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8月,盼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满怀希望拨开云雾,看到了自由的蓝天,热切地希望中国能走上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建设美好的国家。然而,国民党傲视沦陷区大学生为“伪学生”,要进行“甄审”、“甄别”。这当头一棒打掉了谭曾鲁的美好憧憬。眼看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凋疲,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十分苦恼。而《呐喊》、《彷徨》等鲁迅作品,唤醒了他的斗争意志。1946年12月圣诞之夜,美国兵强暴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的发生,使他义愤填膺,积极参加了反美大游行。从此,在进步书籍的影响下,在学运的斗争中,大踏步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中,把“反饥饿争民主”、“反迫害争自由”、“团结就是力量”等口号,写到了中南海运料门的大白影壁墙上和入口铁栅栏门的垛子上。任凭国民党反动派雇人用灰浆多次涂刷也没用,直到北平解放翻修垛墙时,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47~1948年,在北医党组织领导下,参加了北医进步学生的“据点”——什坊院保健院和北大医疗队的工作,为老乡看病,作卫生调查,为东北来京的学生做些医疗工作等。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大加逮捕进步学生。同学们有的到解放区,有的暂时躲起来。见此情景,谭曾鲁义无反顾地于1948年8月25日,在北医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之一民主进步青年联合会;接受了保护校产,挽留教授等一系列迎接解放的准备工作。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并把北平市改成了北京市。1949年5月4日,所有党的外围青年组织合并组建成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3月5日,谭曾鲁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8月,被分配到四川重庆大学医学院的沙磁医院做实习医生。医院领导认为他心灵手巧,可做外科医生,还希望他管病房。不料,事与愿违,1951年毕业,卫生部将其调回北京,在医政处做了3个月科员。又调回北医解剖科任助教。原来,当时北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抽调一批得力毕业生充实各教研室,而解剖又是医学生必修课,学校缺乏解剖学师资,让其教解剖学。从此,与解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3年8月,谭曾鲁被选送留苏,去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班学一年俄语。1954年8月至1957年12月,在原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攻读研究生学位。1957 年5月,通过“人类间脑的动脉”的学位论文答辩,获苏联医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后来,高教部承认为博士学位。1958年回国,先后任北医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院中共党总支委员、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等。一号任务研究室主任和毛主席纪念堂卫生保护室副主任等职。为北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保护毛主席遗体作了应有的贡献。

曾任北京解剖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第八、九届理事会理事,解剖学报副主编等。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专著有,谭曾鲁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谭曾鲁、周柔丽主编:《医用细胞生物学》,《脑缺血性皮质损伤机理与保护》则被收入王志均、朱文玉主编的《细胞保护》一书中。

主要成就

努力学习和创新填补空白

1953年8月,北医校领导派谭曾鲁到北京俄语专修学校二部留苏预备班学俄语。一年后,他登上了去苏联的专列,到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作研究生。由导师M.T.普利维斯指导攻读解剖学副博士学位。他选的研究课题是人类间脑的动脉,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尤其是还没有人做过丘脑下部。间脑是一个难点。谭曾鲁除东奔西跑,收集人脑标本外,还得精心设计如何制作间脑动脉分布的标本。鉴于间脑与端脑同发自前脑,又因大脑皮质从前脑向前向后及两侧发展很快,盖过了间脑。而间脑的外侧壁又与端脑愈合一起,中间形成一狭窄的第三脑室。所以,只能在脑的底面看到间脑的部分有:丘脑下部的视交叉、漏斗、垂体的神经部和乳头体。其他如丘脑本部:丘脑上部的缰三角、缰联合、松果体;丘脑后部的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等,都被掩盖在大脑皮质下,尤其是漏斗和垂体又被硬脑膜封闭在蝶鞍的垂体窝里面。漏斗壁薄不足0.5毫米,质软如嫩豆腐,镶在骨窝中。如何把它取出,确实是一道难题。而且,间脑供血来自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要注射遮光物质,必须通过这三对动脉进行全脑灌注。而遮光物质远程行进,又如何才能从第三脑室壁的细小动脉(直径100~200微米)通过漏斗壁而达到垂体后叶呢?一个个难题必须克服。经过精心设计,小心施工,谭曾鲁只能用手轻轻托着娇嫩的人脑,用凿子轻轻凿开蝶骨体蝶鞍部的薄薄骨板,将漏斗、垂体带骨板全脑取出颅腔。又用塑泥制作底座,将脑底面朝上放置,以利三对动脉顺利灌注遮光剂和墨汁。总共利用74个人脑标本,通过外部解剖观察,切厚片X-线造影追溯,厚片透明以及切片观察各部毛细血管,密度等,揭示了间脑从粗大的供血来源到细微核团的动脉分布,以及核团、纤维的动脉、毛细血管状态及其密度等的分布规律。全面系统地以绘图、照片、X线片和透明标本,充分说明了人类间脑的动脉分布,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导师称赞他的手是“金子般的手”,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论文答辩时,大家认为此项研究,工作量大,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人类间脑动脉分布规律,质量优越,最重要的是丘脑下部的动脉分布为前人所未有,填补了空白。他的毕业论文《人类间脑的动脉》顺利通过,获苏联医学科学副博士学位,毕业论文部分发表在苏联解剖学杂志上。

毕业后,谭曾鲁又到列宁格勒第二医学院、苏联军事医学科学院形态研究所、莫斯科脑研究所以及莫斯科第一、二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等参观学习了半年。于1958年1月回到北医,担负起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的重任。首先编写本校学生用的解剖学讲义(铅印)充实理论,固定内容,一改过去年年编教材,年年油印的落后状况。其次,整顿解剖实验室,革掉方桌板凳、破缸烂坛的旧设备,创设了八个大实验室,除学生自行操作供给的标本外,每室陈设四个标本柜的精制标本。教师们想方设法改变室内环境:室内粉刷一新,窗明几净,安放了灰白两色外加浅绿色套的解剖台,台下放着白色塘瓷桶,周围环放白色铁转凳和书架。洗手池、香皂、白毛巾、镜子等,一应俱全,非常漂亮。不夸张的讲,可与国际水平媲美,成为一流的解剖实验室。最后确定了脉管系和神经系两大科研方向,谭曾鲁也带起了研究生。

为解决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生用书,卫生部召开了一个教材会议,组织与会代表评选高校的讲义。北医的解剖学讲义被评选上了,卫生部决定:由北医主编全国各医学院校通用的解剖学教科书。于是,教研室又日以继夜地忙碌起来,组织上海、南京、山东、北京第二医学院和北医各解剖教研室的教授和专家们,以北医的解剖学讲义为蓝本,同时,参考国内外多种解剖学教科书及有关资料,分工进行修编。谭曾鲁承担了编写绪论、脉管学总论和各论。并在序言中写道:“本书以整体观点、发生发展观点、机能与形态相互作用的观点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力求避免孤立地、单纯形态地描述,并适当地联系活体、联系机能、联系临床,使其成为一门生动的科学。对祖国医学中有关解剖学材料的引述,则力求确切,以期避免产生错误概念。”序言扼要地写出了要活学活用解剖学的观点。

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人体、改革教学

恩格斯讲:“形态与生理现象,形状与功能彼此互为条件”。早在苏联学习时讨论及此,深受启发。又读中国有关典籍《洗冤录》:“负米者死,肩骨后朽;舆夫死,腿骨后朽,以其生前用力为精气聚,故入土不易朽”,通过现今的实验证明,芭蕾舞演员的足骨(趾、蹠、跗骨)、小腿骨和大腿骨的骨皮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尤以足骨最为显著;且其骨小梁适应力线排列非常整齐而致密;韧带强劲,肌肉发达。前者背驮肩扛,负重远行;后者足尖站立,负重身体且舞。这种长期适应其功能活动,显示形态结构相应的变化,都充分说明了形态与功能相互适应的道理。从人的进化发展来看,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给人体结构带来许多本质的特点,如直立姿势、可做精细动作的手、高度发达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脑等。因而,上肢就不再作为支撑体重而形成灵活、轻巧、适于劳动的形态特征,下肢就成为粗大、坚实而适于支持身体、维持直立姿势和走路的形态结构。纵观古今中外发生、发展的无数解剖学事实,都说明了上述观点。由此,谭曾鲁认为:“形态与功能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逐渐引起形态结构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功能”。譬如,常见的骨折不正常愈合,往往形成畸形动作,严重者甚至影响其功能。据此观点,若将肌肉的起点或止点易位,也可使屈肌变成伸肌,或者伸肌变成屈肌,以完成其新的功能,常为外科所采用。这一重要观点是谭曾鲁从苏联回国后首先提出,并在国内人体解剖学中予以强调和阐述。同时,他亦强调要把这一观点与进化观点、整体观点、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的观点、动态地、活的来认识人体及其形态结构,一直反映在他所主编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科书中,并长期用以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十多年来,在从事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除强调观察真实标本和进行尸体解剖操作外,教研室还用运动分析、活体触摸骨突标志、脏器位置,并配以X射线片及造影,说明器官状态和器官内脉管分布规律的内容。同时,教师们还出板报,以图片联系临床实际,利用病例分析,以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知识来分析神经系统损伤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症状,讲明道理。使学生能全面整体地、动态地、理论联系实际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人体解剖学,借此培养学生运用解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一改过去学解剖仅靠死记硬背一大堆解剖名词,苦读“枯燥无味的解剖学”,学后还不知用在何处,最后完全忘记的悲惨局面。这生动地说明了“有联系才容易记忆”的认识规律。教师们甚至还强调要求学生应有一双像X射线一样的眼睛,只要看到人体哪一部位,就能清楚无误地在头脑里反应出该部位的一切形态结构。当然,这是勉励的话,记忆还有它的客观规律性。

伟人安息吧

1976年9月9日,卫生部通知,要谭曾鲁到人民大会堂听候任务。上午9点,他就赶到了人民大会堂待命。下午,被接到了中南海。屏住呼吸,忍着悲痛,按照中央指示,他接受了保护毛主席遗体的工作安排。当时,见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张炳常、徐静和陈克铨,三位已为遗体做了防腐处理。他奉命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全面检察,将不足之处又做了必要的补充。10日晚,应华国锋同志邀见,问及如何保存好毛主席遗体。在座的还有陈锡联等同志。因华国锋同志原在湖南任省委书记时,曾与谭曾鲁等一起参加过在长沙出土汉代马王堆女尸的解剖,所以谭曾鲁就简单扼要地讲述了当时有关专家们对女尸保护的分析总结要点:最关键措施是深埋(低温)、隔氧、防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些建议都成了在人民大会堂瞻仰主席遗体期间,以及后来保护遗体的基本原则。譬如,为把瞻仰遗体的室温降下来,必须控制每天瞻仰人数;撤掉瞻仰时的伴奏乐队,代之以音响播放音乐;吹冷风制冷以及隔氧等临时措施。

毛主席遗体的保存,先是由中央政治局决定保存一个星期,大家觉得问题不大。可是后来,中央再次决定,要求长期保存,万无一失,供人瞻仰。这就不同了。为此,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遗体保护工作交给卫生部主持,由黄树则、吴阶平、林钧才、徐静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遗体保护和组织科研计划的实施。同时,在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分别建立一号任务科研楼,北京医学院也就立即成了一个主要的实验基地,投入了模拟实验。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遗体保护科研项目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迅速上马了。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不但有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广州医学院、湖南医学院的解剖学专家,还有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微生物所等各专业的专家共数十人,共同研究讨论保护遗体的技术措施。在原来提出的防腐、低温、隔氧保护的基础上,确定了气态、液态保护,以“六防”为原则的科研任务。谭曾鲁负责北医一号任务,任研究室主任,同时参加毛主席遗体保护的实际观察和操作。在这期间的日日夜夜,工作人员认真细心地观察,用仪器监测,做下记录。同时,查阅大量古今中外有关资料,以“六防”为原则,设计了一系列课题,组织全体成员制作模型,慎密地进行同步实验观察、攻关,以求得到可靠的科学数据,慎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保证“万无一失”。

26年来,对毛主席遗体的保护,由于基础工作扎实,相应措施得当,监测结果没有多大变化。目前瞻仰人数已超过一亿多人次。这项成绩的获得,并非容易,有目共睹。这是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的结晶。但谭曾鲁始终相信和强调的一点是:“万无一失”是我们应竭尽全力,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利用所有一切科学知识和手段进行保护,但只能是延缓、阻止、使其慢慢变化,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脑血管和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与恢复

研究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谭曾鲁从研究间脑动脉的分布起,就一直关注着脑缺血性皮质神经元的损伤与恢复问题。纵观各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脑缺血性皮质神经元损伤才有较深入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一是钙离子增多;二是自由基的产生;三是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大量释放。对细胞保护,谭曾鲁认为,细胞本身是有一定的保护能力的。但对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以外的强刺激,或强力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严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物理的损伤有如机械、放射、辐射、电击、高热等所致;化学的损伤有如强酸、强碱、毒物等所致;生物的损伤有如微生物、病毒所致等。因此,应明确提出,以保护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出发点,在脑皮质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过程中,在可恢复的临界时间内,采取一些药物或其他措施,争取时间,使一些受脑出血压迫或栓塞的病人减轻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以便早日康复,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如对脑出血病人,应及时取出血块减压,而对脑栓塞病人则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溶栓药物等。为此,谭曾鲁等做了很多实验。

首先,利用蒙古沙土鼠,完全结扎颈动脉,制成缺血性损伤的脑模型,采取2、4、6、8、10、20、30、60分钟和1小时以上,直至它们在不同时间死亡后,把它们的脑立刻固定,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其细胞膜结构和细胞器的变化规律。以此估计神经元恢复的可能性,作为进行实验的切人点。(最长存活模型可达12~14小时,其神经元膜结构及细胞器几乎完全损坏,是不可能恢复的。)据研究分析,选择20~30分钟脑缺血模型为最佳(起初制作夹闭颈动脉20分钟恢复血运的脑缺血模型为主,也做夹闭颈动脉30分钟恢复学运的脑缺血模型)。在制成缺血损伤前后,分别注射氟桂嗪(F1unarizine)、强非肽(Dynorphin)A(1-13)、纳络酮、川芎嗪(现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或小檗胺等药物以进行保护。分别经3、7、14、21天的缺血模型标本,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经过大量沙土鼠不同时间,不同药物和对照的大量超薄切片神经元的观察,记录、统计并对神经细胞形态计量学进行分析,初步印象确认:20~30分钟脑缺血性损伤的神经元,经药物保护,是可以恢复的。但若用川芎嗪则不够理想。当然,这只是初步实验。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原因和形成是很复杂的。至于应用于病人,则还有一段距离,需进一步探讨!

主要论著

1.ТАНЪ ЦЗЭН-ЛУ АРТЕРИИ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ГО МОЗГА ЧЕЛОВЕКА.学位论文;北京图书馆.Л,1957

2.ТАНЪ ЦЗЭН-ЛУ АРТЕРИИ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ГО МОЗТА ЧЕЛОВЕКА АРХИВ.АНАТ.ТИСТ.ИЭМЪР.1957 ТОМ.36(5),47~54

3.谭曾鲁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4.谭曾鲁,萧军军,刘秀兰.老年人面部皮肤的血管,中国解剖学会1980 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0,1:114

5.谭曾鲁,彭学敏,刘淑云.蒙古沙土鼠颈总动脉结扎脑皮质神经元变化的电镜观察,解剖学通报,1984,7:311

6.谭曾鲁,马守兴,楼雅卿.氟桂嗪对蒙古沙土鼠皮质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解剖学通报,1988,11:290

7.谭曾鲁,高亚梅,赵翔.纳络酮对蒙古沙土鼠脑皮质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解剖学杂志,1990,13:279

8.谭曾鲁,赵翔,安林.小檗胺对蒙古沙土鼠脑皮质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1993,未发表

9.谭曾鲁,周柔丽主编.医用细胞生物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26:29